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超时空要塞F

    超时空要塞F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08

    主演:中村悠一,远藤绫,中岛爱,坂本真绫 

    导演:河森正治,菊地康仁,阿保孝雄,金泽洪充,政木伸一,间岛崇宽 

    猜你喜欢

    • 更新第22集

      魔王学院的不适合者第二季

    • 全26集

      斯坦·李的超级英雄幼儿园

    • 全12集

      无人能敌

    • 全13集

      战国妖狐救世姐弟篇

    • 全12集

      物理魔法使马修第二季

    • 10集全

      后街女孩

    • 死神:千年血战篇第一季

     剧照

    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1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2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3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4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5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6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16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17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18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19超时空要塞F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从1982年开始放送的电视动画系列『超时空要塞Macross』。『Macross』系列在剧场版和OVA、新番上不断推出新作,是人气不倒的机器人动画名作。『Macross』系列的最新作『MacrossF(Frontier)』将在2008年春天作为电视新番播放。此作为电视系列1995年放送完毕的『Macross7』以来相隔13年之久重回新番荧屏。  MacrossF(Frontier)』的背景是在西历2059年。在『Macross7』的设定14年之后,从『超时空要塞Macross』50年之后的世界。把以银河中心为目标,拥有1000万人居住的宇宙飞船“Macross·Frontier”做为中心展开的新故事。『MacrossF (Frontier)』不用说肯定包含现在为止的所有系列共通的要素:“故事主轴的歌姬”“可变战机”还有“飞行员和女主人公的三角关系”,不过这一次是对比鲜明的二个女主人公——偶像故事和学园故事,加入了许多新的尝试。  故事简介  以银河中心为目标的移民船队 “Macross·Frontier”,近邻的“Macross·Galaxy(银河)”船队出生的偶像歌手,シェリル・ノーム为了举办演唱会来到该舰。シェリル是银河系的流行歌曲排行榜排行上位的骄傲高贵的头号偶像。对那样的シェリル憧憬的少女有那样一位,那个少女的名字叫ランカ・リー。ランカ・リー是一名在中华餐馆打工,非常普通的女子高中生。  她的亲人,只有年纪差别很大的哥哥オズマ一人。オズマ是在特殊军事部队“SMS”所属可变战机部队的精锐飞行员。但是为了妹妹着想的オズマ,隐瞒了自己驾驶这么危险的战斗机上的事情。某一天,ランカ最想去的シェリル的演唱会就要进行。同时,遇到了急忙赶往会场途中的受训飞行员候补的高中生,早乙女アルトと。这时,突然Macross·Frontier与未知的敌人遭遇。而且敌人既不是地球人也不是异星人,而是未知的宇宙生物。新·统合军正在不断被击破。敌人有着威胁新·统合军VF部队的强力攻击能力。宇宙生物侵入了市民们的居住区。为了应对事态发展,オズマ带领SMS的VF-25部队出动了。宇宙生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人类能否度过这个危机……!?

     长篇影评

     1 ) 关于最终话的个人意见。

    完结得无法令人满意,不过我也不认为各大论坛上铺天盖地的声讨和咒骂是合适的。

    在我看来,MF最终话的失败主要在三点:

    一是偏离了超时空要塞系列一向的真实系机器人理念,而大跨步地向超级系机器人风格献媚,我想这也是让诸多M初代及M+老用户难以接受的地方;

    二是过于急促地完结使得河森将几乎可以拍十集的剧本弄到一集中来表现,这样自然就显得拥挤不堪,许多线索开始得莫名其妙,结束得无影无踪,大杂烩赶集的效果就是乱(可参考上一季BONES最后一集),把前面25集所铺垫出来的线索及情感都浪费了(尤其是可怜的眼镜兄在最后一话中被证明死得毫无价值),这可以说是商业化过度的一个恶果;

    三是三角恋变成了3P,且不论是不是为后来的剧场版埋一个伏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剧场版中这个选择还是不会有结果),“你们就是我的双翼”这种话真是太找抽,太把观众当白痴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吧,公主!

    除此之外,我认为最后一话没有太大的问题。画面绝对是上乘,最后几个镜头多美啊。音乐虽然如大家所料成了红白大战(可是只有红组= =),但歌曲大串烧的感觉还是很棒的,没有给系列抹黑,令人热血沸腾。以及,作为25周年纪念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振奋人心的致敬段子,比如阿鲁特那个手势~

    综合来看,说25话烂尾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若前面的剧情烂到令人作呕或者仅是平平无奇,那么这样的结尾可以算是令人满意了;而正是因为前面的精彩,才使我们无法接受结尾的逆袭。

    不管怎样,一个剧场版是无法打发我们的啊!河森你以为老派MACROSS粉丝和新进动画迷们的矛盾是能在一部剧场版中被调和的吗?快快出那第二季吧!越是骂的欢,越是要急切等待新作的出现,我想这就是爱吧。

     2 ) 为《Macross F》撒最后一抔土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即便它最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我都将不厌其烦地在正题前先谈论如何稍微客观一些来评价艺术作品。)



