•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师父

    师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大陆2015

    主演:廖凡,宋佳,蒋雯丽,金士杰,宋洋,黄觉,麦迪娜,张傲月,马君,陈观泰,熊欣欣,戴立忍,裘继戎,李博,邹家豪,卡丽娜,赵贵祥,李春遂,张蒙生,彭志,刘洪林,王宝山,刘子威,陈韦然,赵峥,李桂生,薄冰,谢勇,尚言生,杨晓波,刘妙,艾琳,刘新义,安东·夏波瓦洛,李一明,李光复,闫长海,杜月,高肖雅,鲁冠廷,柳青伶,崔陆萌,王星凯,冯启龙,任思扬,秦伯坤,赵英龙,徐悦,陈大成 

    导演:徐浩峰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破战

    • 内战

    • 少女斗恶龙

    • HD中字

      断箭1996

    • HD中字

      独立日1996

    • HD

      极速杀机2018

    • 佐菲奥特曼 奥特战士vs大怪兽军团

    • HD

      热血街区电影版:极恶王续篇

     剧照

    师父 剧照 NO.1师父 剧照 NO.2师父 剧照 NO.3师父 剧照 NO.4师父 剧照 NO.5师父 剧照 NO.6师父 剧照 NO.16师父 剧照 NO.17师父 剧照 NO.18师父 剧照 NO.19师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民国年间南派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 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斗好色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但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

     长篇影评

     1 ) 江湖事,事过不问因由(涉徐浩峰作品涉剧透,慎入)

