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七月与安生

    七月与安生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16

    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 

    导演:曾国祥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 HD

      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

    • HD

      五尺天涯

    • HD国语

      诡夜迷情

    • 更新HD

      美丽吸血鬼

     剧照

    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7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8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9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3岁”奏响了青春序曲的第一个音符。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她们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张扬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她们以为会永远陪伴在彼此的生命里,然而青春的阵痛带来的不是别的,而是对同一个男生的爱——18岁那年,她们遇见了苏家明,至此,成长的大幕轰然打开……

     长篇影评

     1 )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青春片,而是一部好看的剧情片。

    自《致青春》后国产青春电影迅速成为继国产喜剧电影、爱情电影、恐怖电影之后第四大类型电影,这里说的“大”并不指生产此类电影的成熟度和标准化过程,而是指数量之多。反观影片质量,却鲜有在水准线之上的,青春电影以内容的矫情、狗血、无病呻吟、脱离现实而饱受诟病,这些青春亦实在并非大多数人的青春,在难以引起观众共鸣的情况下,也只能以所谓演员颜值取胜了。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青春片的标签似乎一度更为了烂片的代名词,于是电影版《七月与安生》,从一开始就不太被看好甚至没有多少期待,主角们也不是当前最受热捧的人气挂演员,即使有陈可辛加持,也并不抱什么期望。9月11号在北电看了首映,却发现,影片没有了传统青春电影的矫揉做作和太过狗血的情节,不仅看的让人不尴尬,甚至出乎意料地有点好看,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 故事结构及影片节奏 电影以一本正在连载的小说《七月与安生》作为蓝本,借用小说把电影分为几个篇章,利用七月的讲述(旁白)巧妙地构造了一个相对规整又有新意的叙事结构。节奏紧凑不拖沓,成长到长大的过渡也很自然,特别是七月与安生互写明信片的部分,用明信片内容带出情节,节奏加快的同时叙事也很明确,情节推动也很自然。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从小一起成长但是性格迥异的女生同时爱上一个男生,然后发生了一系列故事。从小家庭幸福成绩优异什么都好的七月和家庭破碎缺乏关怀的安生,因为差异而互补,又因为差异而彼此隔阂。 结尾的反转与埋下的细节 陈可辛导演所说,电影的三个反转其实他一开始是反对的,他觉得观众接受不了这么多次的反转,会把观众弄烦,但是在一个200人的试映场中观众都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于是这个处理被保留下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处理确实成为了电影的一个亮点,而如何在三重反转的情况下还让观众觉得有合理性,很大部分的原因都基于电影前半段埋下的一些细节和线索。 在第一个结局里,追求自由的安生嫁给了一个平凡的男人,过上了平淡的生活,而追求安稳的七月却因为家明的逃婚而不得不过上安生向往的流浪人生,这样的结尾其实充满了无奈又充满了必然,他们的结局或许都不是他们意志选择的结果,更多的是为了救赎自我和救赎对方。 在第二个结局里,七月变成了勇敢的出逃者,她让家明逃婚,只为自己的出逃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她坐在医院的楼梯说出安生曾经说过的:“我只是不想把离别弄得太伤感。”安生变成了责任的承担者,她抚养起了七月与家明的孩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在这个结局里,七月变成了安生,安生成为了七月,跟第一个结局不同的是,这个结局是主人公自由意志的结局,其实七月从小心里就埋了不安分的种子——第一次见面时俩人砸的消防栓,其实是七月砸下去的,七月所谓的乖巧和听话,只是她懂得如何讨大人开心——“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让别人看出来她聪明的”,七月的这句台词点出这段的中心,而安生,只不过表面追求自由和不羁,她始终没有取下过家明送给她的玉坠,即使换了个链子挂它,她的心中其实一直向往着一个安稳的家。 而第三个结局(真正的结局)中,那个在27岁结束生命的人,是七月,所谓的第二个结局只不过是安生编出来骗家明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结局,而七月与安生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死亡中得到升华,结尾俩人照镜子的长镜头暗示——安生其实已经变成了七月,她其实是在代替七月活下去。或许是怕这样的结局太过残忍,导演最后还加了一个温暖的结局(其实就是第一个结局)——在安生的小说里,七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着。这样的三重反转在观影过程中必然是一个很好的体验,难得的在于每一个结局都有其合理性而不显得突兀,其实导演最后想表达的还是温暖与美好,不论七月与安生的关系中有多少互相伤害,但最终她们是彼此交融的,谁都离不开谁,身上都带着浓重的对方的影子。甚至可以说,七月与安生,已不再是性格迥异的一对闺蜜,而是一个人性格的两面。 演员表演 在演员表演上,三位主要演员都奉献了完成度很高的表演。首先在人物设定上,七月与安生的性格就要比小说当中更加丰富一些,七月除了温吞也有爆发的一面,而安生除了不羁也有敏感脆弱的一面。 先说安生,这个人物首先就是性格分明的非常出彩的,周冬雨把这个角色诠释得很丰富立体,印象深刻的是她与家明初见的一场戏,略带痞气的台词和暗暗的偷笑都演的太生动。但相比起来,其实难度更大的是七月这个角色,因为她不止要演出温吞的一面,还有她隐忍中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最后的爆发。七月对待这段感情可谓一直是小心翼翼,不管是饭桌上爸妈对安生的偏爱,还是男友对安生的好感,她都心知肚明,但她包容与照顾的表面正如安生所说:“你算的比谁都清楚。”庙里发现安生和家明在庙里的所作所为装作浑然不知,发现家明送给安生玉佩也只是默默哭泣,马思纯把这种小心翼翼拿捏得非常到位,在表演的难度和层次上看,其实这种内露的戏比外露的戏难度更大层次也更丰富。而且马思纯也有一场精彩的爆发戏,就是卫生间脱内衣的一段,她的多年以来所有不满、隐忍、退让、伪装在那一刻仿佛火山一样喷薄开来,这一场哭戏看得人太揪心,眼神充满各种复杂的情绪、面部肌肉都在颤动,可以说是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在戏的情绪里。之前马思纯演绎过很“安生”的黎吧啦,选择七月其实是不重复自己的表现,而这个角色的完成度也非常高。最后还要特别表扬一下马思纯的台词功力,电影所有的旁白都是马思纯完成的,声音很有故事感台词也说得很棒。对比到前段时间《盗墓笔记》的阿宁,不得不说马思纯的戏路真的很宽,期待一下之后娄烨的《地狱恋人》。最后说说男主,很成功地演了一个很讨人厌的角色,恩,就酱。 总之,这部电影结构非常好,剧情不算狗血,节奏还算流畅,演员表演很好,值得推荐。