    在观赏艺术作品后,我们总是会不由得产生对作品的看法,并最终得出好与坏的结论。这是文明所赋予人类的一种天性。不同的人会将这种感受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储存起来。评论人会通过报刊杂志发表自己的看法,亲朋好友会根据他的观点推荐或阻止你去看某部作品。而在网络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有能力和权力在各种虚拟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也不再仅仅是推荐或批评,其背后掩藏的真意可能是读者完全无法想象的。但无论评论的形式如何变化,对于读者来说其意义是不变的。从短期来看,评论,尤其是好的评论为我们如何挑选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相对有益的指示。而在更加长远的时间流动中,那些最好的评论则为读者揭示了作品内部存在的各种可能性,让读者对他将接触或已接触的艺术作品产生新的认识,去更好地从中获取艺术给予人的感动。

    毋庸置疑,评论终将走向好的一面。但在现实生活中,评论并不总是能给予人以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无是处的评论在这个世界上随处可见,而那些坏的评论则很可能误导他人采取错误的方式欣赏艺术作品,并最终抹杀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多样诠释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去寻求更好的评论方法。对于动画而言,这也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好的动画评论首先需要摒弃的是个人品味。对于动画作品,所有人都可以发表“我喜欢”或“我讨厌”之类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之后就能马上推导出“这是好动画”和“这是坏动画”。尤其在现如今的日本动画界,以单一元素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让观众做出客观评论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在撰写评论时,好的评论者应当有意识地去寻求一种能够普遍适合各种作品的准则,同时又不至于因为其准则的粗暴单一而损害了作品原有的面貌。

    与个人品味相较而言,评论准则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千奇百怪,并且与个人品味在很多方面牵扯不清。对于科幻片或战争片,有些人可能会以“写实”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射击姿势不对?零分。

    军服细节错误?零分。

    违反XX法则?零分。

    作品不够硬?零分。


    大多数写实主义评论者在运用类似的准则时,常常遗忘了对作品的其它方面进行评论。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的评论准则,即便在某些方面它揭示了作品的部分缺陷。

    而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写实主义反映的是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倾向于使用他们从现实生活或在他们看来可信的艺术体验中得到的经验来对作品进行推测。一旦作品的发展和观众的推测之间的距离达到那个危险值时,观众就会对作品产生恶意。距离越远,恶意越大。但事实上,人类的艺术发展已经证明:作品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体验并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标准,因为好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内部运作规律。正相反,艺术作品的内在运作规律越是背离现实世界,它就更加接近新的艺术体验。只要不违反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对作品的任何使其远离现实世界经验的处理都是允许的,因为这些离经叛道的行为中蕴藏着的很可能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巨大力量。


    基于上述理由,我所追求的评论准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系统性

    所有艺术作品都拥有其形式。对于动画这种复合体艺术而言,其形式又比之其它多数艺术而言更加复杂,这也因此要求我们在评论动画作品时将眼光尽可能放在对作品所有元素的分析上。需要注意的是,形式并不是与内容相对的外在,而是指一个以某种规律运行的的系统。形式就像是我们的身体,从词义上讲它是表面和物化的,但其所蕴含的却是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这个神奇的小宇宙。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在艺术世界里并没有最好的形式,就像人类的躯体并非完美的造物。

    二、复杂性

    复杂并不意味着阻碍。复杂的动画理所应当是好的,但这和难以理解完全是两回事。一部复杂的动画其目的并不是要阻碍观众进入动画,而是要为观众开辟更大的诠释空间,让作品拥有更加长远的观赏寿命。

    三、原创性

    同样,为原创而原创也是不可取的。刻意与别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原创的宗旨,而那些赋予作品新意义的翻拍则常常反映了原创的实质。



    上述三个原则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因为从我观赏动画的经验来看,很少有作品能够同时严格遵循三个准则。在评论作品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于先对作品本身进行细致的观察。

    以《Macross》为例:最简单的评语“这是一部经典的作品”显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这是一部浪漫的太空战争歌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品的特点,但依然不够。“《Macross》不仅仅只有三角恋。对于官方所宣传的‘歌声×可变形战斗机×三角关系’,我们大可把它转化为更加准确的‘文化×战争×爱情’。当这个系统建立起来后,我们才能从作品中发现这三大元素是如何互相作用,进而理解为何我们从中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评论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样的诠释揭示作品的形式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对于Macross系列而言,这个系统就是“文化×战争×爱情”——伟大的三角体系。而《Macross F》之所以被我认为是失败的,正在于它对这个系统的错误理解与表现。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Macross作品的回顾,我将力图去证明这一点。




    《超时空要塞Macross》 & 《超时空要塞Macross 爱还记得吗》


    1982年10月开始放映的《超时空要塞Macross》在当时的日本动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部划时代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当时看来应归结于其敏锐的商业意识:音乐、三角恋、宇宙战争……这三大元素正好迎合了一代日本年轻人的价值观——反抗现实、追求恋爱以及痛恨战争。但如果以动画史的眼光来回顾这部作品的话,我们会很自然地把《Macross》置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次动画浪潮之中:


    以《宇宙战舰大和号》为开端

    以《机动战士高达》为巅峰

    以《超时空要塞Macross》为尾声


    把这三部作品搁在一起绝不仅仅是因为三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事实上,这三部作品间存在着明显的形式复杂化的痕迹。相比之《宇宙战舰大和号》主题的单一性,《机动战士高达》通过吸收过去ROBO动画的优点,把青少年的纯洁和残酷的战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高达式的双线叙事系统,并借此把动画的主题提升到人的进化上去。而《超时空要塞Macross》则在前两部作品的基础上构筑了日本动画史上开一时先河的三角体系,也为这一波动画潮流画下了完美的据点。以《超时空要塞Macross》为标志,日本动画在形式的构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让日本动画最终走向成为普遍艺术的道路。