    等了快两年,终于上了,满怀期待的入场,院场空空。也对,如果真的满场了,不合情理。 在徐浩峰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可以看出徐浩峰对陈凯歌是有一定推崇的,认为陈凯歌是当代导演中有文化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没有文化的,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笑话,说的是那些年的文艺圈不像现在这么轻浮,谁的片子好看,谁的片子不好看都有公论,而片子拍的不好,只有一个评价,这个导演没文化。 《道士下山》的电影版期待了很久,虽然我很理解徐浩峰对陈凯歌的推崇,但是谁能想到《霸王别姬》和《无极》是一个导演拍的,所以在没看到预告片之前我还抱有一丝希望,但看完预告片,唉,让老婆自己去电影院吧,我不浪费这个票钱了。当年看一个访谈,说最早的《霸王别姬》是81年的岳华版,但反响不好。后来徐枫找陈凯歌拍电影版《霸王别姬》,陈凯歌不接,说功力不到。后来过了些年,陈凯歌说可以了,这才开始。读到以上这段文字是在看过《无极》之后,为此又刷了几遍无极,最后终于看明白了一些,其实《无极》还是写了些东西的,比如体制,思想等等,但都是一个点,一层皮,没有深入。而之后的几部电影更是流俗于表面,只是抓热点,而不去剖析背后的东西。再类比一个导演陆川。处女作《寻枪》其实是姜文的作品,应该是大家捧场,成名作《可可西里》其实是类型片,抓的点好,不是导演的功劳。到之后的《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层妖塔》全都是抓眼球的路子,而片子本身都不堪入目,开始玩路子了。回到正题,陈凯歌毁了《道士下山》所以纵观一下拍摄前后,徐浩峰几乎没有露面,没露面就不用多说话,不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前后也说了一句,是好奇陈凯歌会拍成什么样,当然,没有然后了。多嘴一句,想起《三体》电影版拍摄,媒体访谈刘慈欣,怎么找一个网游公司拍片,不怕拍毁了。刘慈欣说,有的拍,总比没的拍好。想想当下《芈月传》的改编权,唉,一言难尽。 《倭寇的踪迹》如果剖去打斗场面,其实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虽然台词不像一般电影一般流畅,表演略显生硬,但与电影要讲的故事,还算贴合,慢慢看,有味道。但加上打斗场面就完了,写小说可以硬一点,写实一点,但电影如果这么拍路子就错了。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电影里的文戏把小说里的留白意境拍出来了(今年的《刺客聂隐娘》类同,现在影人浮躁与网络小说一般,恨不得掰开揉碎让你明白,就是因为写不明白,拍不明白留白的意境),很难得,但文武脱节,文戏里的冷笑话放到武戏里就变成了一个大笑话。 《倭寇的踪迹》或许让徐浩峰明白了电影应该怎么拍,所以看《箭士柳白猿》的预告片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武戏变得好看了。可是左等不见上映,右等不见上映,想来是投资方对徐浩峰也没有信心,搁置吧。 到徐浩峰为《一代宗师》做编剧,跟墨镜王学习学习,算是出师了。再拿《镖门》练练手,赚个口碑,行了,可以自己玩了,陈凯歌自己玩蛋去吧~sayounala。 以上算是这个电影出品的背景资料。 《师父》出自徐浩峰短篇小说集《刀背藏身》开篇第一个故事。短篇小说,有多短?一本书不超过20万字,平均每个故事在3万字左右。三万字能讲一个故事?可以,只要作者有文化。对应的就是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但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在这里我就不复述电影或是小说的剧情了,捡能说的,说一说。 开武馆是有难度的,不是想开就开。这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先例。从《倭寇的踪迹》到《叶问》到《一代宗师》到《镖门》都是如此。不是你功夫高,拳头硬就能开,玩规矩一样玩死你。《叶问》里叶问胜了,但事后洪爷来讲规矩,叶问就认为是为难自己,其实不是为难,而是难为。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入了一行就要守,不守,迟早出局。有了规矩,就有了变通,踢馆是个技术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伤了人情,门开得了,但开不下去。所以让徒弟去。电影里有一段没有明说,师父是不能认耿良辰这个徒弟的,只能说跟我学过,但我管不了。不能认这个徒弟,但也不能完全不认这个徒弟。不认徒弟是面子上不伤人情,认了徒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踢馆成功的事实,认不认是个面子上的事。 再说一下耿良辰的身份,脚夫。注意开头的时候就是,耿良辰初见师娘的那段,脚夫在拥挤的道路上拍打前方的汽车,再到后面后面脚行老大带人群殴耿良辰,可见其实脚夫还有有一个隐含的身份就是混混。脚夫,扛包,这种苦力活,车场码头在戏剧中也是打架斗殴的多发地带,他们其实都是有别于职业混混的类混混。而混混和武行是对立的。在徐浩峰的《武士会》中详细的解释了,中国从古代到民国的制度管理问题。庙堂的归庙堂,江湖的归江湖,百姓的归百姓。一般百姓家庭有了问题,要靠长老,士绅,先生解决,本人德高望重,以道理决。只有民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上到衙门。这是庙堂与百姓中间的一条线。街面上的流氓、混混,士绅等等管不了,衙门也管不了,那谁来管?武行镖局管,武者管理街面秩序。电影中陈识多次强调耿良辰是个小人,不仅指他觊觎师娘,同样指的是他的身份,不入流,毁了就毁了。 在徐浩峰的武林体系中,师徒关系是颠覆性的。巧合之处可以回忆一下民国时期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和玉娇龙的师徒关系,同样是师徒之间互相玩心眼,都是藏着掖着。《道士下山》小说中彭家的师徒关系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到了《武士会》中李尊吾前后几段师徒关系已经鲜血淋漓。真正的传人不好找,也不好教,得到一个大才是师门大幸。电影中陈识一次次感慨耿良辰是大才,说不可惜是真格的。说到此,那为什么不收郑山傲介绍的弟子,不仅仅是陈识看出此人难为大用,更是因为传承隐秘,不敢收,不敢留,不敢教。段姓弟子离开前磕了两个头,第一个是见师父来了行礼,第二个是郑山傲示意下的离师拜礼。这个徒弟收的儿戏,走的也儿戏。反观郑山傲要学陈识八斩刀近身缠斗的真功夫,同样要一个头磕在地上,功夫是陈识磕着头学来的,不论谁要学,也得磕着头学。一个门派的秘密,或者说真功夫,是极其隐秘的,按照徐浩峰的说法是法不传六耳,所以哪怕是师娘都不知道耿良辰真正学拳的地方是在外面。按照小说里,耿良辰受伤回天津想起师门功夫就要毁了家中拳桩上的秘密,在电影中是陈识自己毁的。这代表着一个门派的不传之秘。说到这儿,想起老舍的一篇小说《断魂枪》,哪怕无后,无传人,传承宁可断了也不能轻易传给外人。 说回来,陈识说耿良辰是大才,可以教真功夫,是因为耿良辰能学会真功夫。但陈识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才,将一门功夫练到极致的,哪个不是大才。耿良辰安心受师父摆布是认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最终还是死在一口气上,陈识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样的师父教什么样的徒弟,教出什么样的徒弟。 陈识与郑山傲在关于真功夫是否应该传世的对话中说道,师门重誓,一代里面真传不能超过两个人。这种师门传统是否是阻碍国术发展的根源?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教拳是不是可以大班授课。其实不止是武学,古代的私塾,族学也一样。大班授课,教的都是基础知识,深一点的也是传世显学,真正的知识还是只有世家少数人掌握,同样也是私学。而私学不是想学就能学的。其实仔细想想现代学校也一样。义务教育就是大班授课,大家学的都一样,区分的是分出三六九等,层层筛选。到了高深处必定是导师制,而导师制是因为必须要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这样的性质注定不能大班授课。武术,更有甚之,不是不教,而是不到火候教不了。 片中两段师徒关系,一段在陈识耿良辰,另一段在郑山傲林希文。都是同样的师徒互相算计。郑山傲借林希文军阀的关系以为找到了武行的出路在军队,却错估军队的野心与胃口,这一点与邹馆长相同。规矩是历史的沉淀,哪怕现在看来再无理再不合时宜,在当时必定有其深刻的意义。其实满口规矩的天津武行犯了武行最大的规矩。军阀插手武行,是庙堂深入地方,插手街头政治。断了乡绅世家的乡党制,中国古代讲人制,人制依靠的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的人情威望,靠的是乡邻百姓的口碑,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决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庙堂深入地方,不讲人情讲法制,坏了人情。将乡里政治从道德约束变成律法约束,失了礼,这个礼是孔子的礼。但其实军队与武行从来也是关系不断的,只是其中有个度在。武学出于军中杀人技法,形意拳脱胎枪术,有传闻承自赵云,后传姜维至周侗至岳飞。陈氏太极据说根源 也是戚家军。军士退伍,藏兵于民,这是武行之始。到后世武师参与军队团练是回归。虽然有这样的因缘但还是要守住一线。 林希文欺师灭祖,自以为与邹馆长达成了共识,却不知踏破了底线,天津武行借陈识之手报仇,斩断军阀深入武行的手。邹馆长老谋深算,衣服代表身份,军服代表军方,换了便服代表武行,这是为杀林希文埋伏笔。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说,天津国术馆叱咤风云的内家拳三门,太极,八卦,形意都没有出场。其实不然,只是隐去了名字。看过一个访谈,说徐浩峰送廖凡去练武,言明,学明白了,打的是那么回事,就说我们打的是咏春,如果没练明白,就换个名。电影里陈识是明说自己练的是咏春了,这是练明白了,可以让内行人看了。但其他人恐怕是没练明白。郑山傲的角色在小说中是八卦高手,与林希文对打最后手指按在林希文脸上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桥段,八卦掌的绝招金丝抹眉,废人双目。小说中郑山傲与陈识切磋,见识到陈识的标指时感慨,八卦掌里有一招金丝抹眉专废人双目,还在想是不是只有本门有这么一个绝活,但见到咏春的标指异曲同工,可见天下武功有相通之处。但在电影里,这个相通之处就变成了八斩刀的近身缠斗与挟刀揉手的技法。完全不提金丝抹眉,是怕引出八卦,引来麻烦,误会。内家拳里八卦门在片中有关照,可以看演员,有名有姓,也可以看兵器,均有出处。八卦门一是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兵器是用鸳鸯钺的戴立忍,包括用大闸刀的陈观泰。陈识对郑山傲八斩刀近身缠斗之时,郑山傲入了魔障,刺伤陈识,也借此逼出陈识的杀招。切磋不是分胜负分生死,陈识懵了,不敢动手怕引起郑山傲作为武者的下意识反应,只能大声喊郑大哥,后见无用才刀架脖子自己爬起来。这是一次不胜不负。说起来这一段也是后面林希文算计郑山傲的铺垫,学刀时作为徒弟的郑山傲暗算了陈识想逼出绝招,后面师父郑山傲以为徒弟表演时打错了,却不料是真动手被算计,乱拳打败老师傅。同样是照应前文郑陈对决,林希文也逼出了郑山傲的绝招金丝抹眉,但郑山傲看见段锐的枪退缩了。既然不能留个善名,至少留个善终。陈识对八卦门的鸳鸯钺,初一探输了半招,再一探算是赢了,但考虑到戴立忍的角色行动不便,其实是个不输不赢。陈观泰的大闸刀是从《武士会》里出来的,讲刀法其实不在劈砍,在于抹,劈砍都是为了掩饰,刀锋回来时抹的一下才是杀招,用大闸刀是为了用身体感受刀抹回来的那股劲。再多一嘴,小时候听《白眉大侠》里面说白云瑞的绝招回光返照绝命刀,一刀劈过去你躲了,但刀抹回来才正要命。其实很多真东西还是藏在这种看似玩笑儿戏的东西里的,明白的自然能听明白,不明白的,也就当个笑话。电影中天津本土三大高手其实都是八卦门的不同分支,虽然没有提名,但也算是点明了地位。三个演员中,陈观泰本人就是武师出身,算是有真功夫,本人练的是大圣劈挂,但说到底是外家拳。所以内家拳,不显名,却有出处,不输不赢,都留个面子。 破大闸刀的是鸳鸯钺,临阵换兵器是片中一个精妙处。八斩刀对鸳鸯钺,陈识大意一上来就被制。奇门兵器有奇门用法,一个门派的兵器是一个门派武功的代表。咏春长短桥,标指,小念头,都是近身缠斗,取中取直。片中演绎多次的八斩刀就不说了,基本是拳法的延伸。对阵小混混的长杆也有名头,是咏春的六点半棍,《叶问》里工厂一段也用过。六点半棍是长棍,而且较齐眉棍等长的离谱,但握法却只是一端,看似大开大合其实还是小范围缠斗的路数,棍法在于双手所握的方寸之间。那鸳鸯钺呢,《童林传》中有过介绍,四尖九刃十三锋,专制长兵器。《一代宗师》里提到八卦掌贼,贼在何处?不走寻常路。八卦掌打的是弧,绕的是圈,与咏春其实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电影中陈识与戴立忍两次交手,最后虽然赢了但其实没有见到八卦门弧圈的真谛。戴立忍递兵器算是惺惺相惜,也是考较,我八卦门的真功夫没使出来,你赢了我,有没有领悟我门武功精妙之处。陈识接过鸳鸯钺破闸刀,这是武功的相通之处,一通而百通。从武功上讲,奇门兵器的克制性在这段闸刀对鸳鸯钺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说回头,在武馆中陈识对闸刀阵的时候,有试探的成分,但未尝不是没用真功夫。只是兵器上克制的太厉害。观后文巷战,八斩刀作为水军近战兵器对于传统长杆兵器的克制是相当有效的。刀挡一别就可以把对手的长兵器别飞,同时另一手的武器可以伤敌。但对抗闸刀不行。闸刀太长,太宽,且重而厚,既是武器也是盾牌。刀重刃长,一只八斩刀根本控制不住闸刀,但如果双手八斩刀控制闸刀,闸刀却只需要变换一下角度就还可以伤人,因为锋刃太长。但鸳鸯钺不一样,四尖九刃十三锋,一只鸳鸯钺就可以用两只爪角控住对方的武器,而且控住的同时,有尖有刃有锋,均可伤人。观影的朋友可以着重看一下最后巷战的部分是否如我上文所言。 电影结尾做的算是一个团圆的结局,暗示了很多。小说最后是个不得见的结局,不得团圆,也不作暗示。不能说好坏,只能说喜好,各有千秋,但我喜欢电影的结局。郑山傲的结局是去南美洲,女主角开始也说自己最好的结局是嫁到南美洲种可可。南美洲是那个年代的一股思潮,未开发的处女地,代表远离尘世,远离闹市。种可可其实说的是喝可可,在南美洲自己种,自己喝,自给自足的生活。 本片的配乐啊,怎么说呢。有些地方刚刚好,配合着影片中打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但结尾一段,印象最深就是陈识破门逃出武馆时,配乐悠然响起啊,脱戏啦。剖去这一段吧,其他的部分都很好。 本片的台词部分,虽然有嚼头,但还是很生硬,这是小说转化成电影的一个必然问题。书面语言向口语的转变。插一句,网络小说之絮叨多少也是因为口语性的叙述无法满足语言的精炼要求。 文戏的留白,徐浩峰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参与的电影《一代宗师》,再加上这部《师父》在留白的方面都做的相当不错。这其实是一个你能用多少镜头语言把一个故事讲明白的问题。也是一个导演有没有文化的标准之一。把观众当成傻子的导演,自己才是傻子。 最后讲一个笑话吧。说胡金铨拍《空山灵雨》拉不到投资,就自己叫了几个老板,喝茶摆龙门阵。聊了一下午,忽悠得几个老板投资,最后叫好不叫座,投资方自认倒霉,因为的确是好电影。说导演拍电影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忽悠投资,投资我拍电影吧,一定挣钱,挣大钱。第二步是忽悠自己,你是大导演,你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获奖。第三步是忽悠观众,来看吧,电影非常好看,不看后悔一辈子。绝大多数导演,在前两步都成功了,只是最后一步失败了。从胡金铨那个年代到现在,半个世纪了,绝大多数导演,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都是人家胡大导演玩剩下的,唉。对于现在的国产片,能把故事讲明白,就算是及格了。 2015年12月13日 夜