     2 ) 女性友谊,爱情与婚姻不是最高的道德

     我不是看安妮宝贝的小说长大的那一代人,可耻而又窃喜的讲,读言情小说,我是看幻城、左右倒影右手年华、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此处还要乱入一个挪威的森林)的那一批人。这是一个不容狡辩的事实:我曾是新概念第二届言情作家的跟风小读者。 而之前提到窃喜并不是因为这些小说写得有多么精彩绝妙,而是因为,比起安妮宝贝的读者,我可能年轻个2、3岁呢!后来翻看过《告别薇安》,总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男性角色好像很冷漠,但是很能做爱的样子(反正就是自大到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很“能干”的那种男的)。他奠定了我对大部分言情小说男主角的印象、就是对你不闻不问但能从天黑干到天亮的那一位帅哥。这是青春,我要什么山盟海誓呢?那都是道德啊!要的就是:你看到我,永不lost那个boner。可是这些人的故事常常言不由衷,最后总要暴露出对道德生活的无限怀念和愿意为之做出的巨大牺牲。电影七月与安生就重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天电影放到最后很多女观众哭了,哭的正是安生笔下的七月理解、原谅了安生。

    实际上,爱人从诞生、到闪光、直至发现新的自己,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婚姻和恋爱关系去拷问一个人是觉新觉民之类的男孩子那个时代比较流行的套路。今天的世界,人的徘徊、人的软弱、人的憧憬和梦幻都享有更多的宽容,可以被解构、被消解但不能被问责。 因为问责的标准每20年可能就会有天翻地覆的不同。所以安生的自我放逐和七月的隐忍不发都是为了一件很快就会过去的小事,耗着没有营养的精神。这件事阻碍了她们友谊的深化。也让她们永远活在高中/职业高中时代。

    与安生只活到27岁的想法不同,美国情人Brooke初次登场时已经30岁。和安生一样没有接受常规的高等教育的她,也是走的人间大学那条路。30岁这年,Brook正计划靠着希腊男朋友的资助,开一家叫“mom’s”的餐馆。 这是一家集餐饮、美发沙龙、画廊于一体的餐馆,也是她每每说起都要眼睛发光的个人梦想。在精心呵护这个梦想的同时,住在男朋友商住两用楼里的Brooke还身兼做家教、动感单车教练数职维系她在纽约的社交生活的开支。Brooke是这样一位纽约客:她总是穿浅色的衣服,在金色的东北部的秋天里喋喋不休,注意力并不集中,但就是很衬她的那种充满力量的天真。

      
    她的glamour很快就俘获了巴纳德学院大一新生Tracy的眼睛,Brooke左右逢源,左右开弓,混乱又丰富的生活打开了Tracy的writer’s block. 两人本来是因为各自的父母要重组一个家庭而准备成为姐妹的,却因为共同的纽约生活而成为了越走越近的朋友。 Tracy开始了她的新短篇创作,并将之命名为《Mistress America》,而Brooke的所有浪漫主义热情和失败都被记述在了这篇文章里。


    Brooke精力旺盛、美而不自知的风度深深地打动着Tracy,她有着非常先锋的睿智,总能妙语连珠、对生活充满洞见,却一点也不自以为是。她像一个活着的当代艺术品、使Tracy从一个孤单的吃派女孩变成了一个对意大利面也充满了好奇的观察家。¬¬但她也不是无坚不摧的老战斗指挥家,也会毫无防备之心的展示自己的脆弱、寻求女友的、女性团体的支持。她绝不是那个说得出“BEEN THERE, DONE THAT”的摊手婊。她永远在流动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参与着浪漫的行为,经受着失败的折磨。
     




    而我们的七月与安生,在上海的旅行中,除了对彼此选择的路的质疑有提供了什么新鲜的友谊的材料呢? 还是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陈词滥调。 联系着好与坏的还是一个高中时代的恋人。那顿烤龙虾成了嫉妒的晚会,充斥着咸操别人的心,而对自己的尴尬和失败熟视无睹的幼稚(这难道不是小时代专用的伎俩?)。安生嫌七月视野小,七月嫌安生路子婊。 这个嫌隙最终发展成了日后的七月上门撕逼,而安生说出了你的男朋友是我让给你的丑话。 好像生活一定会把心底的丑话逼到台面上来才算悲剧一样。如果活了27年只体悟到这个让与不让,那真是活转回去了。这应该是17岁的认识,27能看破的妄想吧。人家苏家明也是个大活人,虽然是懦弱的南方汉子,长得也黢黑,但是把他当做显示自己道德优越感的工具,与女性友谊有什么好处呢?

    Brooke和Tracy就没有把恋情放在交谈的首要位置,不论是Brooke的希腊富有男友,还是Tracy对之有点萌动的大学同学,都不是她们电影生活中的核心,尽管Brooke的男朋友用一个撤资的举动,轻而易举的粉碎了Brooke的餐厅梦,并对剧情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他仍然不够格成为高于Brooke内心追求和情感安慰的全部。(这件事的起因是这个从未入画的希腊男朋友看到了她和某个音乐家接吻的照片。)一个当代女性要坚信,她人生的主要课题和business必须是对自我的完型,而非对他人的期待和被期待的回应。 这里没有什么代价和救赎的概念,反而全部都是可以拿去自嘲成长的疼痛。如果被看得太严肃,就做作了。 所以当七月说:这七年来 你每一封明信片都在问候我男友 的时候我觉得太好笑了。 这不是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吗?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要加一句“熹贵妃安”。根本不敢失败,却满含泪水的憧憬出了太多关于失败的苦闷。 这不是幼稚是什么?

     
    电影里Tracy在创作的道路上也陷入了这种幼稚;想加入巴纳德知名文学社团的小姑娘,为了作为敲门砖的作品能够顺利入选,在Brooke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的生活窃到了纸上,并为了显得聪明戏谑(尽管Tracy妈妈警告过她:不要be sarcastic,你不是擅长于此的人)更是把Brooke的个人抱负变成了批评调侃的玩意儿。 名校小姑娘这种挥之不去的名利情节深深的伤害了恍然大悟的Brooke。在这部电影里,对女性友谊的考验不再是针对“谁更有女性吸引力”的战争,而是能不能明确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勇气。 当Tracy明白Brooke不仅仅是她“成名作”的主人公而更是她的朋友的时候,她不得不同时诚实的做出她文学之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回绝文学社的标准,成立自己的社团。 最后Tracy 矫正了对Brooke的描写。我觉得挺好。 附下。


    仅借此片,表达我对给以我深刻友谊和爱的女朋友(们)的无时不刻的牵挂!!!谢谢在漫长的相伴中塑造了我!!! (这里写“们”不是我心猿意马,只是为了显得我女朋友很多,虚张声势!不要怀疑,你就是我唯一的女朋友!)