    回到分析《超时空要塞Macross》的三角体系上来,我们会发现在这部初代作品里,三大元素之间的互相制衡是之后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在爱情元素中,林明美的歌手立场与早濑未沙的军人立场让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在战争元素中,早濑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而明美则是战争胜利的最大功臣;在文化元素中,爱情的失败促成了明美对歌声的最终认识,战争则担负起凸显文化力量的背景作用。但总体上来看,三大元素中战争依然占了上风,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对战争的深恶痛绝,这也是80年代ROBO动画的一条重要脉络。

    通过对三大元素比例的调整,创作者完全可以摆脱系统的束缚,自由地对作品赋予其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意义,以及能够贯穿所有时代的深层意义。在之后的Macross作品里,这个形式上的特点将被充分地利用起来。




    《Macross Plus》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爱情占了主导地位的Macross。

    1994年对于Macross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同时诞生了两部独特的Macross系列作品:《Macross Plus》和《Macross 7》。河森正治不再直接担任作品的监督,而是同时负责两部作品的规划重任,把监督的任务转交给更适合的人。通过互相对比以及对Macross系列的全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河森的制作思路,即之前我提到的对三大元素的调整。初代Macross把战争放在了故事主题的首位,而1994年的这两部作品则体现了另外两大元素的可能性,其中《Macross Plus》负责的就是爱情这个部分。

    相比之初代Macross的平衡性, Plus就有些头重脚轻了。在三大元素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爱情元素的独大,因为整个故事其实就是围绕着三位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来运转的。Plus中既没有明显的战争主题,同时也不提倡音乐的理想主义情怀。Plus的战争是局部的,其中既没有壮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更无对死亡的畏惧与克服。Plus的音乐在历代Macross中其叙事地位也是略显薄弱的,只有一首VOICES可算作是整个故事的线索。

    但这正是《Macross Plus》的可贵之处:讲述了一段属于成年人的爱情。Plus不仅脱离了Macross系列一以贯之的文化主题,甚至是脱离了整个日本动画大环境,因为它第一次在动画里正面展示了爱情荒谬的一面。过去的日本动画总是喜欢宣扬绝对正面的价值观,但Plus不是,它所宣扬的是人生令人绝望悲伤的一面。人生来是自由的,我自由地选择,我的选择铸就我,我的选择令别人不自由,别人的自由束缚我的自由,最终世界是荒谬的,而我要负担起我的责任。而由渡边信一郎担任监督最终被证明是这部动画的最大成因。在日本动画界,你很难再找到一个人比他更会叙述人的孤独与人之间的无法分割。




    《Macross 7》


    《Macross 7》注定要成为日本动画史上最受争议的几部作品之一。因为它太极端,极端到阅历最丰富的动画观众也不一定能够全盘接受。但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Macross 7》对日本动画眼界开阔的贡献绝对难以估量,因为这部作品头一次把视觉艺术从日本动画的王座上拉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音乐。虽然这相较于迪斯尼的《幻想曲》晚了近55年,但对于日本动画而言这依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与双子星《Macross Plus》相比,《Macross 7》在三大元素的调整上更加极端。爱情?战争?在M7里唯一的真理就是音乐。这并非是说爱情和战争被抛弃了,而是它们不再担负表达作品主题和意义的功能。歌声成为表达故事主题“终极的和平,终极的理想主义,终极的文化冲击”的唯一途径。歌声就是文化,歌声就是力量,歌声拯救世界,歌声创造宇宙。主角热气巴萨拉一句“群山,银河,听我唱歌吧!”道尽了整部动画的主题。

    《Macross 7》的极端性集中体现在主人公热气巴萨拉身上。在三角恋体系中,他是当仁不让的绝对核心。表面上看,两男一女的三角恋里,女性理所应当成为三角恋的核心。但在M7里,巴萨拉却反传统地担负起了绝对核心的责任。观众在欣赏动画时可以很明显地注意到,女主角米莲对热气巴萨拉的恋慕从第一集起就从未动摇过,而卡姆林中尉在这种关系中所担负的似乎更近似于一个无害的第三者。在战争中,热气巴萨拉是当仁不让的英雄。无论别人如何批评他的绝对和平主义,他对战争结束的巨大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我们可以断言:这就是一场个人与整个世界的斗争,最终他胜利了。至于文化元素里他更是绝对的唯一存在。林明美用歌声让杰特拉帝人回忆起文化的可贵,而热气巴萨拉则更进一步:他用歌声征服的是原始恶魔,一种没有文化基础,象征着宇宙中不可解反生命力量的物种。从文化冲击这个主题上讲,M7所取得的成就更在初代Macross之上。

    和如今大红大紫的渡边信一郎不同,M7的监督アミノテツロー在中国观众群里可能鲜有人知,这也反映了1994年两部Macross在中国得到的不同评价。但就M7这部作品而言,アミノテツロー的价值可能要更胜于渡边信一郎之于《Macross Plus》。在1993年由他监督的《疾风无敌银堡垒》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作品里与M7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那种义无反顾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特质是河森正治所不具备的。