     2 ) 从《师父》看现实中的“圈子”

    非常巧的是,在我看《师父》这部电影的前几个小时,一位网名 新绿茶诗,简介是化学硕士、材料学博士的网友写了一篇长微博《别了,狗日的科研》。大致讲笔者作为科研工作者,专心学术,不加入人情世故的圈子,十年都申请不到科研经费,科研也无从谈起。其中有句话和《师父》里的情节简直异曲同工之妙 :“我从不入哪个圈子,我孤身一人从南方来到北方,实指望靠自己开创一篇天地。然而,不入圈子就早已经注定了,怎么申报(科研经费)都是白费心机。” 晚间在电影院里看《师父》,博文中提到的“圈子”在电影里换了个行当,被赤裸裸的演了出来。现实里科研界的圈子围绕着科研经费。电影里武行的圈子围绕着业界名声。本质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一起将整个行业的前途拦在圈外。 电影里的“师父”尽管遇到圈子内有识之士的提携,两人自以为周密安排想要突破圈子的规矩撑开一点间隙。然圈子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迅速对不属于圈子的人、事产生排异,最终将其扼杀。就连“徒弟”作为一个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也没能像周星驰电影里那样包裹一番后再浪漫的羽化成蝶。而是现实到露骨的被暗算致死。剩下的圈子里的各家好像都保住了颜面,然后不到百年后的今天,哪家武行还能成个气候呢? 现如今你我的周遭,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而几乎每个圈子里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愣头青,骨头特别硬,想要去闯一闯、冲一冲。然而最后要么做了“聪明人”,要么被一群软骨头给淹死了。对了,还有那么一两个人心中埋着理想,在圈中熬成了长辈,临到老了想要撕破圈子,完成年轻时的夙愿。最好的结果或许就是“去巴西,种可可。”差一点的,名字都成敏感词了...... 笔者身边也有一个关于圈子的故事 笔者从事音乐教育行业,是一名某专业音乐老师,夏天时业内举办了一次比赛。在咱们这个圈子里,一般来说比赛名次都是按老师的辈分算的。然而圈子里一位混到长辈的老师力排众议举办了一场比赛,比赛的规则制定得异常严密,比赛分专业组、业余中学组、业余小学组等若干级别,每组分别比赛,分别排名。所有选手隔着幕布比赛,评委对着号码打分,而号码和演奏顺序又经过另一组人随机打乱,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了比赛的结果的公正性(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工作,对整个比赛的公正性有很直观的了解)。 在比赛中,某中学生自觉能力不俗,报中学组怕欺负人,遂报了专业组。初赛过后,得分碾压专业组所有选手,以笔者的专业眼光来看,是本行业万中无一的人才。然第一轮成绩排行名单出来以后,本行业太老爷发话了:“中学组的人,拿了专业组第一,像什么话?”,言下之意本地专业圈颜面上不好看。幸而部分骨头还算没有软到渣的老师据理力争,经过一番努力保住了该生的比赛名额。决赛中该选手又是毫无悬念的最高得分。 妥协的结果是,最后颁奖时,为该生专门拟了一个“最佳潜力奖”,只有奖状没有奖金及价值几万元的奖品。比赛第一名给了实际得分第二名的选手。 不过这个故事有个不算太坏的结局,该生被本专业全球最顶尖大师看上(在某次大师课活动中)指定了该生到美国跟随其门下学习。据笔者所知该大师亲点学生,全世界也没几个。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若圈子稳固如山,只会将有才之人逼去没有圈子的国度开花结果。 多年不写文字,深夜看片回来匆匆写就,行文较乱,见谅。

     3 ) 只说师娘好吗?

