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隐秘的角落

    隐秘的角落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史彭元,王圣迪,张颂文,刘琳,芦芳生,李梦,黄米依,李俊霆,穆丽燕,林鹏,陈朵怡,赵晖,刘妍,任洛敏,刘晨霞 

    导演:辛爽 

    猜你喜欢

    • 第42集完结

      和平饭店

    • 第06集

      孤战迷城

    • 第13集

      执行法官

    • 第24集

      颜心记

    • 第49集

      战狼·战狼

    • 第06集

      上有老下有小

    • 第30集

      金庸武侠世界2024

    • 第42集

      但愿人长久

     剧照

    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3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4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5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7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8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9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改编自紫金陈推理小说《坏小孩》 ,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他们的冒险也由此展开。扑朔迷离的案情,将几个家庭裹挟其中,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长篇影评

     1 ) 是怎样的剧集,才能吸引到秦昊、王景春、张颂文?

    恭喜《隐秘的角落》开分9.0,也算是我意料之中的结果。

    前段时间,看到微博刷屏的“海边大片”系列照片,就对这部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够更好的追剧,我特地在前两天把原著《坏小孩》给看了。因为情节性很强,反转也多,所以厚厚一本书拿起基本上就放不下,一气看完。

    《隐秘的角落》一开场就是一桩高能的凶杀案,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将岳父岳母从景区山上推了下去,却伪装成意外坠崖……

    这段情节和原著里一致,原著里也是先写这场“‘意外’的谋杀”。接着才开始回溯朱朝阳与严良、普普的相遇。三个小伙伴在得到了旧相机之后,商量去景区玩耍,谁知“一不小心”偶然用相机记录下了张东升的谋杀事件。

    第一集结尾,两条故事线就这样并到了一起。

    虽然看过原著,知道故事大概的走向,也很好奇影视化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改编。但是我没有想到,导演会这么“玩”。明明这些情节仅仅是这部剧的第一集,却拍得像一部完整的电影一样,开场是凶杀,中间是各个人物出场与相关信息的铺陈,结尾是相机中的凶杀重现,首尾呼应。

    而到了第二集,剧情虽然延续了上一集,但从张东升在警局的口供开始,再到朱晶晶的坠楼结束,又完整得像是另一场电影(我尽量不做过多的剧透)……

    说实话,看原著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这个小说如何能够合理地影视化?因为种种原因,有很多故事都不能够得以完全还原,有很多剧情节点都需要再次丰富,甚至有很多情节都需要重新进行设置。

    看了前两集,忍不住想说,编剧确实在有限的空间里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以不夸张地讲,这个剧给了很多推理小说一个改编的范例——在原著的故事性足够强的情况下,在改编的时候就更要侧重人物逻辑的梳理,还有人性深处的挖掘和展现。

    剧集将故事设定在千禧年前后,配合着湛江小城的古朴、潮湿和闷热,整个画面的质感有一种轻微的怀旧感,整体风格偏文艺,但因为种种年代感细节的体现,又显得很生活化。

    这些地域性的元素,都是在原著里不存在的,编剧和导演在剧版里加入了这些元素,读过原著的我们看起来却又觉得很合适,并不会觉得违和。

    第一集,就通过一些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镜头、一点细节,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给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和妻子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但依然努力想要维系。秦昊的眼神处理真的每一帧都是戏。

    去妻子亲戚家吃酒席,被岳父说迟到要罚酒时候的眼神;被亲戚小看之后在洗手间洗脸后抬头的眼神;杀人之后洗完澡,戴上假发的眼神… …假发这个造型的设计也特别好,瞬间就把这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阴暗面的人物很巧妙地还原到了我们面前。

    当然,最绝的应该是杀岳父岳母前和他们在半山腰那段对话时候的眼神。一旦get到了他眼神里看似漫不经心的细微变化,你就能读懂他心中的杀机一步步浮现的过程了。

    饰演警察陈冠声的王景春目前戏份还不多,但是有些细节把握得特别好。比如在小卖部发现了少年严良,是拿冰汽水冰额头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严良的声音。这个动作真的太生活化了,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最近这段时间。

    张颂文演的朱永平见儿子那段戏非常精彩,从赌博到炫耀儿子再到有意和儿子拉近距离然后接了妻子的电话就立刻变了脸色……一气呵成,一个离婚后无法一碗水端平的懦弱父亲角色就这样跃然荧屏。

    当然,有些看过原著的同学可能会觉得,目前为止,朱永平这个角色和原著里的人物设定不太一样。虽然被现在的妻子管得很严,但在剧中,无论是从眼神、动作还是语气来看,朱永平对儿子朱朝阳的感受还是很在乎的。相比之下,在原著里呈现出来的父亲角色对待儿子会更淡漠、更绝情一些。