    1994年毫无疑问是属于Macross的一年,但并不是河森正治的一年。河森正治背负了本不属于他的盛名,这也直接导致他在日后的创作生涯中时时求新求变却又处处受制于人。




    《Macross F》


    在进入最后的正题前,我还得再谈谈《Macross Zero》。

    2002年发售的OVA《Macross Zero》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Macross系列的正统续作,因为这部作品实质上已经放弃了过去三角体系中的三大元素。从形式上讲,“歌声×可变形战斗机×三角关系”依然存在,但这三者已经不能等同于“文化×战争×爱情”。或者应该这样说:这里的“文化×战争×爱情”是狭义的“文化×战争×爱情”,其意义和之前的Macross截然不同。在1994年那两部划时代的Macross后,原有的三角体系已经失去了继续调整的余地,创造新的三角体系势在必行。标题中的Zero现在看来,似乎也有“一切归零”的意思在里面。河森正治选择通过古文明这一点入手,其结果毁誉参半,Macross的江湖地位也随之日趋下滑。

    于是后来者《Macross F》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从商业成绩上来讲, MF绝对不能失败,因此重复ZERO的路线显然行不通。但从Macross这个系列的特点上看,可供河森调整的空间又不是特别多,导致最后只能稳妥起见走三元素平衡的路线。


    那么问题来了:河森正治有这个能力吗?

    答案是,他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合适的环境。


    初代Macross在一定程度上是平衡的,但其首要条件是有充足的空间供剧本精心安排三大元素的关系。以MF仅仅25话的长度来看,在空间上就相当捉襟见肘。而《爱,还记得吗》中河森正治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他并没有那种在针尖上起舞的本事。错误的制作思路直接导致河森无法在有限的空间里为作品制订明确合适的主题。而主题的模糊化,反过来又让三大元素的安排显得无所适从,结果导致整部作品形式分裂,主题也显得混乱而模糊。

    形式分裂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元素本身的失败。MF的三大元素里爱情是描绘最失败的一个,因为这里几乎就不存在可以成立的三角恋。无论从外貌、性格还是行为上,兰卡都很难直接给观众以“恋人”的形象,这与“女王”雪露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兰卡的尴尬情况其实非常类似于M7里的米莲,但是后者是有意为之,而前者则是混乱制作思路和商业利益的混合产物。这种混乱取向的直接反应就是老观众对兰卡这个人物的普遍不满(比如部分中文论坛曾盛行一时的“绿毛必须死”)。

    战争和文化同样是MF的败笔。MF里Vajra和M7里的原始恶魔极其相似,但昆虫生命体这个特征让Vajra更近似于天灾而不是敌人,于是战争本身也就无从谈起。文化元素方面河森虽然也有意识地引入了负面歌声这种脱离Macross系列传统的设定,但他对原始文明题材的过分执着导致主题模糊不清,于是对文化的探讨也就只能是蜻蜓点水了。另外不客气地说一句:菅野洋子的配乐虽然还说得过去,但在Macross系列里恐怕还是只能去争倒数一二的位置。作为Macross系列用以传递“文化冲击”理念的最重要工具,菅野的配乐只能说在商业上成功了,和故事本身却是严重脱节的。


    (其实也不能全怪菅野,毕竟作品本身就没个主题,再好的配乐遇见这种事儿也是没辙。)


    2010年的《Macross F:虚空歌姬》无疑是一次河森正治对TV版失败的全面反思。但这次调整显然也不怎么成功,形式上的错误并不是小修小补就能纠正的。Macross要想重复上世纪的辉煌,恐怕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流行歌手,而是一批足以担当重任的年轻动画人。而作为这个系列现在当仁不让的核心,河森正治也必须尽快调整制作思路,以证明自己当初不是跟着其它人打酱油的。

     3 ) 星间飞行,兰卡李,绿毛

    星间飞行入坑,五刷全为兰卡。

    唯一遗憾是有人和兰卡在广场的一系列互动,包括纸飞机,温暖色调的场景,最给我青涩初恋的感觉,可是这俩人却没成。

    和男人一样,女孩也是从稚嫩到成熟,从一无所有到名利双收,可能现实里害羞稚嫩的小女孩也拼不过事业成功主动进攻的御姐吧。

    有人生日那天放弃她的手作小飞机饼干而去赴大明星的飞行之约,兰卡还能重振旗鼓飞往战场将一首星间飞行当做礼物亲自送达……

    作为女性观众,我十分喜爱兰卡这个角色,很有共鸣,顺便反驳一下女汉子都喜欢雪露的言论。(雪露的媚宅行为看着实在不爽,她俩的歌也都有中毒循环的有感觉一般的,她和兰卡百合的话似乎也不错?有人已无力吐槽)另外骨科晚期的我在本番感受最深的还是有人和兰卡这对,错过的初恋,像一条和明美一样,遗憾而美好。(果然哦尼酱才是真爱)

    说下cv,中岛爱某些配音不自然大家都懂,可她纯净的声音确实令我着迷,感觉正是这样的她才能配出青涩可爱的兰卡。

    由此兰卡的歌曲也是十分纯净的声音,首先当然必说《星间飞行》,多少人不看番也知道的神曲,兰卡在战场上传达的元气与心意,歌词有点伤感又浪漫,令人向往银河宇宙;《Aimo》,虫族的爱之歌,多次重复播放也挡不住的神曲调,正搭配兰卡的自然空灵纯净嗓音;《猫咪日记》,兰卡做生日礼物小饼干的ed,推销工作人群一撇的哥哥,虐……;《苍之以太》,无法被理解的世界爱,告别之歌;《彩虹熊熊》,大舞台勇气之歌;《胡萝卜love you yeah》,被各种恶搞的人生 is over……另外,私以为兰卡翻唱的《我的男朋友是飞行员》《可曾记得爱》《What' about my star》和《钻石裂痕》不说超越原版,也是韵味十足。