    这部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人是师娘,一个天津女子,她端庄美丽,一身旗袍更是衬出民国佳人。想起宫二,不能说徐皓峰跟着王家卫学了些什么,但这一次《师父》里的女性角色比起《倭寇》里几个舞台风的不知所措的新疆女的确好很多。点映见面会有人问起导演的“异族女子情结”,导演一脸无辜的说,我可是为了你们才加入这一元素的,(说能激起人的冲动有很多,异族情缘也算一种。)谁知你们都不领情。喂喂!明明就是徐导您自己的恶趣味好伐? 师娘迷人的地方在于那种随你雨打风来去,她孑然一身恬淡,是真正“甜处安身,苦处花钱”的人。一个陌生男子突然出来说要娶她,她嗤笑,说自己应是被巴西男人看中带回国去种可可的命。后面廖凡说要带她走,她拒绝,说“这不是我最好的命”。这是个聪慧的女人,命运抛给她的,她全都接得住。之后便再不矫情,谈条件,要逛街,吃螃蟹。和陈识的云雨之欢也都是畜生般的生理冲动,不是调情,是需要。张爱玲说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源于一场交易的两个人诚实的很。 “嫁过了,谢谢你”婚姻对于她来说可能也只是种仪式吧,“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床上他双手合十制住她,说“我是这个门派的全部未来”,是坦白,也是致歉,身上有事情没完成,利用她做掩护,但对这利用并不后悔,只是抱歉。 后来他要给徒弟报仇,为她安排一切,她说 “也就嫁过你一个,真报复,我认了。”给了她全部的家当,让她去火车站,但她却意外的出现在武馆的斜对面一家面包店里坐着,寡淡的神情好似活过了几世轮回,再激不起半点波澜,平静的说着这样深情的话:今天我求一个人活着,这个人离我200米,我心念不强,再远,怕不能应验。当他破门而出,她不顾一切追上去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她的心意。“你是神的一手安排。”他于她或许是兵荒马乱中伸过来的一双手,抓住了,不要再放开。 追到火车站到底是错过了,面对蒋雯丽饰演的武行帮派老大,她余惊未定一脸风尘,说:他的事,我担了。 真是高贵。

     4 ) 后武侠时代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
    十年前,在那部横空出世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题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满怀壮志誓言闯荡江湖的“女侠”郭芙蓉反复追寻。
    什么是武侠?
    无非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倘若格局大些,直须再加上一句“家国天下”方可概况——看惯了港式武侠的我如是解读。

    周末的午后、城市中心繁华商城的电影院。徐皓峰武侠,上座未满。意料之中。其实如果事先向我详述这种风格的精髓,或许我也是拒绝的(笑)。毕竟作为一个并未研读过当代武侠新作的人来说,我心中的武侠早已与“浪漫”近似等同。她是飞檐走壁刀光剑影;她是情仇难断仗剑走天涯;她亦或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为民与国共存亡。武侠,武侠!纵使世事险恶,武侠的世界里怎可独缺一位正气凛然的侠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纵然这一份“浪漫”的偏执于我似乎已所剩无几。将现今这一风格的作品归为“后武侠时代”,说白了也不过是我个人的装腔作势的一家之言。

    然而以上的这些都不是本片的主题。题为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当我以为标题应当这样解读时,影片却并没有向我们讲述往昔经典武侠中常有的因师徒关系而滋生的恩怨情仇。一个武学天才,是一个帮派的全部未来。没有师徒情深,有的是扬名立万对功成身退。什么是江湖,人心即是江湖。徒儿是师父的棋子,毁掉一颗子成就一盘好棋。何况这棋子,只是个卑贱的“小人”,一个已无家可归,初时拜师只为看美貌师娘一眼的本地浪荡子。不要以为我是以批判人性的心情在叙述这段剧情。时势造英雄,然而这不是一曲英雄的赞歌,不是英雄,就没有人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囹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江湖一日,请守一日本地的规矩。军阀割据,外敌频侵,靠拳脚功夫长枪短刀对抗洋枪洋炮的美好愿景在《黄飞鸿》一类的浪漫武侠中已是稀松平常。但这里是武侠纪实文学:民国津门,武行联合、封闭排外、规矩森严、不教真的。纵使开篇老江湖提出要振兴民族绝技的伟大构想,终究也将沦为师徒算计、门票斗争下的牺牲品。蒋雯丽一句话说的好“好日子不多了,既然如此,何不能多享一日是一日?”何须再去追究竟是谁为谁准备了徒弟,谁布局吃掉了谁的棋子?规矩,才是这里真实的主题。

    外来者为树立门派出卖了自己的徒弟,老江湖地位显赫却终被徒儿算计了一世的声名。“武行的未来在军界”倒不如说军界看中了武林这块肥肉,没落的武学门派除了拱手献上,也并没有什么实质可行的抗争对策。干的是不光彩的勾当,诸多看起来礼仪兼备的规矩不过是当家者口中的“装装样子”。你看,其实在时代的现实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剧情往往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以个人对抗群体,以群体对抗时代,热血亢奋的那种表达是观众热爱的模式,却未必写实。徐皓峰的武侠,讲究的唯一个“真”字,后武侠时代,演绎的是你我当下的真实情境。

    影片拍得范儿十足,选角更是精准到位。看惯了电视剧里多以东北大妞形象示人的宋佳,多半会被此处的风情绝艳所迷倒。影片的对白简洁、干脆,多数韵味十足的台词也出自她所扮演的师娘之口。“这不是我最好的命,我最好的命是在餐馆遇见一个巴西人,然后嫁到南美种可可”“你要回广州,我不跟你”“天津女人,不外嫁”“这辈子嫁过了,多谢你”还有最终那一句“我男人犯了事儿,我担着”。连片中另一位气场强大掌控津门武林,多以男装示人的蒋雯丽都数次对男主表态“你女人漂亮”。一个能使另一位成功女人赞赏的女人究竟有多美,光靠想象难以一言蔽之。

    男主是一身男人气十足的硬汉影帝廖凡,功夫戏份完成得踏实到位,配得上最佳动作设计的指导,令本片的纪实武侠显得诚意十足。有了绝色佳人,有了功夫硬汉,若你以为这里即将上演一段风花雪月铁汉柔情的纠葛,那又错了。一见钟情,无关风月。师父需要住平民区,有女人要养,方能掩护自己作为门派全部未来的动向。爱吃螃蟹的师娘,旗袍、素衣,繁华、俗世,淡然相随,可作为民国时期傲气的天津女人,她过的是自己的生死。

    颠覆了港式武侠,再无关乎浪漫。徐皓峰的江湖里多的是北方武术的大气与硬朗。高手较量,写实但不血腥。摒除了飞檐走壁腾空飞跃的招式,点到即止却扎实凛冽的力量往来反倒成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切实观感。

    早在十年以前,当各种恶搞文化与玄幻、仙侠等时为“非主流类型”一切伴随争议冲击我们视野的时候,多元化的当代文学影视氛围之形成已成大势。金古温梁之后,文学领域的武侠已愈渐颓靡,其中伴随着多少武侠迷的流逝,我不能断言。虽然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中国功夫依旧在某种程度上与本民族文化休戚相关,而经年累月层出不穷的单一模式武侠电影却良莠不齐。个中落差,纵使身为伪武侠迷,亦倍感唏嘘。像《师父》这样的影片,拍得个性十足,票房却仍然注定难有作为。没有什么屌丝逆袭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剧情反转,亦没有盖世英雄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壮志豪情。单纯写实讲述特定时期武林的现实故事,恐怕难以引起最大范围观众的共鸣。镜头和场景美术方面,虽大气带感,却确实更具有电视剧质感,这恐怕与幕后班底的构成有很大关系。然而在我看来,瑕不掩瑜。商业时代的泡沫影片那么多,独树一帜,观后若有回响,足矣。