     3 ) 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辛苦的

    七月与安生是在13岁那年相识的。我第一次读到安妮宝贝的这本小说,是在13岁。
    17年后,《七月与安生》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很“岩井俊二”,很唯美,但却像是在讲另外一个故事。
    七月与安生剧照


    小说里的七月与安生,最值得她们回忆的是一起爬上操场里那颗大树,眺望空荡荡的草地和远方;是一起冒雨走到铁轨上,想看一看铁轨通向哪里。
    最让七月幸福的回忆,是和家明还有安生一起爬山去看一座古庙,他们三人合了影——她最爱的男人和最好的朋友都在身边。
    最让安生难忘的,是家明送给她和七月一人一个玉镯子,安生好奇戴在一起,两个镯子刚碰到一起,她的就碎了,只有他手上属于七月的绿镯子还在——她似乎预见了自己的结局。
    而最让家明苦恼的,是这两个女孩都爱他,而他无法割舍,无从选择——她们都是这样好的女孩,她们好似同一个人。
    书中夹着17年前的樱花瓣


    安妮宝贝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就算我们好到一起洗澡一起睡觉,可是,我们可以分享同一个男人吗?这不是小说,而是真真切切,随时随地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事。有多少好闺蜜是因为男人而分道扬镳的?但是,小说里,七月和安生做到了,她们的感情最终战胜了“对家明的爱的占有欲”——安生怀了家明的孩子,七月和家明一直照顾安生,直到她生下孩子死于难产。小说的结尾,是安生留下《七月与安生》的小说手稿,而家明和七月,带着“转世的安生”,他们三人一起生活。

    电影里的七月和安生,她们像是白玫瑰与红玫瑰,你觉得安生是那个桀骜不逊的流浪女孩?其实七月才是那个装成乖乖女其实更有心机的“心机婊”(这里是中性词)。从一开始,七月就发现安生和家明的私情,看见了安生胸前带着家明送的坠子,这是她没有让安生留下的原因——她要独占家明。18岁之后的相会,她们直接从年少的友情转为“撕逼大战”,在上海酒吧的那场撕逼战感觉很突兀。之后她们每一次开撕,都是因为家明。家明则被塑造成一个“想逃跑”的男人,他离开安生却又选择和七月结婚当日“逃婚”。七月,成了“安生”。怀着家明的孩子独自找到安生,安生陪着她直到孩子落地,而七月死于产后大出血。安生独自带着七月的孩子,以“七月”为网名写下《七月与安生》这部小说,并且重新遇见家明,让家明知道这是他与七月的孩子。
    七月与安生剧照


    电影讲述的,是另一个故事:两个女孩爱着同一个男人,可是她们最终选择了彼此,为了自由,对爱放手。安生不要家明,七月,也不要。

    电影的结尾感谢了安妮宝贝和岩井俊二,据说“在陳可辛導演接手《七月與安生》這個項目之前,有出品方曾經找過岩井俊二導演做監製”。的确,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熟悉的场景,比如结局中七月抬头看天的样子,让我瞬间想到了《情书》:
    七月与安生剧照

    情书剧照


    还有七月与安生抱着盆和被子一起去安生租住的小屋时走过的小巷,电影的布光和色调,让我想起《燕尾蝶》里的诡异场景。而电影里安生的古灵精怪,又有些像固力果。
    七月与安生剧照

    燕尾蝶海报


    电影用小说里讲述的“安生与七月”、安生告诉家明的“安生与七月”和安生真实记忆中的“安生与七月”,构造了现实与虚构交错叠加的故事,这是非常典型的“岩井俊二”叙事风格,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就可以看见,这部剧中两个女孩的友情里似乎也有《花与爱丽丝》的影子。

    所以,这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打着安妮宝贝的幌子,向岩井俊二致敬的电影。尽管电影和原著几乎在讲述完全不同的故事。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无论是七月、是安生,还是安妮宝贝,或是我,我们,都变了。
    17年后的今天,安妮宝贝已经改名庆山,笔下的主人翁们也早不是七月和安生这样的“小姑娘”了。而17年后的我,也为人妻母,能悟到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中所要传达的真谛。
    电影里,妈妈对七月说:
    过得折腾一点,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但其实,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辛苦的。
    那一瞬间,我落下祭奠青春的眼泪。

     4 ) 每一个人都是七月和安生的矛盾体

    那本深蓝色的,封底印有几朵繁花的书,是我高中买的。纸张已经泛黄,页边也已卷曲,带着时光的印记,却依旧执拗地泛着墨香。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我是为了这部电影特意把它从橱柜里翻出来,看了一遍。

    我想我准备好面对这个故事了。而这部电影《七月与安生》,给我展示了完完全全不同的让人深陷的惊喜一面。

    七月与安生,性格完全不同,一个温柔如水,一个热烈如火。她们于十三岁相识,宿命般的互相吸引。她们黏在一起腻在一块,亲密到互相看胸泡澡睡觉。直到18岁爱上了同一个男生——苏家明。难道在一起久了的两人连喜欢男人的口味都相似了?有人把它简单归于三角恋,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闺蜜抢男友的无聊狗血故事。

    一. 想要自由人生还是现世安稳?

    有人说,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人人都幻想成为一个女流氓,轰轰烈烈,闯荡四方。抽烟喝酒,潇洒不羁。

    如果说温柔安宁的七月是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女孩,顺利的上高中,考大学,偷偷暗恋一个成绩好的男生。然后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男友,结婚生子一辈子。那么安生,是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女子。有那股子冲动,那股子牛劲,敢爱敢恨走四方。自古红蓝出cp,剧组特别贴心地给她们安排了那贯穿始终的衣服颜色。蓝色,代表安静忧郁的七月,红色,代表热烈奔放的安生。

    物极必反。七月骨子里是向往自由的安生,而安生确是渴望安定的七月。憋在一个象牙塔许久的女生,心底里对自由对狂放不羁的极度热爱。七月那么的羡慕安生,可以到外面闯世界。我特别理解七月,因为我就是那样的女孩。

    我一直是有些软弱有些怯弱的,曾经面对这个世界想要干点什么却什么都不敢做。但见到那种可以背包旅行敢爱敢恨的女子,甚至看到她们喝酒狂饮她们的刺青,心中都有隐隐的羡慕和快感。有时候,我觉得性格憋久了只差一个爆发一个点。好女孩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隐藏的魔鬼。

    而安生却从小缺乏爱,她是多么想要有个家,有个安稳的可以栖息的港湾。她想窝着,和她亲爱的七月一起,有父母有人爱,有个家。而她,却不得不离开,七年,去闯荡。坏女孩的心中也许有一个软弱的天使。

    只因为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这个叫苏家明的男人个性软弱的让人想掐死他。就是个渣男典范,或许他也分不清他爱上了谁,谁又多一点。如果说他第一眼就被“坏女孩”安生吸引,那么请你出轨的快一点。这是我第一次想对着一对意图出轨的男女说,你们为何隐忍这么久?十八岁那年就该英勇果断。优柔寡断的爱,永远会把双方都伤到很深。

    二. 男朋友和女朋友

    七月的个性,只有安生最了解。安生默默离开,以为一切就可以结束。这是她以为的“让“”,可这所谓的让,能让爱情随之而去吗?