    总之,我就是沉迷兰卡这个角色,节目被抢、被爽约、难过了还要被元凶强制唱歌、被人类不理解当叛徒……超心疼她的,好在还有两个好哥哥和亲友粉丝小虫子们爱她。

    另外,9102年了,还请各位角色黑理智点,放过我家小绿毛,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各自为自家打call就好,又是比较又是黑角色只能说尽显你党素质。

    说起来最近歌马兰卡还在不断出新歌啊,能看到蹦蹦跳跳的兰卡真开心,就是服装好难攒……

    最后,兰卡超可爱!永远是我最喜欢的little queen!今后也会一直为兰卡酱应援!kira~⭐

     4 ) Macross系列回顾之旅5

    这篇其实已经不是回顾了,我以前并没有看过F,到现在这把年纪来看一部10年前的TV动画,没有情怀没有共鸣,评价确实是高不起来的,这句话先说清楚。但是!我自问很努力的客观了,表现在,我在三星和四星上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给不了四星,及格分不能再多,原因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为商业化毫无底线,完全无视动画也是一种创作。(我就不说是艺术了,拔太高不合适。)而之所以还可以留在及格分,是因为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商业化是无奈之举,市场的锅,不能因此太苛责制作组(但不管谁的锅,成品质量是客观现实)。

    先不说剧情,先说我在前几话是怎么差点被劝退的:因为无下限卖肉。每话不是在衣服,就是在洗澡,一次不够至少来个两三次;舞台上衣着暴露合理合理地卖,日常私服也要露半个胸完全不顾合理性;女主角要卖,女主的朋友要卖,反派boss要卖,男主长那么美不卖浪费了,甚至连包子都要卖!真是用生命在卖肉,作为一个女性观众,切身感到了生理上的厌恶。要不是后面剧情正常化,至少不那么恶意卖肉了,会真的看不完。

    然后是恶意挑动党争。三角恋有党争是正常的,没有才奇怪,但恶意挑动是有害的,害处不在于看片必须关弹幕,而在于导致出于风暴中心的男主行为完全没有逻辑了,继前十几话差点被卖肉劝退,中间好不容易借队长热血冲锋和米歇尔壮烈拉回好感度,后面几话在女王线和绿毛线之间生硬跳来跳去的剧情几乎又要把人逼疯,根本不能理解男主在想些什么,完全是为走剧情而走剧情,每个选择都可以让人疯狂吐槽,最后还有翅膀神句,还好很快就完结了,否则又要劝退。你看初代,刨掉战后情节,一条辉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战后确实渣了),心理变化是清晰可见的。那公主呢,对两个女主是怎么个心理变化,原因在哪里?都没有啊!这里要说,河森毕竟还是这个系列亲生的爹,不忍心这么糟蹋自己的娃,剧场版河森自己挂在编剧位子上之后(TV版只有story构成,显然只是参与了一些故事框架),感情线通过取舍而变清晰了,公主的行动有明显驱动原因了,不管选择好不好吧,至少有合理性了。

    再有一点就是强行卖情怀,本来大家是喜闻乐见的,但因为冷饭太多了,会让人觉得怎么又是这一套。三角关系基础人设完全复刻初代,有几个桥段都是完全一样的,什么战场捡飞机啊,什么为保护女主参军啊,什么女主成名后忙得顾不上啊,什么我不想唱啊,什么和另一个女主从互相看不顺眼到暧昧不清啊,真的并不想重新看新人重新演一遍初代啊;梗上,有娘娘,有骷髅小队(也不解释骷髅小队怎么会变成佣兵编制的),有天顶星人司令和捣乱的金正二代(居然还有参谋,参谋明明在7船团,硬吃设定啊);拍zero,在新篇世界里翻拍旧作故事这个梗7已经玩过了,还比F玩得收敛一点;也就队长那集上巴神的歌还做得高明一些,新情节和老歌结合得比较好,确实热血起来了(然而后面又再炒同一盘冷饭……)。其实系列作品卖情怀是很正常的,没有大家反而会失望,但是太强行并且密度太高,就好像硬塞给你吃一样,在跟你说:你不是要吃吗,给你吃!快吃!这和卖肉其实是一个毛病,由于制作者水平所限,只会机械堆积有商业卖点的元素,强行让观众高潮,反而造成逆反感(稍微扯远一点,这个问题让我想到正义联盟,那片是怎么拍崩的,就是同样的原因,你看正义联盟票房多少,可见并不是堆商业元素就能堆出商业成功的)。至于剧场最后勇出来的3秒钟,这倒不是卖情怀了,是卖玩具,确实有非常实际而无奈的版权纠纷问题,反而还比较能够理解。