    武侠业已没落,江湖尚存于心。就算某天,文学界再无一人写武侠,现实的江湖,你我仍旧辗转徐行。

     5 ) 【师父】:人活一口气


    【师父】在精神层面上是可以与【卧虎藏龙】并列起来的,【卧虎藏龙】绘的是功夫的“意”,而【师父】显的是武人的“气”。但单说二者讲的是“武人意气”那又狭隘了,毕竟它们都带出了太多导演身上的“书生意气”。而这种“意气”,便是东方文化中独有的魂魄。

    要把【师父】这部片子掰扯清楚,必须从本片的导演徐浩峰说起。徐浩峰从任何意义上讲都可以称之为一个奇人,不仅传奇而且离奇,奇到我至今闹不清楚他到底叫徐浩峰还是徐皓峰,不仅我闹不清楚,新闻媒体和百度百科、豆瓣、时光都没有闹清楚。徐浩峰的二姥爷是形意拳大师李仲轩,徐浩峰幼时便曾与他习拳,却未拜师入门,传说他曾经从五楼跃身而下毫发无损。(我没在开玩笑,严肃脸)长大之后,徐浩峰并没有成为一名武师,而是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去做了师父。在【师父】之前,他就已经执导过两部影片,虽然屡获各大电影节提名,可惜都没有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什么鬼),第二部影片【箭士柳白猿】甚至未得公映。虽然影路不顺,但徐浩峰的小说却写得极妙,他笔下的民国武林自成一派,气韵皆存,光怪陆离。他与王家卫合作了十年磨一剑的【一代宗师】,并凭借此片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一代宗师】之后,便有了这部【师父】。(请允许我忽略90%陈凯歌作品的,最直基片【道士下山】,毕竟wuli浩峰只是原著作者而已)【师父】在刚刚结束的52届金马奖中获得最佳女配、最佳改编剧本(编剧就是原著作者就是徐浩峰)、最佳动作设计三项提名,并最终击败【刺客聂隐娘】、【杀破狼2】等片一举拿下最佳动作设计,而本片的动作指导也不是别人,就是徐浩峰自己。

    徐皓峰还是徐浩峰?

    【师父】毫无疑问是徐浩峰最优秀的作品,相比节奏有驰无张,电影语言苍白的处女作【倭寇的踪迹】,【师父】在影像体验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显然徐浩峰在与王家卫的合作中,学到了不少电影学院不教的真东西,这点在【师父】的床戏中也体现的最为明显。(我真的没开玩笑)

    王家卫风格的床戏

    从【师父】开始,徐浩峰可以说有了一套极具辨识度的电影风格,这种风格并非建立在用镜或是剪辑之上,而是立足于他别具一格的台词风格,以及独此一家的动作风格。

    看过【一代宗师】的朋友都应该都对徐浩峰的对白风格记忆犹新,即使没看过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台词。有人说他的词写得矫情,确实,这些文绉绉的语言容易让人觉得别扭,毕竟如今是个以话语里夹杂着“他妈的”来表彰率性的时代,“讲究”有时就成了“作”。一群流氓里有一个绅士,那个绅士便怎么看都是小丑。而一群绅士里混进一个流氓,那难看的就是流氓了。

    漂亮的辞藻,只是徐浩峰文字的外衣而已,这些词句背后值得琢磨的意和理,才是它们为人称道的最大缘由。像是两个多年不见的旧情人再次相遇,一般的电影可能要大篇幅的叙旧,才能将人物的情感清楚地传递给观众。但徐浩峰只需要寥寥数字,就能把这多年的感情抖个干净,简练而厚重。也正是因为这种一般人难以做到的通透,使得徐浩峰的台词风格独树一帜,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迷人。


    笼统地说了一下台词,再来概括的谈一下武打。中国的武侠片、功夫片、动作片发展了好几十年,如今称得上别出心裁的东西实在是少之又少,能达到独具一格这种程度的更是凤毛麟角,然而创新在很多时候又并不意味着好。近十年来,又新又好,唯有【师父】。【师父】没有特效威亚带来的飞天遁地,不用升格镜头来制造诗意和弱化暴力,也不像好莱坞动作片全凭快速剪辑来给花拳绣腿增添打击感。【师父】中的部分打斗场景甚至是一直维持在全景到近景的景别,将每招每式都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然而因为演员动作的快准狠,佐上动作设计的流畅顺滑,你眼中所能见到的没有招式,只有激爽无比的眼花缭乱,痛快利落。

    近几年来夸赞一部功夫片时,大家最常用到的词汇就是“拳拳到肉”,【师父】用不到这个词,因为它主打的不是老生常谈的拳脚棍棒,而是甚少有人提及的刀枪剑戟。在我心里,上一部算得上优质的以兵器械斗为主的影片是徐克的【刀】,距今也有20个年头了,然而单论动作设计,【刀】恐怕也要排在【师父】之后。【师父】中的兵器,不是武侠小说中的倚天剑屠龙刀,没有神力亦没有花里胡哨的用法。【师父】中的兵器,就是一块块开了锋的铁,形状各异,但是有千百年留下的制造规矩,用的人各异,但是有几代人传下的用法。【师父】虽说是部械斗片,但从头到尾都没留几滴血,每一场比试都是“伤人不伤性命”,三两招分出胜负,招招致命却点到为止,基本上每个角色都透着一种高手的优雅。总结起来,【师父】中动作戏的观感就是一滴刀划过脖颈时额头的冷汗,让你大呼过瘾的同时,心又悬着不敢放下。

    片中的各式兵刃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影片的花边。男主廖凡为【师父】学了两个月咏春,开机时他自己和徐浩峰两人都不知道最终成片的效果会不会给“咏春”两个字掉价,所以他们又给咏春起了一个别的名字,片中所有提及咏春的镜头都拍了两套,一套叫咏春,一套不叫,想看成片的效果再决定用哪个门派的名字。徐浩峰在粗剪版完成后给廖凡打了个电话,说了三个字:“用咏春。”

    说完了大面上的风格,再来说说【师父】的内容。【师父】的核心不是功夫,不是兵器,不是武林,不是时代,不是社会。是人。片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完善人物和丰富人物,包括兵器招式,都是与人物性格相匹配的。徐浩峰自己曾在采访中提到过,片中戴立忍饰演的高手用的武器叫鸳鸯钺,能以小博大,胜在取巧。所以戴立忍的角色就被设置成了一个瘸子,身体缺乏优势的高手,要取胜必然是要靠巧的。廖凡在于这个瘸子高手对决时,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胜利后更是将这对子午鸳鸯钺收为己用。

    【师父】的原著小说不长,读完也就用个几十分钟。电影比小说更加丰富,但剧情主线基本一致,建议看完电影后再读小说,不然会对观影体验有些许的影响。唯独有一部分小说里讲得比电影中清楚,是时代背景。

    “漫长的清朝,民间是禁武的。”“习武人在清朝是走镖护院的穷苦底层,武馆是民国才有的新事物。”“天津有武馆十九家,平均一所武馆十来个学员,靠收学费根本无法维持。武馆重要的不是学员,是师父。自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提倡武风以来,武术只促成了武侠小说热潮,对大众改变甚微,大众要劳苦过活或吃喝玩乐,没时间练武。”“官员和商人给武馆捐款,只为养住有名的师父。”“师父说,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事,也可以兴盛,比如国画、瓷器,便是富贾高官玩出来的。武术现今的处境等于国画、瓷器,但武术不是实物,进不了‘奇货可居’的金钱游戏。政治需求改变后,武术的兴盛便会断亡。”“我师父一代人,绝想不到我这一代人会如此富裕。我们有钱了,回不了头啦。”以上是书中对民国武馆状况的介绍摘录,【师父】的故事就是在这种随时会消逝的繁荣中展开的。