    当爱情遭遇友谊,该怎样选择?厕所那场戏。是注定了的闺蜜撕逼大战,可编剧却安排的真实一点都没感到矫情。马思纯的狮吼功大爆发,周冬雨楚楚可怜,一句“我们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泪流满面。

    这部影片的男主自始至终仿佛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牵绊。他伴随着或者说迫使了七月与安生的成长。这是一部有关女性内心感情的戏。

    成长是什么?你终于认清了自己内心想要什么,爱谁,去哪里。

    家明喜欢问:你还好吗?安生总说,你不要问我这么哲学性的问题。

    可她们确确实实在一路上寻找到了这个哲学性的答案。七月挺着孕肚来找安生,她说我终于想明白了,什么对我重要,什么不重要,她们都恨过彼此。但重要的是,我只有你。

    人生在世,路很短。我们开始不以为然,但是从13岁开始纠缠的朋友,爱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放弃。七月,安生都是如此。不禁觉得这部戏有点女同戏的暧昧,也许除了男主角,她们更爱彼此。她们之间的情感纠结,可能让那个男人都有点无法触摸。女人心底的秘密是柔软细腻的,无法想象它诡异的暧昧。我们可以去爱你,可以选择不爱你。

    闺蜜和男人,女朋友和男朋友。是每个女生成长过程中过不去的坎。也许一开始,三个人就不该在一起。这样就不会有后面的乱七八糟。安生对家明说,你抢了我的七月。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女人,爱起来也许不都是爱情,却都是爱。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自私。两个女人都想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却又还想要爱彼此,维持像小时候那般纯真的友谊。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一般三角恋剧情之所以低智商在于,女二作为绿茶婊抢了白莲花女主的男朋友,这样的纯撕逼就只是一个无所谓的狗血,绿茶婊是没什么道德底线的生抢。而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矫情,因为两个女人都还想着对方的好,隐忍地想要维持下去。

    我不喜欢最后反转的死亡结局,尽管安妮宝贝的书中也安排了不同的人死亡。可是就是想要看着她们的生命美好下去,而不是戛然而止在二十七岁。所以电影里,最喜欢隐约中岩井俊二的影子,把七月拍的那么美。她走在路上,仰头望着雪景,低头吃着汉堡,走过千山,走过大海。一直活在安生的记忆里,一本永不磨灭的小说中。

    三. 时而七月,时而安生

    看电影之前,我总觉得选角错了吧,应该互换才是对的性格。

    因为周冬雨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清纯的眯眼一笑,连牵个手都要脸红的女子。而令马思纯崛起的那部电影《左耳》,里面的黎吧啦正是一个如安生一样小太妹似的女生。

    演员们演绎出了完全不同任何时刻的自己。特别是周冬雨,完全是她演艺生涯最强的爆发,最好的一次。她夹着烟,喝着酒,红肿的眼睛,想要哭却硬生生地咽下去。她就是那个闯荡江湖的豪女子,却又无数次想要停下来,找到一个家。“也许是老了吧,没有想和陌生人瞎聊的欲望了。”周冬雨在一言一语中构建了那个安生。

    她们是多变的,或许某部电影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面。周冬雨也会成长,她不可能永远只是个高中生,连亲个脸颊都会吓哭。马思纯很文艺,也许涂绿眼影的黎吧啦不过是她性格中的潜在小人格。

    其实,七月和安生不过是一个人的矛盾体。人有许多种想法,如果外表是伪装吧,每个人卸掉伪装的真心又是什么呢?七月最终变成了流浪着的安生,安生却变成了安稳的七月。就像我时刻想要奔向远方,也许有一天我会真正背起背包走在路上,却会不断地想要回家。人就是贱骨头。必须将想象着的多彩多姿的世界通通过一遍,才肯罢休。

    首映的时候主持人问大家,喜欢七月还是安生。更多的人举手喜欢安生。为什么呢?陈可辛说,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七月,七月都喜欢安生。因为我们都想成为我们所不能够成为的那种人。

    时而七月,时而安生。

    这大概才是人的一生。

     5 ) 包子皮、床垫与难忍的男人。

    李安生一点也不安生。

    所以她离开镇江的理由,我更相信她说的,“是我自己想走的。”

    苏家明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安生发现家明喜欢自己,但七月那么喜欢家明,所以她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离开镇江。就像小时候吃包子一样。七月说我就爱吃包子馅儿,安生也想吃包子馅儿,但是她夹起了七月脱下的包子皮说,其实包子皮也挺好吃,以后你吃馅儿,我吃皮儿。

    皮儿真的好吃吗?肯定是不如肉馅,但也绝对比没有强。离开镇江心甘情愿吗?肯定是舍不下家明,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还能成全七月,何乐不为。

    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成全七月呢?后来两人重逢的时候,安生不止一次地说,我一直都让着你。七月也说,那时候我就知道家明喜欢的是你,可我还是让你走了。

    安生说这话秉持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她不求七月回报,但她对自己的付出也心里有数。七月喜欢家明,所以安生退出。七月看到安生多年来混迹江湖讨生活,一件红衬衫连穿四年,唯一的评论是“靠着男人混吃混喝,你不觉得这样很贱吗。” 安生闻言气愤出走,但等两年后再见面,她第一反应是抱住七月道歉,抱歉自己当时骂了她。

    她骂她什么了?如果不是后期剪掉了,那么她只是说七月在象牙塔里不懂人间疾苦。谁骂谁一目了然,但安生就像失忆了一样,对七月刻薄的评价只字不提,只抱着她哭,害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安生对七月的深情厚谊已经无法掩盖。她父亲早逝,母女关系恶劣。是七月把她带回了家,给了她一个去处,和她一起分享食物、床铺、洗澡水、家庭温暖。浴室争吵的时候七月把这一切都坦白出来,”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除了我,没有人爱你,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七月把话说这么难听,是因为她发现安生到底还是睡了苏家明。七年来,那个玉佩挂在安生的脖子上,沉在七月的心里。但从始至终介意这件事的好像只有她林七月——安生写了五年明信片,每一封都明目张胆地问候家明;安生拿到玉佩后宁可立刻戴上,毁了她和七月的车站告别,也不肯稍加掩盖;两个好朋友五年未见,短暂的重逢里安生还是不肯摘下玉佩,哪怕骗一骗七月。

    这些七月都忍了,还愿意请她住喜来登,请她吃龙虾喝红酒,谈笑风生粉饰太平。可是安生最终睡了苏家明,林七月彻底爆发了。她的隐忍毫无作用,安生对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毫无愧意。

    这件事成了很多人判断安生人品,奠定影片基调的分水岭——李安生婊、苏家明渣、该片三观不正,这三个论点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李安生与苏家明被林七月捉奸。

    李安生对此的“辩解”只有一句——“如果非要我选,你和家明,那我肯定选你啊。”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难受。李安生的视角始终围绕着七月,哪怕七月的水已经淋到她头上,她还是要选七月。在她看来,男人都是很难忍的。这些难忍的男人,包括苏家明,就像小时候餐桌上的包子,长大了两个人一起睡过的床垫,都是可以分享、用过即弃的。影片在表现安生的情感戏份时,用的都是很嫌弃的视角。号称27岁去死的摇滚乐手实际上是个爱好偷吃的懦夫,扬言带七月四海为家的摄影师眼高手低百无一用……唯一一个“好男人”老赵,还是安生在文章中虚构出来的。安生对这些男人不抱希望,她心中永恒的只有她和七月之间的情感联结。

    她天然地以为,七月也是有这种想法,所以只要她还“选”七月,这种情感联结没有破裂,那么七月就会原谅她。但她没想到的是,早在她十八岁离开镇江那一天,七月就已经哭着明白,“没办法像爱自己一样爱安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享。”她林七月,从始至终没有想过和李安生分享这个男人,也拒绝像爱自己、爱家明一样去爱安生。

    所以浴室争吵爆发了,安生明白了。所有她自以为是的成全、退让,给七月带来的都是伤害。

    浴室这场戏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转折,安生和七月之间势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这次争吵之后,安生应该是对七月在某种程度上“死心”,她不再强求七月把她看的太过重要。而七月心中也有一些东西死去了,一部分就是对家明的爱。安生问她,“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七月彻底崩溃大哭,哭到伤心处,她还是会抱着安生的腿。