    剧情多不做分析了,由于前期强行后期强行党争,留给干货剧情的时间真的不多,与其说是单薄不如说是仓促,亮点还是有的,甚至可以说不少,配角出彩其实挺多的,配角带动情节的时候(队长、米歇尔、舰长)情节都流畅而激动人心,然而一到走主角情节……这叫什么事……但我真正要吐槽的点在于:幕后黑手啊,阴谋论啊,精神控制啊,实在太老套了,整个故事框架太泯然众人了,和整个系列前面几部一比,太不macross了。

    也不太想分析人物,实在是没法分析,怎么分析,要先把“这里是硬性呼应旧作桥段”、“那里是强行为党争服务”、“这里是为了维持三角平衡强行加的”这些都踢掉,但踢完就没啦,两个女主在TV和剧场完全是不同的角色,女王改了背景,绿毛连性格都不一样了,而公主的设定、动机,都不说感情线了,事业线上为什么成为飞行员,对歌舞伎身份的认同或反抗,TV几乎没有时间去讲,剧场也没能彻底讲明白(好歹讲了,又是这句话河森亲爹毕竟是亲爹),主创的意思似乎是想说作为天生的表演者,完全抗拒歌舞伎身份是没有必要的,但又说不清怎么达到自我和解;对飞行,好像又介于天然的向往和由于反抗固有命运而逃到飞行员的角色里这两者之间搅和不清,剧场决战时想强行用飞行之舞去结合两者但又处理得生硬,最后还是一团乱麻。抛开zero(zero几乎没谈男主动机,男主全程基本是被动的),系列前几作主角行动都是逻辑自洽的,一条辉基于保护明美的立场参军,逐渐成长为为守护和平和地球而战的成熟军人;巴神怀着以音乐与世界沟通,带给世间万物感动的理想并贯穿始终;同样是飞翔的梦,勇的飞行如此纯粹而执着,所以才能在莎朗的洗脑歌声中清醒到最后。相比之下,公主好像始终没找到自我,还在为反抗而反抗的阶段,这就比较尴尬了。其实如果真的讨论不清这种问题,还不如向zero一样干脆别扯这些了,设置一个相对简单的性格呢(zero其实也不行……算了,不说了……)。

    吐槽果然是比较容易吐得多啊,都大段大段的……虽然槽点那么多,F总体还是及格线以上的,卖肉卖情怀毕竟还是卖出了钱的,看看剧场版这华丽程度……音乐其实也是好的,洋子阿姨真大神,分别给两个女主写的歌都是最合适的,扬长避短,然而,你强行让她们串着唱,或者唱前作老歌,就比较车祸现场……可曾记得爱已经不太合适了(这歌有点伤感的调调,中岛当时的声线和技巧都还不到位,到剧场重新唱效果就好很多),FB7最后唱巴神的歌……真是彻底体现了什么叫徒具形式……后面还接福山大叔的新歌……制作组真的不是故意黑嘛?这真不怪歌手,你让福山叔唱aimo也会车祸现场的,一切都是有适合不适合的好嘛。嗯?怎么又在吐槽了?不说了,转战三角,目测会很艰难……

     5 ) Untitled

    应该说还是一部有点与众不同的作品的。

    1.一开始几集的最大印象是,战斗的表现形式很特别,战斗经常和歌曲是同步进行的,明明是很严酷的战争却让人看得觉得似乎不是那么严酷了。这种live和战斗画面交织在一起在视听体验上也是非常新鲜又独特的。一直到最后一集,双歌姬的完全不算燃系的歌曲不断交错,加上那战斗画面,竟然莫名的让我觉得燃了,真的是不可思议。不禁对监督有点佩服了。

    2.继续看着,开始意识到双女主喜欢同一个男主的虽然看上去很狗血的设定,但实际上和时下满天飞的狗血后宫剧的感觉挺不一样。

    一方面aruto这个人应该说还是非常正经地,另外觉得对aruto的迟钝刻画也不是那么频繁,也就让人不会那么讨厌他了,动漫里俗话说得好,迟钝也是一种罪嘛,过于迟钝的角色尤其容易让人讨厌从而变得狗血,macross这点没有随大流。

    另外本片很难得地花了些时间描写了情敌间的无可奈何的醋意和失落,而不是狗血又贱的几个女的比较开心地围着男主转。这种比较真实的心理也给本片加了几分不同感觉。其实一开始看着绿毛事业感情双不顺利的样子,我很同情的,本片让我真心第一次开始觉得【受欢迎是罪】啊!

    总之,是非常正经地在讲述主人公之间纠结的感情问题的,但篇幅又控制得好,有战斗又感情有梦想有家族有世界观,狗血之感就又少了几分。

    3.女王这角色在一开始有不少的负面描写,比如傲慢,比如故意让绿毛吃醋之类的。加上故事流动,一开始往往容易同情绿毛讨厌女王,后面则又很有可能反过来。再后来又给女王洗白。作为观众自己的心情还是有点微妙的。
    真设定很容易让观众在女主喜好方面完全分成两派对战嘛~
    这种有爱又恨的感觉也许容易激发更多的粉丝们的讨论吧。编剧真有一手的!
    不过结局还是乐观的,aruto的变成我的翅膀吧的台词更是成为了经典,造就了这部星级双飞orz。也许粉丝们又会言归和好吧(笑

    4.音乐在本片是那么多重要……歌曲虽然不能说超多但也绝对不少了。第一反应是周边一定会卖的很爽吧……看完后觉得小遗憾的地方时,歌姬的歌太醒目了,以至于ost什么的看完后都没啥印象。一般一部有点战争题材的片子,斗争时的bgm是比较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甚至成为标志性bgm的。比如空之境界,比如天元突破,等等,但是本片大部分战斗都是在歌姬的歌曲下渡过的……就更加让本片的bgm显得暗淡了。
    本片的bgm音乐担当还是比较有名的菅野洋子,个人觉得真是有点浪费了!