    【师父】的故事是个局,局中人互为棋子,又都是棋手,没有人是无端的被利用,每个人入局都是为了一己私欲。故事不难懂,导演很贴心,基本上人物的每个行为都在对白里有解释,这里就不多讲了。而且说多了就有剧透的风险,一个有趣的连环局要是提前知晓了章程也就没意思了,所以我来说说人物。


    先说徒弟,宋洋饰演的耿良辰。他是片中最单纯的人物,单纯的好胜,单纯的倔,单纯的目空一切,单纯的不讲规矩。他入局是源于色,就是想看一眼师娘赵国卉(宋佳饰)。拜师练拳后,他渐渐有了规矩,也把师父师娘当了家人。比武给了他从未有过得脸面,一时间他成了天津卫的风云人物。师娘告诉他“见势不对,要知道逃”,他没有听,为了不丢掉他自己挣来的脸面,他成了反派林副官(黄觉饰)口中有骨气的人。

    宋洋也算是徐浩峰的御用演员了,徐的前两部片子宋都是男主角。【师父】中的男演员们都远算不上帅的惊世骇俗,但论气质和男人味确实都算是个中翘楚了。


    再说师娘,宋佳饰演的赵国卉。她入局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过几年有人遮风挡雨的日子,二是再怎么样也能赚到一笔钱。她与陈识(廖凡饰)的结合,是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所以她让陈识先表个态,看看这个男人是否靠得住。陈识说自己自幼习武,每日挥刀500下,来约束自己心中的杂念,日后以赵国卉为约束。赵国卉提了两个要求,每个月逛一次街,每个月吃一次螃蟹。陈识说,逛街不买东西,螃蟹管够。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夫妻生活,赵国卉从一开始的不闻不问,到后来的负气出走,直至最终说出“他犯的事,我担着”,便是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过程。陈识第一次见赵国卉是在她做服务生的西餐厅,陈识和郑山傲打赌,点了八个不要钱的面包,吃到一半赵国卉过来说:“别吃了,见不得赚便宜没够的男人。”这是对陌生人说的话。赵国卉发现陈识想牺牲耿良辰后负气出走,陈识去西餐厅找她时又点了八个面包,赵国卉又过来说:“面包免费前提是要点菜。”应时局提醒陈识,天下没有白赚的便宜,这是对家人说的话。

    赵国卉与耿良辰之间的感情也是不断变化的。起初她把耿良辰当做一个色胆包天的小人,一年学艺赵国卉一直与耿良辰保持距离。直到耿良辰踢馆成功后给她和陈识带回了螃蟹,耿良辰告诉赵国卉自己有了心上人,赵国卉才放下了戒心。日久生情,赵国卉对耿良辰也产生了责任心,在得知陈识要牺牲耿良辰后,赵国卉心生纠结,一方面不想坏陈识的事,一方面又担心耿良辰的安危,提醒了耿良辰“见势不对,要知道逃”。其实通过陈识要去为耿良辰报仇的时候,赵国卉没有阻拦,也能看出赵对耿是有感情的。

    赵国卉的扮演者宋佳,无论演技、气质、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她电影演的少,实在是有些可惜。略微的八卦一下,【师父】的监制是电视剧大导张黎,他与宋佳有过不计其数的合作,两人之间也一直有花样绯闻。


    接下来说师父,廖凡饰演的陈识。他入局的目的就一个字,名,为咏春在武都天津扬名。武行泰斗郑山傲(金士杰饰)说“高手的生死,决定一技的兴衰”,陈识是咏春最后的高手,所以他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无奈陈识想要在天津开武馆,就“得按世上的规矩来”。先教出一个本地徒弟,打败八家武馆,而后看着徒弟被郑山傲打败,并被逐出天津,他就可以安稳的在天津立足。就连与赵国卉结婚,也是为了在被徒弟打败的武馆找上门时,有个美女媳妇儿做挡箭牌,以此证明他为求安生不会授意徒弟做这种事。陈识以为自己可以为了一门兴衰不择手段,没想到最终还是跨不过情这条线。日久生情,陈识对赵国卉有了爱,对耿良辰有了愧,与郑山傲有了义。陈识其实一直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起初他对自己说,耿良辰是个小人,牺牲他不可惜。后来这个理由已经无法弥补他心中的愧意时,他又安慰自己说,耿良辰是大才,会伤不会死。可到了事成之日,终究心愤难平,还是憋不住一口气,陈识与整个天津武林为了敌。陈识总结起来是个善人,直至最后一步一战的生死对决,他也未想过取人性命,还想着让年轻人在这些对决中学到些东西,让咏春得以流传下去。

    廖凡就不多说了,影帝级演技,人家是正宗的全凭实力吃的演员这碗饭。很讶异为何他还没有凭【师父】中全然不用替身的武打提名几个影帝,毕竟他才只练了短短的两个月,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就已然是一副高手该有的样子。


    然后说泰斗,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三十年天津武行的头牌,靠的是功夫和脑子。入局的目的也是一个字,誉,人老了,想为后世留下些足以写进历史的实在东西。他与陈识是武学上的惺惺相惜,利益上的交易双方。郑山傲是狡猾的,为了试探陈识是否倾囊相授,郑山傲假装在比武中动了杀机,陈识无力反抗,他便知自己已经学会咏春的全部。郑山傲也是义气的,他在将要离开天津之时,最后的话是劝陈识也赶紧离开,还不忘说,“如果好心,带你徒弟走。”郑山傲千算万计,也未想到自己经年累月布的局,最后给自己的徒弟做了嫁衣,还搭上了自己一世的名声。

    老戏骨金士杰也不多说了,他的好是少有的与年龄无关的那种,是单纯的作为演员的优秀,如果再将他近古稀的岁数考虑进去,那他的好可真算有些神奇了。他极具特色且富有磁性的声音和说话方式大概是每个男生都想拥有的吧?


    再说就轮到军阀了,黄觉饰演的林希文,林副官。他入局,是为了接管武行。我前面说他是反派,这么说并不确切,毕竟男主陈识也不算是绝对的正派,林副官只不过是和男主对着干的人。林副官是郑山傲的徒弟,心在仕途,习武不勤。片中他两次地位提升都来自于用计暗算,但都未把事做绝,给受害者留了出路。区别在于,郑山傲是“聪明人”,走了出路,耿良辰是“有骨气的人”,走了回头路。相较陈识,林希文显然更看重耿良辰,毕竟在他眼中陈识也只是个为达目的可以牺牲别人性命的算计者。也难怪林希文直至最后一刻还记挂着耿良辰,“他如果还活着,武行会有趣些。”算人者恒被算,林希文也不过是邹馆长局中的一粒棋子而已。

    我想象中的林副官是永远自觉高人一等的,虽说面上都做得很漂亮,讲规矩和礼数,但心底里即使是对郑山傲他也未曾真心敬重过。黄觉呈现的很不错,演出了一个不徐不疾,阴狠但又克制的林希文。