    紧接着就是七月劝家明逃婚,给两个人自由。之后七月怀孕,去找安生求助。无论是流浪中的“想念父母,想念家明,但最想念的是安生”,还是怀孕后”第一个想告诉的就是你”,七月发现安生在自己心里的位置比她设想的要重要。特别是怀孕之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看得越来越清楚。”

    林七月一直很笃定安生对自己的感情,所以她敢于去追求更多的东西。她的世界,父母安康,家庭和睦,没有过多的人情冷暖。而安生的世界看似很大,但是情感中只有一个七月。二人经过十三年的爱恨纠葛,再度躺在同一张床上的时候,七月说,“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这个瞬间是意味着两人之间的感情升华到一个巅峰。十三岁,十八岁,二十三岁,二十五岁。过去的这几个节点,安生自以为是,不懂得包容和放手。七月自私懦弱,不懂得体谅和接纳。但是在二十七岁这一年,她们开始明白怎样去维护这种深层的情感羁绊。

    但是七月死了。

    这里有一个很悲凉的前后对应。

    在安生的生活里,宣称自己27岁去死、一直为她唱歌的人,既不敢去死,也不敢爱她。反倒是那个从来不提生死,说没人愿意和安生做朋友的七月,27岁死了,而且,“除了我,没有人爱你”,那也就是,“我爱你。”

    我并不认同李安生婊、该片三观不正的观点。人的情感认知是需要经验积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开始学会爱别人,学会在感情中光明磊落。在年少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会“渣”而不自知。就像黎小军买两条手链,一条给小婷,一条给李翘。当然有人在“渣”的路上永不回头,但也有更多的人吃一堑长一智。悲哀的是感情经验往往是以伤害为代价,大家都在栽树,也都在乘凉。

    感情在我看来是最最人性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问题上还时刻拎着道德大棒,太无聊了。

     6 ) 七月与安生,林冲与鲁智深

    在《七月与安生》里,两位女主角第一次撕破脸,是因为安生给七月写的那些明信片:“这么多年,你给我的每一封明信片,最后都要问候我的男朋友。”(大意)

    看到这里,我马上想起了《水浒传》里那段著名的八卦:《水浒传》第五十七回,鲁智深与林冲久别重逢,鲁智深张口就问:“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

    相比李安生只是在明信片末尾捎带问候一句家明,鲁智深如此开门见山可要尴尬多了。金圣叹看到这里都喷了:“奇语绝倒,令人闻之,又感又笑”。

    对这个唐突的问题,林冲只是如实作答,两人并未当场起矛盾。只是,“在五十七回之前,花和尚嗜酒如命,而五十七回过后直至坐化,花和尚竟然从此涓滴不沾。”“鲁提辖与林教头的一段义薄云天的恩情,也从五十七回戛然终止。自此全书再没有一句话写道此二人的任何交往。”(王怡《花和尚的英雄本色》)

    可见男人之间的情谊也未必简单直接,各自心里的曲折算计未必不是九曲回环。鲁智深心里未必没有一个安生,林冲心里未必没有一个七月,梁山好汉的兄弟情和小女生的闺蜜情并不是什么截然不同的情感。

    和很多男性一样,我一直不太理解女人的友谊。她们往往刚认识三天就好得蜜里调油,手拉手上厕所;可分开之后丝毫不见伤感,很快就能结识新闺蜜。她们在一起时可以分享一切秘密与悲欢,背地里却又互相嫉妒,说对方坏话。男人之间会讲义气,而女人好像根本不讲义气。我们经常半开玩笑地质疑:女人之间真的有友谊吗?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感慨:“原来女性的友谊是这样的。”甚至她们对待友谊的方式有比男性更高明的地方。七月与安生虽然撕破脸,可撕完之后两人还是好朋友。林冲和鲁智深表面上云淡风轻,然后却再无来往。相比而言,哪种友谊更直接、更坦诚呢?

    七月与安生这对朋友在电影里没少撕,但她们撕得不令人生厌,反而能激发观众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三层理由。

    首先因为她们没有撕得太难看,或者更简单一点说,没有像某些劣质青春片那样热衷于扯头发扇耳光。看那场捉奸戏的时候我一度非常紧张,心想“卧槽卧槽,是不是要扇了,是不是要扇了”,结果到最后也没扇,只是洒洒水了事。看完我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更深的一层理由,我觉得是因为角色的行为都出自真情。劈腿、背叛、三角恋……这些行为当然都是政治不正确的,可事实上谁又能一板一眼按照政治正确活着呢?友谊爱情分不清,先来后到理不明,想控制又控制不住,想躲避结果还是遭遇……哪个年轻过的人没遭遇过这种困扰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像“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样的诗,可为淫鄙之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极度政治不正确。——“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邓安庆老师也曾经说过,政治正确是一刀切,而现实生活是犬牙交错。将这种犬牙交错展现出来,是足以打动人的。

    而最终极的理由,我觉得七月和安生这对朋友即便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候,都依然彼此信任,为对方牺牲。安生一直在三人关系中退让、回避,而七月对此也心知肚明,正是这份情谊使得她们即便在捉奸时也依然没有扯头发扇耳光。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几个特别重要的朋友。朋友之间总会相互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是学校和家庭教不了的。你们深深影响了彼此的一生,从而建立起无法隔绝的联系:“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这部电影没提女权,但其实很女权。两个女主角无疑都是自强自尊、人格独立的女性,这从他们对待男主角方式就可以看出来。有人戏称两个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态度是“姐妹如手足,男人如衣服”,但我觉得恰恰她们没有把男主角当“衣服”,而是在保持自尊的同时也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安生特立独行,自不必说。七月一直是个乖乖女,期盼早点在老家结婚,过上安稳生活,甚至当家明劈腿时依然选择了和他结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就此忍气吞声时,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她早已安排了分手。而她分手的方式也很独特:让家明去主动承担弃婚之名。这当然不符合现实逻辑,但却符合戏剧逻辑:谁先背叛,谁承担后果。让家明去主动背负骂名,是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而家明真的这样去做了,也说明他总算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体面人。(想想《让子弹飞》里,张牧之让黄四郎“体面”,而黄四郎是如何的不“体面”。)

    最后说说两位女主角的演技。我本来觉得俩人演得都还行,但看完电影,听到监制陈可辛说了这么一番话:周冬雨扮演的安生是比较容易出彩的角色,相对好演一些;而马思纯扮演的七月比较难拿捏,既不能被安生映得黯然无光,又不能强行表现得太“抢”。马思纯最终能把这个角色hold住,挺不容易。

    陈可辛老师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仔细一想,安生这个角色那么容易出彩,而周冬雨演得只是“还行”,那实际上等于演得很烂了。而马思纯能把七月这个难演的角色演成这样,值得加1星。

     7 ) 专访 | 这是一部细节控导演拍给少女的诚意电影

    去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稍微带着点害羞的心情的,初中时候就很喜欢这部短篇,偷偷看完安妮宝贝所有的书,总有把握不好情绪被别人视为矫情的时刻。十几年后再面对这样一部少女电影,生怕它会痛杀早被更新过的神经。