     6 ) 在16集放出前统计下女王VSLOLI的支持者

    支持女王者 请打 1
    支持loli者 请打 2
    支持通吃者 请打 3

    偶自己先回复 3 囧了

     7 ) 看了剧透最后结局后为兰卡的一点遗憾

    让我等了3年的迟到结局 看了剧透贴 谜底终于揭开 其实这种时候 很多已经不重要了

    我等的只是一个官方结局 但是心中早有了感受



    女王的爱 几乎是每个人可以梦想的完美

    是的 这样的一个女人 要是哪个男人不爱 那个男人铁定有问题

    哪怕一个男人是萝莉控 在女王和兰卡之间 恐怕也会选择女王 这个是客观事实

    除非这个男人是变态萝莉控

    可是 公主是个正常男人 所以 他会选择女王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 为什么我会为兰卡感到遗憾呢?

    因为兰卡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生

    真的 她不是女王 她还在成长 她还是个孩子

    她的喜欢是那么单纯 一个眼神就会脸红心跳

    这种单纯或许会被很多人所不齿 所忽视 可是很真实 很美好

    一个怀春的少女 害羞着不敢表达 默默地关注只那一个人 会为一条简单的短信兴奋半天 也会因为一个失约失落半天 这种纯情 我找不到不喜欢的理由

    我很欣赏女王也很喜欢她 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喜欢女王就去否定兰卡

    这会一个笑话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必然会经历兰卡的青葱岁月

    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女王

    更多的人是变成一个普通人 芸芸众生 平淡地活着

    没错 公主最后是选择了女王 女王在这场爱情角逐中足够勇敢赢得了公主更赢得了观众们的爱

    可是 这无法磨灭兰卡的光彩

    她太普通了 所以总是被忽视 鼓足勇气踏出了小小的一步 也会被笑话

    但是这又怎样?

    她去爱过 即使失败 即使她做得还不够 即使她自身魅力不及女王

    她会成长 她失去了一场初恋的爱 她在伤痛中成长

    看到很多人都说她笼罩在主角的光环下的幸运

    可是扪心自问 我们每个人不也是在这些伤痛中成长过吗?

    我们不也曾幼稚过吗?

    又有谁能够天生就如同女王般光彩四射?

    女王也经历过成长 而且更伤痛 所以历练出如斯光芒

    兰卡值得被喜欢 看着她就仿佛看见了自己

    那个偷偷暗恋着某位校草?偷偷关注他的所有 看着他身边一个个美丽的女孩

    然后呢?这样的感情就应该被嘲笑吗?

    那么嘲笑的人才是最可笑的!

    公主做出了忠诚于心的正常选择

    如果河森编出他选择兰卡 那大概就要变成NC中国电视剧编剧了 幸好他是正确的

    留个中庸点的也不错 否则这不管对谁都太残忍

    当年林明美真是切肤之痛啊!

    这样暧昧不明也不错

    失去爱情的得到生活 得到爱情的失去生活

    一碗水端平 但是无法成为经典

    林明美因为不会爱 失去爱 所以成为永恒

    兰卡因为第一次爱 失去爱 离永恒差一点

    如果河森索性心狠一点 兰卡独自离去……

    貌似也缺少林明美的人气……

    没办法 人们更喜欢一个完美的巨星 而不是一个有缺点 但是真实可爱的普通人

    献给兰卡 很遗憾 但是相信她会走出这一段人生

    下一次遇到爱的时候 会更成熟 勇敢爱 不再放手

    事实上 只要对手不是女王如此强大 兰卡还是很可爱的

    于是 胡言乱语了一堆感想 = =

     8 ) 永遠的銀河歌姬,永遠的雪莉露(Sheryl Nome)

    因爲一開始便被Ranka的綠毛loli設定外加男主角的馬尾樣雷到了,所以Macross F是最近因爲打發時間才集中看完的。
    Alto同學的立場搖擺不定優柔寡斷被我BS了一遍又一遍,Ranka同學無論是頭髮顔色還是其行事處事的思維方法也始終讓我忿忿到内傷。
    只有女王是越看越順眼。
    想來假如這動畫中的三個主角都不和我胃口,我還看它幹嘛?

    Sheryl初次登場時,其實給自己留下的印象並不好。
    怎麽說呢,就是一個被驕縱慣了的偶像歌手。實力強是不能否認的,但從言語中流露的傲慢讓人難以接近。
    因爲給自己演唱會表演的是在校學生而不高興,因爲害怕非專業人士的表演會搞砸演唱會,因而取消了Alto的難度飛行動作。
    看的時候就在想啊,Sheryl果然是女王啊。只不過這樣冷冰冰高高在上的女王,不那麽討人喜歡。
    不排除Alto被取消了螺旋上升飛行動作而產生的小鬱悶,再加上Sheryl不顧歌迷選擇離開的行爲,Alto同學跑去質問Sheryl。
    Sheryl一幅“你又懂什麽”的樣子,讓Alto繼續怨念,也讓我看到了Sheryl性格中應有的未知數。
    沒有經歷過什麽的人,是不會做出這樣的表情說出這樣的話的。
    年紀輕輕的Sheryl,必定是有著不同尋常的過去的。