    最后要说掌门人,蒋雯丽饰演的邹榕,邹馆长。邹馆长在小说中是个男人,改成女人后她成了【师父】中最妙的角色,人物之有趣,完全值得为她单独立一部前传,拍一部电影。邹馆长入局的原因借她自己的话说是“男人打天下,女人要守住。”邹馆长的丈夫死于十一年前,郑山傲之前她丈夫是天津武行的头牌,但郑山傲说他天津武行的头牌做了三十年,不知这是个情节漏洞还是邹馆长的丈夫身死之前地位就被郑山傲取代了。邹馆长作为一个武艺不佳的女流,十一年来还能在武行保持仅逊于郑山傲的地位,让一众高手、馆长们唯她马首是瞻,当然靠的不可能只是丈夫留下的名声。至少在【师父】中我们能看出,邹馆长一手借刀杀人玩的实在是妙。

    【师父】的故事,当然是先有了陈识北上的布局,再有了郑山傲设的局。林希文在郑山傲的局中看到了取而代之,接管天津武行的可能性,但林毕竟不是武行中人,他的局必定是懂规矩的人帮着设的,这个人多半就是邹馆长。但是邹馆长就是再神机妙算,也必定算不到耿良辰的身死,所以想必借陈识之手除掉林副官这步棋,并不是一开始就布下的,这一石二鸟的计策,既能除掉林副官,还能顺手除掉陈识这个外来者,可见她的城府之深。邹馆长所行的计策,都是在别人的布局之上再布局,让别人达到目的的同时,自己收获更大的利益,而且无论中途事情如何变化,她总是有新的办法借势再向上走。虽然她一直是受益者,但仿佛又像是个旁观者,各种事情总与她没有直接的关系,出了乱子好像还需要她在当中调停。甚至陈识在复仇时,也只列了林副官一个对象,毫无要算上邹馆长的意思。邹馆长无疑是【师父】中最高明的角色。

    邹馆长与她的丈夫,年龄上至少相差个二三十岁,老夫少妻。邹馆长戏中一直是利落的短发搭上西装,最为女性化的装饰就是耳朵上的一对金耳钉了,想来这也不是她喜爱的装扮,只不过是必须要在外人面前做出一副强硬的样子,不得已而为之。

    蒋雯丽凭邹榕这个角色提名了今年的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她的演绎真是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起初你会觉得这个女人酷劲十足,以一副女中豪杰的气派在一众男人中斡旋。后来你会慢慢看到她女人的一面,不仅有阴柔甚至还偶尔还散发出几丝妩媚。而最后你又能看到她杀伐决断时的果决,大局为重有时就要断了儿女情长,即使敌人慈悲“伤人不伤性命”,她也不会轻易放过。

    以上人物都有个特点,就是无论何时都保持着一股自尊者该有的气。人活在世上要讲规矩,就是因为守规矩别人才看得起你,环境才容得下你。但要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师父】中还有个角色,原著中没有,是郑山傲家管家的儿子。在陈识遇到耿良辰之前,郑山傲找了此人给陈识做徒弟,他与耿良辰的不同在于,他打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命运是被郑山傲打败而后被逐出天津。等陈识遇到了耿良辰,便不再教这个管家的儿子了。当陈识再遇到此人时,此人就成了林希文手下的护卫,眼看着林希文算计了郑山傲,更直接参与了惩戒耿良辰。在林希文之后,此人又因为邹馆长的几句话就再易其主,整片中换了三套服装,便做了三姓家奴。最后他竟然还有脸端着枪问陈识,“你就这么看不上我?”这便是没有那股“气”的人。

    说了这么多【师父】的好,再来说说【师父】的缺陷。【师父】的缺陷很明显,大部分都是技术上的,所以【师父】是部佳作,但离经典还有太远的距离。尤其是结尾,在巷战结束后,三方势力各自有各自的动作,场景杂乱,剪辑跳跃,后来剪辑节奏还变得忽快忽慢,让人没法适应,在一些场景和节奏转换时,甚至连过场都没有。整个感觉乱成一锅粥,观众根本顾不上感情变化,给人一种草草收场的即视感,完全没有了此前的稳重。本片的另一大槽点是突兀的配乐,旋律单一重复,而且几度让人出戏,音画不搭调不说,有些时候还会带来一种尴尬的滑稽感。再说就是影像质感上的廉价了,显然在后期制作时主创花了很大的功夫想把影像质感提升上去,两款不同的预告片中同一个镜头竟然都用了不同的调色,但是还是有不少场景让人有种在看CCTV6电视电影的错觉。还有就是很多场戏的形式感够了但美感不足,不少文戏的用镜太过单一缺少变化。

    到这里,我看到的【师父】就大致与各位看官叙完了,【师父】里有情有义,但是没侠没英雄,各个高手都是人味比仙味重,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没有大慈大悲渡世救人的心。但就是他们这些人身上的那股气,放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多见了。而像【师父】这样热闹、门道兼备的电影,放在今天的中国也已经不多见了。在“错别字三部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真的异常需要【师父】这样的电影来提醒我们,还是有人在坚持做高品质的国产电影的,至少他们不会因为大多数观众的低标准而降低自身的追求。
    最后送一张师父与师娘的气质自拍(误)

     6 ) 有武,有侠,不是武侠。

    师父,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父这个词,自古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别一番的意义和分量。甚至在古代,乃至到民国时期,遵循着旧时规则的门派里,师父对徒弟有着生杀大权。一如陈识所说,拜了师,学了拳,他将视我如神。
    做学徒第一步,就往往是先从学如何侍候师父做起。先做人,后学艺。身为师父,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艺”或“技”,更是“人生”。

    旧时的师门,相当于是一个人的第二出身。代表着这个人个人所负之能,代表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更代表着他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地位和身后的人脉,关系网络。

    所以,念起师父两字来,总是沉甸甸的。电影里,师父的师父对他说,你是这个门派全部的未来。所以,他便下了可以为之付出所有的心。师命难违,这里面除了道德和规矩,更多的是早已养成的潜意识的遵循和服从。从小被师父教导大的人生,师父的观念往往造就了徒弟的三观,一代传一代,就成了门派的文化。

    咏春的文化我不甚了解,但就从电影里看来。传拳为秘,真传不过两人。求精不求多。陈识求的是扬名,但是却不会真传。所以他只要一个真正的徒弟,一个可以替他扬名的徒弟,一个注定被牺牲的徒弟。

    他说,好在是个小人,不可惜。

    人总是这样,最开始的时候,都以为自己的心是硬的。总以为自己的信念永远不会变。总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计划中,总以为只要自己做得出,就有想要的结果。总以为……

    太多的总以为,最后换来的往往只是世事难料,无力回天。

    师徒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情谊。史上虎毒食子的父母尚且有,何况冷心冷面的师父。然而,陈识终究做不到,他还有追求,他还惜才,他有着坚定设局的心却毕竟是初次设局。他坚定,却不老练。狠心,却不冷血。因为,他还是个真正的武人。

    师父这部片子,有着写实的粗犷画风,一拳一刀,实实在在。但风格却又极其的写意,泼墨而画,意所至,情所至。
    徐皓峰,拍的是武,讲的是侠。但这部电影却不能称之为武侠。徐皓峰的武与侠,是割裂着的。现实中的武人,带着名,带着利,带着摆不脱的规矩和枷锁,求生,求死,求义。导演在他们的故事中,放了一个侠在武馆的顶头上,具体却表现在底层的脚行中。反差的讽刺着现实。