    于是完全没想到,在主角说出“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时,还是留下了眼泪。它细腻、琐碎,非常的坦诚通透。不是什么放肆挥霍的青春,而是用大量细节来与你对话,女孩之间的信赖与嫉妒,在其中总有很多是你所体会和经历过的。

    这是一部细节控导演拍给少女的诚意电影。

    去采访的时候导演曾国祥还在剪MV,戴着毛线帽子稍显疲惫。非常有礼貌,也很健谈。最早知道他,是因为他在彭浩翔电影中的客串表演,还担任了《维多利亚一号》的编剧。

    后来才知道是曾志伟的儿子,曾宝仪的弟弟,诧异星二代也会这样一步步从零做起,慢慢做到导演的位置。与他交谈,能感受到他的细腻、文艺、低调,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惊喜。

    【最初拿到小说和故事大纲的时候,是里面的什么打动了你,让你决定去拍这部电影。】
    曾国祥:我一直都挺喜欢女性主导的文学和电影。可能跟我的成长有点关系,从小我都跟着我妈和她的那帮姐妹,在一大帮女人中间成长,对她们的关系和情感还是挺有感觉的。
    第一次接到《七月与安生》这个案子的时候我很快就答应了陈导,说想拍这个故事。我很羡慕有两个人这么的需要对方,我自己没有这么好的闺蜜兄弟,对讲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

    【《七月与安生》的小说是有强烈的文字风格的,还有大批的读者,这些都增加了它的改编难度。你在改编的时候,最想要保留的是什么,改动最大的又是什么?】
    曾国祥:我是有目的去看这个小说的。说实话之前没有听过安妮宝贝这个作家和她的作品,是陈导(陈可辛)跟我说有这个电影要拍我才拿来看的。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其实没有在看她的文字,她的写作方法,只是在看她的故事和人物关系。我们在改编的时候没有要保留她的文字风格,对电影来说这不算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保留人物的情感和关系,把它做得更立体。原著是个短篇,中间有很多留白,这对改编是好事,能在其中加很多东西。

    【就是沿用了故事框架,但是情感都是你自己的。】
    曾国祥:有我自己的,也有编剧和监制的,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情感,都多多少少投放了一些。

    【昨天看片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部非常要求感情细腻的电影,你觉得最难处理的是什么?会担心有的观众get不到一些情感的点吗?怎么把握这个感情的度?】
    曾国祥:我在处理的时候没有多在想是女生的情感,刚才也说我在女人中间成长,我对她们的那种小心思挺敏感的,所以不管在调演员的戏还是分镜的时候都注意在这些比较细节的东西,希望电影尽量细致。我一直喜欢的电影和我拍的电影都希望在细节方面能做得好。

    【会担心有些男性观众看不懂吗?】
    曾国祥:会的,我觉得很多直男都不一定看得进去。但你也应该要看的,男人也没办法不跟女人生活,我们需要多看一些这种电影了解女性的感情世界是怎样的。

    【看片中觉得最有趣的是她们两个在后半段有个生命的置换,生活发生了变化。小说里面是安生死,但是电影不同。为什么会设置这种逆转呢?】
    曾国祥:我们在改编的时候大家找到的最兴奋的点就是互换人生,她们需要有这样的改变。于是很自然的就要把死的人转变,安生是燃烧得很灿烂很快就熄灭的火焰,但她内心是渴望一个稳定的家的,所以她转变了。想要过自由生活的七月才是应该死去的。

    【很喜欢这个设置,尤其对看过原著的观众应该也算是一个惊喜。怎样看待七月与安生之间的感情?】
    曾国祥:我很羡慕。陈导也说,他跟我一样,从小到大都没有感情这么好的闺蜜或兄弟,所以在看到这个故事很感动,如果我们的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人,一定会很珍惜。他们有句对白是我拍的时候都有点想哭的,“七月说,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有一个人,能让你很坦诚的分享生命中所有的事,是很难得的。

    【因为这个才把英文片名定为《soulmate》的吗?】
    曾国祥:那个其实是监制和宣传团队想到的片名。我在国外念书,从小就知道这个词,所以没有特别喜欢这个英文片名。但是后来他们跟我说最近大家都用这个词,而且他们还找到一个点,就是S和M的缩写放到一起,很符合她们又爱又互虐的关系。所以从一个我不太喜欢的片名,变成了有附加意义的,也就妥协了。

    【家明这个人物身上,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曾国祥:大部分男生都挺能理解家明吧,虽然看完会觉得家明有点渣,但确实大部分男生都很渣啊。(笑)。在感情上你很难说什么是对和错,我也从不会在感情上批评别人,这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之间的事,中间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很难去评价。同时间喜欢两个人也是常常会发生的事,社会上会有道德标准告诉我们不可以这样做,但这是很正常很人性的。七月与安生在性格上又是这么不同的人,你会很了解家明是很有爱又很可怜的。到最后被两个女生抛弃的人是家明。

    【片中有两个反转让我很惊喜,一个是刚才说到的改编,一个是最后发现是XX(已为您屏蔽剧透关键词)设置的逃婚,这个是你写的吗?】
    曾国祥:这是编剧们写的,看完我特别喜欢。大家在看电影时候有可能前面三分之二会觉得安生是很出彩的,她的性格很抢戏。但是到后面真正的七月爆发出来,她的戏更加好看。我在拍的时候也在担心安生会太抢戏,这是讲两个女生的电影,如果一个太出彩就有点不公平,希望两个人能有一个平衡。所以后面有了这个点,七月跑出来,我会觉得比较踏实,这个角色就立体了。

    【如果是你选择,会选七月还是安生?】
    曾国祥:年轻时候会选安生,但现在开始老了,就会选七月吧。

    【这就是很直男的想法。】
    曾国祥:哈哈哈哈,对~

    【怎样评价两位女演员的表演?】
    曾国祥:很幸运找到她们两个演这部戏。有人问过陈导怎么给演员调戏,他说如果前期在选演员的时候已经做好的话,调演员就没有那么困难。选对了她们,再根据她们本身的性格在剧本上做一些调整,她很快就可以投入到角色中。当初还有考虑过很多其他女演员,但见过冬雨和思纯很快就知道她们才是最合适的人。

    戏中她们的性格有可能跟她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很不一样,如果能拍一部戏让她们两个人都有这样大的反转,对观众对演员自己都是很大的惊喜。在这么多层面里面来看,她们两个都是最适合演的。

    【在普通观众心目中周冬雨是柔柔弱弱的,马思纯反而帅性叛逆。】
    曾国祥:是的,思纯本人其实是个非常七月的女生,冬雨就是鬼马男孩性格的那种。

    【听说之前还自荐过想当男主?】
    曾国祥:那个是开玩笑的。那次发布会想讲个笑话而已。

    【自己也演过那么多戏,没有想过试试吗?】
    曾国祥:能力上还做不到又导又演,压力太大了。所以完全没想过。

    【只是演的话,能胜任这个角色吗?】
    曾国祥:我觉得只是演可以的。只是还做不到又导又演。这样也有点太过自恋吧。而且我自己导的戏我也希望能在票房上面有个保证,希望能找到不只是戏好,还有观众号召力的演员,但我自己做不到,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七月与安生在浴室争吵互相淋水的一场戏算是她们之间最大的冲突,原著中表现得会更加激烈,你为什么用了稍缓和的方式呢?】
    曾国祥:我不太喜欢看到女人打人,打人都有点太三八了,(笑)。只希望在对白和精神方面去刺激对方,而不是肉体的交锋。而且她们说的都是很伤害对方的台词,这样已经够了。不太想看到她们真的打起来,在电影上面也不一定好看。