    我就從這裡開始關注她。

    Macross系列,哦,也許該說是動漫中,總是喜歡用三角情節來充實劇情。我們對此不滿,甚至還為自己喜歡的角色忿忿不平,卻始終要繼續看下去,還看得津津有味。
    Ranka開始踏上自己的歌手之路,Alto也為自己的飛行員之夢而努力。
    如果時間能始終停留在這裡該有多好,恰如人生初相見,三人之間只有友情沒有愛情。
    終究便只是我的幻想。

    絕大部分三角戀情會讓女生覺得難受的原因之一是男生的遲鈍,或許是不拿曖昧當回事情,或許是潛意識裏還有點喜歡這樣[和你也好,和她也好]的不明不白的關係。
    要生氣的話,也只能怪自己喜歡上了這種傢伙。
    隨著三個人的相互了解,Sheryl和Ranka也不由自主地開始爲了愛情而心傷。
    Sheryl那個絕對認真卻讓Alto認爲什麽都不是的吻,Ranka那個機緣巧合包含情感的劇中之吻。
    除去遲鈍的男主角,任何人都看得清晰明了。

    Sheryl的病情是預料之外的設定。看到的時候有多麽心痛已經濟不清楚了,但回想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Sheryl這個形象更加完美,完成真正的從銀河妖精到銀河歌姬的轉變。不是因爲歌聲中具有的能力,而是人在這種極端情況下體現出來的生命的頑強和韌度。

    女王被瘧的很慘,而Alto在一旁卻始終遲鈍。直到Ranka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的男主角才真正開始考慮自己的真正的願望。
    從第7集等到現在的24集,終于等來了Alto君的堅定眼神。
    24話,女王黨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縱使死亡在前面招手,縱使銀河歌姬的舞臺只有一話而已。

    Ranka和Sheryl的歌聲在戰場響起,一個是被利用了的渴望和平的《可曾記得愛》,一個是爲了自己的夢想和所愛的人,燃燒生命最後的輝煌的《射手座·午後九時》。戰火硝煙中,不爭氣的男主角座機被擊中爆炸,火花絢爛。

    看到有人說,這依舊是讓女王黨糾結萬分的一話。
    我卻覺得很好。
    我寧可女王歷盡磨難千瘡百孔展現生命最後的美麗,也不想她一切順利一帆風順最終平淡無奇。

    死亡鐮刀下的女王才是永遠的銀河歌姬,永遠的雪莉露。

    from: http://kanda.blog.shinobi.jp/Entry/271

     短评

    太棒了~~~

    8分钟前
    • 黑夜
    • 力荐

    如果单凭这狗血的剧情也就50分,制作精良和音乐+30分。

    9分钟前
    • 个别人
    • 推荐

    槽点都吐在我心里了妈的……

    11分钟前
    • 竹或子
    • 推荐

    GL和BL才是正牌CP。

    13分钟前
    • 水杯
    • 还行

    终于听到那句经典的“你们都是我的翅膀了”。。。我能看完都是为了雪露女王,剩下的都是垃圾。

    14分钟前
    • ParasItE
    • 还行

    差一口气

    17分钟前
    • 大刚
    • 推荐

    从一些细节看原本河森是想把F和Zero联系起来的,雪莉和Zero的莎拉·诺姆、玛奥·诺姆有着相同的姓氏,按年表来看玛奥在F里的大约65左右,雪露17,那应该就是孙女…另外兰卡和友人在剧情中拍的电影也是《Zero》的翻拍,由子孙翻拍长辈的电影早在M7里就有出现,还有兰卡的妈妈正是当年玛奥研究V毒的助手

    18分钟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还行

    剧情掉渣,华丽无敌,果然是河森正治的最大特点。不愧是神棍。请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2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河森你个神棍!

    26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力荐

    过去觉得女主烦,等到两个女主跑出来。我就想干脆你们互相骚扰吧……把蹭得累Alto姬赐予Michael娘娘吧,后来看到娘娘领便当了,就想正好!有痣青年Leon也有不少戏份,虽然那对手戏真是称不上对手戏……但是这样女主对我的伤害就大大减小了。我是如此地淡定看完了全部。CP即TAG

    28分钟前
    • 神楽茄子
    • 力荐

    最后两集热血到爆啊!俩女主争风吃醋的戏很好看。。

    29分钟前
    • 东村少年
    • 推荐

    34分钟前
    • Jin
    • 推荐

    37分钟前
    • woweike
    • 力荐

    只给音乐的分

    38分钟前
    • Létranger
    • 推荐

    还是值得一看的,我觉得已经很用心了,就是收尾过于仓促

    42分钟前
    • Skybow
    • 推荐

    给画面和音乐,剧情无视……

    45分钟前
    • ample
    • 还行

    情节真的不一般狗血,画面还是不错的

    50分钟前
    • 小肥啾~
    • 还行

    最后一集看着挺过瘾的

    52分钟前
    • 避开目光
    • 推荐

    一直忍到到最后一集,当绿毛一巴掌打到女王脸上时,我拍桌了

    57分钟前
    • kathyy
    • 推荐

    把我雷得焦干。 何森 你强。

    58分钟前
    • Marcela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