    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才是真正的江湖。武侠只是成人的童话,武与侠的相离相吸,才是完整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坏人,也没有真正的好人。林希文杀了耿良辰,却也是剧中唯一一个读懂他的人。陈识把耿良辰送上了绝路,但最终用难以压下的不甘为他复了仇。邹馆长机关算尽,也终究只是个遗孀的苦与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持,得不到,舍不掉,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林希文不是必须要杀耿良辰,但是耿良辰却必须死。他打破了规矩,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成了军界势力侵入武行的一个障碍。人算不如天算,陈识步步为营,计划周密,却没算到时迁事移,天下大势。
    他愤恨,不仅仅是因为耿良辰死了,他怀了几分愧疚。更是因为,耿良辰死的毫无价值。他心中的,是不甘。他不甘自己的一盘棋,就这样收尾,成了别人更大棋盘中的棋子,成了一场笑话。

    倘若不是有林希文的介入,按照陈识和郑老头的谋划来,耿良辰会在他眼里死的是应该而值得。或许,他会有几分惋惜这个大才,却不会升起愧疚与愤恨。然而,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在时代变迁的面前,个人的谋划,或者一个门派,甚至是一个行业的谋划,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在这场对峙中,武馆输的毫无悬念,甚至是主动让步退出。侠是种精神,名和利却是切身关系到吃饭喝水赚钱的。没有物质基础,何谈精神?武馆行当中的种种规矩,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维护。挥着武的大旗,安慰得不到侠,做不到侠的自己。

    林希文说,如果他活着,武行会有意思许多。可惜这样有意思的人,有骨气,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身上唯一体现着侠的武人,耿良辰,却必须死。一群鸭子可以啄死一只天鹅,这不需要道理,自然界自古如此。

    徐皓峰,怀着侠的理念,写了一个现实的武的故事。赤裸裸血淋淋,却偏偏一刀一刀的分明。让观众没有余地去躲避,就像蜀山奇侠传里的血迹,翻开,就必然看到。

    有侠的人,未必有武,武不是侠的必然条件。有武的人,未必有侠,有武又有侠,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影片的结尾,与侠无关。耿良辰已死,侠成了茶摊上口口相传的传说,成了埋藏在社会层次深处黯然的保留。
    影片的结尾,是武的苍凉,大写的末路苍凉。邹馆长强撑着的气场,随着电影结束的倒计时,一秒强似一秒。每强一份,都愈加强烈的透露着苦苦支撑的外强中干。当她用刻意的稳操胜券的姿态,用刻意提高的声音,宣布咏春已绝的时候。我从这片段中,读懂了邹馆长所说的: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装装样子嘛。确然,她深有体会。

    侠已逝,侠已隐;武已空,武已绝。

    武侠只是梦。

     短评

    三部开宗立派。这部成功踢馆。期待徐老师下一部更大成本的制作,能够弥补一下这一部的些许制作上的遗憾。

    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这样的功夫打法配上这样的剪辑,看上去更加的稳快准很,剪辑也给功夫带来另一种不一样的风味,一个大写的爽。表面上还是处处规矩的江湖,人物都要端出一股范儿,只是人物之间的感情始终上不来,就像功夫或者踢馆一样,一切很凌厉,一切又都冷冰冰的,没情绪始终也就少了情感冲击力。★★★☆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往事

    10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武打片了——恰到好处的舞台化、人物的卡通化及剪辑的程式化制造出了极具趣味的超现实画风,将圈子的仪式感、动作的韵律味和戏曲的表现力都发挥尽致。最后十八般兵刃统统上场的巷战堪称经典。唯一美中不足:廖凡毕竟不是练家子出身,身形沉重不服人。小宋佳惊艳。4.5星。

    1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道疤,我留的,是你这辈子的荣耀!”这部电影从此爱上天津!

    1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依旧是徐皓峰式仪式感镜头与演员调度及写实武打设计,只不过这次终于用对了地方,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提升,点映场笑点密集。前半段讲规矩,后半段讲气节,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辑利落巧妙,台词有风韵而不装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气看到爽,动作设计精妙绝伦,铁质音响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称快。

    1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动作架势有板有眼,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画面唯美清新,却并不沉闷。

    20分钟前
    • 汤平
    • 推荐

    在那个年代,规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动作戏必须给360个赞,特别是片尾的那场巷战简直就是经典~宋佳不愧是影后,那演技啊·····穿旗袍演民国女子简直就是一祸水啊·····实在是让我这一女子都为之倾心啊·····

    24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推荐

    片子好不好?好,很好。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徐浩峰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我感觉就是一位邪派高手,非王家卫、李安这样的名门正派路数。所有角色都有像是导演棋子,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文艺调调、硬桥硬马功夫片、小说戏剧式的叙事……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憋着股劲儿,让人看得不放松,难喘气。

    26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真刀真枪的肉搏,三两下高下立断。妈呀宋佳太美了。旗袍粗布都气定神闲,条儿太顺。男人打天下,女人的天下在方寸之间。茶汤铺子姑娘救耿良辰,二话不说就拔匕首,帅死了。蒋雯丽为守住男人家业,蛇蝎心肠还是帅。这些女人活得好利索好迷人,爱上了,“他犯的事,我担着。”

    28分钟前
    • 野象小姐
    • 推荐

    忽如一夜直男来,奇淫怪趣大腿开。

    2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廖凡有种粗糙的肉欲感,宋佳有种刚硬的妩媚态,蒋雯丽有种豁朗的柔韧劲,金士杰有种笑隐的沧桑气,黄觉有种闷骚的纨绔风。很合眼缘的五个人同框,期待值略盖过影片风貌。角色像是捏浮在画纸上,有钝感,缺少一点浑融。

    32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无规矩,不方圆;坏规矩,如缰锁。守规矩的,是庸人和蠢货;破规矩的,是强者和聪明人。所谓传统,成也规矩,败也规矩。需要传承,亦须颠覆。乱世的江湖,更见人心之险恶;逝去的武林,都在文人的笔端。

    3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动作干脆利落,台词有底蕴。文武齐全,年度最佳!

    37分钟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推荐

    三星半。仍然是徐皓峰味道的武侠电影,所有人都端着演,端着说话,造成一种距离感。不过这个故事很有趣,有阴谋,有爱情,有牺牲,也有义气。而那些武学、门派、规矩之类的讲述,也一如既往的知乎体和科普范儿。让你看到更多的不同。结尾巷战犹如怪奇兵器展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徐浩峰的电影,人物性格本来就是短板,找这些熟脸来演怎么看怎么怪,配乐太low更是完全出戏

    4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不会配乐就找个日本人啊,规矩都不懂。

    47分钟前
    • 小海
    • 推荐

    制作上去了,恶趣味依然在。不掩饰对大洋马的喜爱,不掩饰几欲在每个带女人画面当场喷发的直男口味,依然是练家子、老规矩和民国武林那点破事,这次多了点编剧上的阴谋悬念。本以为溜之大吉就烂了尾,结果刀阵大法还是挺满意,当做视觉上的奇技淫巧也好玩啊。败在人物像兵器,还是没感情。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差不多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吧。极具风格,包括故事、台词、动作设计,和王家卫相比,在影像和配乐方面稍嫌不够精致。冷、硬、利落,消失的武林的大环境,动了情搏了命的小人物,全部中意。

    54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装逼两个字,一横一竖;装好了站着,装不好躺下。徐皓峰能站着装完一部片也不容易。世上规矩已太多,电影里的规矩居然更多,何必呢?民国题材真是电影宝库。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