    【姐姐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怎么说?】
    曾国祥:她说她哭到泪崩,哈哈哈哈。不过她本来泪点就很低。

    【电影里的音乐选的很巧妙,又有年代感又符合电影气质,是谁选的?】
    曾国祥:大家都在帮忙,毕竟我们几个主创都是香港人,这方面我们就要很相信大陆的团队。他们给了我一个很长的歌单,九十年代中到两千年中最受欢迎的乐队和歌曲都在里面。我自己是先把香港歌曲去掉,尽管那个时间大家都在听港台的歌,但我是个香港导演,我不想给别人感觉硬要放香港歌在里面。而且我想找一些不是太流行曲的,想让观众知道是那个年代的歌,但是需要他们去找,这样比较新鲜。

    【怎么找到了窦靖童来做主题曲?】
    曾国祥:当初在想应该选哪个歌手来做主题曲的时候,大家很快就想到了窦靖童。那时她刚出了专辑,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是女性主导,她也是新时代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能找到她来帮我们写歌非常合适。很开心看完电影她也很喜欢。她虽然只有19岁但非常成熟又有自己的想法,我当时还有点担心她这么年轻电影的后半段她不一定能感受到,但她都理解得特别好。

    【陈导在这部戏中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你们怎么分工?】
    曾国祥:前期聊剧本和找演员的时候他给了很多意见,他在拍摄上面很相信我,反而没有管我太多。拍完在宣发方面也帮了我很多,这是我特别不熟悉的。

    【电影去了很多地方取景吗?】
    曾国祥:我们去了南京、上海、北京、张家口,最后去了俄罗斯,算是跑了很多地方。这也是我很享受的。

    【很多人喜欢你都是因为你以前演的觉得都有种贱贱的喜感,看起来非常亲切。以后自己执导还会把这种感觉代入到电影中吗?】
    曾国祥:可能会。但我擅长的不是拍喜剧。演的话是无所谓的,只要是跟好的团队合作我都愿意会尝试。自己做导演会更严格一些。

    【所以你挑剧本和主创而不是挑类型。】
    曾国祥:是的。

    【还想跟谁合作呢?】
    曾国祥:黄渤吧。我挺期待有一天能有个剧本能找他。他是个很了不起的演员。

    【参与了那么多香港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会不会自身也有种使命感?】
    曾国祥:也没有那么严重啦,我还是希望能在香港继续拍一些小成本电影。因为香港只剩下小成本制作了,市场这么小。作为从香港起步的电影人我必须要支持本土电影。香港导演有个幸运的是有些题材国内不通过的话我们可以回到香港拍。

    我现在有一个小成本的题材在跟投资方聊,是讲一个不正确的家庭的片,很边缘人物,但是是黑色喜剧。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人物。

    【香港有很多的星二代演员和导演,怎么看待他们的发展?】
    曾国祥:大家都很努力。我们的第一步的确比较容易,因为认识很多好的导演和制作人,入门容易得多。但是往后就完全要靠自己努力,而且为了证明给别人看你有自己的才华和想法而不是完全靠家里,都比别人还要用功多一点。

    【在电影这条路上除了爸爸之外,受哪位导演的影响最大?】
    曾国祥:如果说启蒙导演肯定是王家卫。90年代是我成长的年代,也是他最活跃的年代。那时候他在华语电影中都是很独立很有自己风格的,在他的电影里我看到的可能性是你可以拍不同的电影。也因为他而开始看很多欧洲电影。

    【私下里他有对你指导过吗?】
    曾国祥:没有,我不认识他本人,只是看他的作品。

    【喜欢什么电影?】
    曾国祥: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影响对我很深。第一次看《十诫》是在一个电影节一口气看完的,很累但是特别爽。也很喜欢哈内克,他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表演上好像没什么在发生,但底下的压力很重,力量很强。

    有部电影是我很喜欢并且时不时还会重新看的,叫《木兰花》,也是汤姆·克鲁斯演得最好的一部戏。

    我喜欢能被人物打动的电影超过类型片。

    【当年怎么跟彭浩翔导演合作的?】
    曾国祥:之前在《大丈夫》里我客串过一天,是有个轨道环摇镜头,我演年轻时候的曾志伟,只有一个镜头。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彭浩翔,只是我爸叫我去拍,拍完就走了,只是一直都觉得这个导演还挺牛逼的,也没有刻意去认识他。后来拍《AV梦工厂》他找到我,大家聊了一下发现喜欢的东西还是挺像的,又都有很顽皮的一面。那部戏合作的很开心,之后他的电影我也多多少少都参与了。

    【《志明与春娇3》还会参与吗?】
    曾国祥:会的,我还是春娇的弟弟。我还跟他说要加我的戏,因为这部戏要在外地拍,我就可以去旅行了。(笑)

    【今后发展会更侧重哪个方面,演员?编剧?导演?】
    曾国祥:肯定还是导演,这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做演员纯粹是个意外,我希望偶尔有好玩的戏还可以去演。
    做导演还是会有品质上的坚持,风格和类型还会多尝试。我没觉得我自己风格很强烈,也想慢慢的摸索,认识自己。


    (有点喜欢这个踏实、努力,有问必答不绕圈子,声音还好听的导演。)

     8 ) 这片子也是烂到极致了【转】

    首先说明一下 这片出自无声的坍塌 我只是转过来
    看了七月与安生,被安利的片子。
    有几点想说的。
    电影乱拍,导演恶意乱搞,故意美化安生。
    开始还有些代入感,直到七月在新婚前夜让家明离开自己,就知道这是导演的矫情。
    很多人说看哭了,但我没啥感觉。眼泪本来就是廉价的东西,煽情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我哭了也不会说它好。

    七月,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安生,在缺爱家庭中长大。

    1. 七月
    对朋友完全的信任和付出,付出到没有了自我,可恨之处。理解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容和忍让,为了友情?但背叛自己的朋友是真朋友?

    2. 安生
    把七月对她的好看做理所应当,七月愿意分享给她是她的幸运,不愿意分享那也是人之常情,她有什么理由责怪七月?她放手家明还变得伟大了?想起那个乞丐的故事,每天都能乞到路人甲10块钱,有一天只有五块,扇了路人一巴掌。
    自欺欺人,考不上好学校还美其名曰不再受约束。过得流浪惨淡叫自由。太假了。
    更可恶的是导演(or编剧),试图美化安生弱者有理的心态,原著是安生对家明各种挑逗,还怀了他的孩子,影片里这些几乎全没了。

    3. 家明
    电影把他演得无辜无个性,现实里怎么可能,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责任感和智商的渣男。

    最后转帖几个知乎上的评论。
    1.菠萝无敌 :
    不知道为啥一面倒的赞扬

    三观奇歪外加恶俗的三角恋意外怀孕剧情

    “乖女孩”和“坏女孩”的刻板描述。

    我抽烟喝酒当果儿睡乐队当小三跳艳舞终日混迹酒吧夜店睡闺密的男朋友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我好好学校好好恋爱勤奋工作最后男友出轨闺密原谅后又逃婚并搞大肚子最后挂掉还把孩子送给闺密养?

    还什么交换生活?明褒实贬,摆明就是说混日子的安生要过的比认真生活的七月要好,安生是玩腻了要安定,而七月是无聊无趣所以需要浪起来模仿安生来获得完满。

    典型的好好学习工作“乖女孩”愚昧单调无聊不如混日子的“坏女孩”精彩丰富有趣,这种存在于广大学渣和艺术生导演专业从业者们的刻板印象与自欺欺人。

    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古人诚不欺我也

    你们感动的时候谁还记得最后安生的未婚夫,那个深深喜欢安生厨艺满满带着眼镜最后却因为未婚妻要养育前任的后代而被因此甩掉的温柔好男人——老赵?

    想安定了就找个好男人嫁了,用不着就挥之即去——好男人挖你家祖坟了?

    2. 张悦Zairy:
    看了影评有好多人说看一半就开始哭才决定要看的,难道只有我一个人 觉得这电影里的三个人都好tm矫情么?男主渣的不要不要的,两女主脑残+巨婊
    同时具备矫情,脑残+婊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只能把自己的人生活成这副德行了

    3. smile:
    不喜欢,哪里是真性情,不至于自怨自艾也是悲情主义,活在阴影之中,真正的快乐的时光很少,放荡不羁,随心所欲,以爱的名义伤害另外两个人,以悲情的角色过活着,博取了一次又一次同情。我无法理解七月与安生之间什么都可以原谅,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友情,无法理解七月内心没有原则的怜悯与原谅,无法理解安生心安理得的窃取插足别人的爱情,无法理解家明的齐人之福。可怜不能成为纵容的理由,或许可恨之人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安生本身所带有的寂寞与孤独不是七月完成的,但是她为了寻求那种温暖与阳光和家明在一起,伤害了七月,当家明和安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依偎的时候,七月在内心不安,在担心为什么家明不回去结婚,他们两个人把七月置于何地,爱吗?或许。当然,一个人的看法和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会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因为朋友的初恋被她最信任的闺蜜抢走,她受得伤害是双重的,至今无法原谅这种事情。

    不应该逃避自己的内心,喜欢就去争取?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我觉得那个不算逃避内心,是知耻明礼,世上男人千千万,何必执着于一个即将结婚的人,更何况,结婚的对象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喜欢就去争取也是要分情况的,宪法还规定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能侵犯他人权利。

     短评

    女生间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爱护,有些东西可以分享但有的东西连碰都别想碰。

    8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在大陆青春片里看到七月与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块银子,对,还不是金子,但是终于不再是夏有乔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来你还在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12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贤者之爱》前传

    15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还行

    1:剧本扎实,结构完整,女性向,那种相爱相杀互生互灭的一体感,表达得很细致;2:周冬雨演得不错啊,马思纯跟高圆圆我有点分不清了,浴室对戏很打动人;3:女性向电影,都感觉男人真是个可有可无的物种,这种蠢物不要也罢!

    20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欢不来。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曾经分不清,谁砸了消防铃、谁喝了雪梨汤,年少让我们不分彼此;后来分太清,谁挂了玉观音、谁写了问候信,爱情让我们分崩离析;终于你和我再无分别,谁生的小姑娘古灵精怪,谁写的故事叫人唏嘘,双生花开在二七,我们对镜映照出了彼此。爱情能否谦让能否分享,爱一个人能否胜过自己,我们还是分不清。

    2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小镇青年将在27岁灵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着。安稳和自由,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二选一,在结构和风格气质上它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努力摆脱窠臼,整体把控得当,生动而洋气,预感会掀起票房小高潮。

    3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彭浩翔想当王家卫,曾国祥想当彭浩翔。整体偏矫情,细节很暧昧,第二次反转毫无必要。始终没想明白三个人撕逼的动机何在。安妮宝贝阿姨还是比其他网络写手多两把刷子,懂得从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关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马思纯(苍老师?)有点惊艳。

    37分钟前
    • m89
    • 还行

    看完电影出来,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看电影,哭得很畅快。两位奉献了自己的最佳状态,特别好,被惊艳到了,预感周会拿奖。有些镜头离演员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尔的生活。最后一个镜头,美得像诗。

    39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最后半小时的反转提半星,把矫情单薄的那几页原著,改成人生观/世界观对称并互换的“双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内地院线难得一见的生动通透的女性电影,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间的震动效应,她们生命的差异、交叠与轮转。虽然MV过多,情节也有俗套,但对情绪和氛围的掌控非常满意。周冬雨、马思纯双双贡献生涯最佳表演。

    4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我是一个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个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结婚生子。于是。我看谁谁是归宿,给我一点安定就好,却仍无家可言。你能飞的时候,却已枷锁深固,勒痕太深,再也无力展翅。人生的许多错过,大抵源于装逼装过。

    44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拍得真好,各种人生的细微、琐碎、随机和注定积攒成一种力量。导演没有放肆情绪的浓烈,反而中和出一种很日常的动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惊艳的一次表演,再次证明了张艺谋是全中国最好的选角导演。必然年度华语十佳。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从问候家明开始,变得有趣了。比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写到电影里,反转再反转还挺好看。性格与身份角色的互换,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戏。当七月与安生在一起,再怎么亲密腻味你都不好察觉这份情谊的特殊与可贵。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拆散,被时空阻隔,你才会发现电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国内地青春片这一类型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还不用翻白眼。

    5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其实可以将两个女孩的螺旋状人生,看作一个女孩精神世界的两面。安稳生活时艳羡流浪,流浪时想念妈妈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断挪步试探男孩的爱,敏感又疏离,辗转几万里,发现只能做到爱自己。这么一来,所有的反转都是内心投下的毒药与饵食,杀哪个留哪个,任随其变。

    59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谢谢编剧 谢谢原作 谢谢导演 谢谢演员 谢谢一切

    1小时前
    • 琦殿
    • 力荐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前半部分的青春戏好过后半部分的苦情戏,音乐略满但细节情绪做得足。国产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痒、无病呻吟,这一部算是惊喜。周冬雨的劲儿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马思纯高圆圆附体、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稳定,除了三个人。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撕逼不见(狗)血,[作]出新境界。有点超出预期了。王菀之和袁咏仪两位演员相当惊艳。影像感和剪辑都好漂亮!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尴尬,如果算作青春爱情题材,应该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会有这样惊艳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伟老师的儿子会把两个妞的墨迹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许伊萌同学,你们一直以来对写故事这件事的态度,得到了回馈;4、推荐去看,希望好片能赚钱。

    1小时前
    • 少言
    • 推荐

    插一句,我小时候是安妮宝贝铁杆级读者,我初二开始在周记本里写绝望小说,一页死三个人那种。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文笔好。啊,果然悲伤是文学的春药🙄

    1小时前
    • bamboo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