    但作为看过原著的人,觉得剧里这种设定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朱永平在剧中的性格特色其实更贴近真实生活中我们对“妻管严”“二婚中年男子”的印象。另外,我相信这样在朱晶晶坠亡之后,朱永平这个角色会有更加立体、多面的呈现。

    李梦饰演的王瑶目前也只有一场戏,但是台词句句是刀子,语气也把控得特别好。她对待朱朝阳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基本还原了原著里的角色,也是真的让人厌恶。

    刘琳饰演的周春红,在学校那场戏我也觉得超级好。实力派的演员就是稳,和老师说台词时候的分寸感拿捏,你能够从简单的台词中看出这个妈妈个性中的偏颇,也能意识到她对孩子畸形的爱,以及对教育偏执的理解……

    整整两集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一个废镜头,没有一句废台词。

    我最初看到这样的演员阵容时还在想,到底是怎样的剧集能够吸引到秦昊、王景春、张颂文、李梦……这些电影咖?看了前两集,我算是明白了。演这样的人物,放在这样的故事里,确实过瘾啊!

    从整个剧的剧情来说,紫金陈的原著,人物是跟着案件走的,所以很多时候事件发生了,你会有一种猝不及防感。我当时就想,如果要改编成剧集,除了丰富人物,情感铺陈的丰富向也要做好。《隐秘的角落》看来确实是做到了。

    叙事的节奏特别好,丰富了很多情节,同时该悬疑的时候悬疑,该交待的地方又有交待,该戛然而止时就戛然而止,绝不拖沓。比如第二集最后,在原著中这里是顺叙的,但到了剧中,这里来了一个猛的暂停,设置了一个悬念,谁也不知道凶案怎么就突然发生了、又是如何发生的?这样一来,就能吸引观众继续看第三集。

    不仅如此,在交待基本案件和剧情的同时,三个少年的情感铺陈也顾到了。在第一集最后,周春红和儿子朱朝阳说晚上不回来了,朱朝阳迫不及待挂上电话,就赶紧冲出门去寻找他的两个小伙伴严良和普普。在学校因为成绩太好而遭到霸凌的他,好不容易有了两个交心的好友,他当然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多呆一段时间。

    在这个地方,镜头的处理也很让人代入。镜头直接追着朱朝阳跑,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贴切加持,那种少年内心的渴切几乎溢出了屏幕,让人感动不已。

    通过这样的镜头与背景音乐,使得三位少年的友谊得到了很好的铺垫。而只有这里让我们感动了,后面更多的戏剧冲突才能真正成立。

    我看原著的时候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三个小演员的人选,尤其是三人之中性格最为复杂的朱朝阳。结果当我看到是由荣梓杉来演朱朝阳,我突然就放心了。因为他是《山河故人》里跟赵涛对戏都很棒的小戏精呀。

    从前两集呈现的效果来看,荣梓杉果然演得很好,目前每场戏都很稳。当然,这个角色也被改编得更加丰富了,比如他灵机一动,把要带出去给严良、普普的东西装进黑色垃圾袋,然后跟妈妈说出去扔垃圾这个细节,作为观众就立刻明白了他是一个既聪明、又缜密的小孩。这样的细节,比拍他考了多少一百分都更有说服力。

    另外两个小演员史彭元和王圣迪演得也很好。尤其是史彭元,原著中这个角色其实是有些单一的,但是史彭元带给了这个角色更多的复杂性。

    而王圣迪的普普一开始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但后来发现,其实是我因为原著而“脸谱化”了这个角色。当你看到第二集的时候,你会和我一样,慢慢发现这个普普原来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她的个性是剥洋葱般的,一层一层展现出来的。她有足够的机敏,但内心深处也有很脆弱的地方,她对待朱朝阳和严良有一种报恩似的温柔与善良。

    而这些多面性,都是在原著中不存在,是被重新赋予在普普这个角色当中的。

    看得出,《隐秘的角落》是要努力在人性和社会性上下功夫。

    现实中一个凶案的发生,一定不是简单的“好人被坏人所害”,“坏人丧心病狂、好人无辜蒙冤”之类的情节,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脉络走向,其中甚至掺杂着宿命与意外的双重影响,还有一些无法掌控的偏差,最终才使得事件走向了无可避免的悲剧。

    而身处悲剧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少年的朱朝阳、严良、普普,还是中年人张东升、朱永平、王瑶、周春红,每个人都是立体而丰富的,都有黑色、白色以及灰色地带,可怜与可恨并行,而这些也是一个人物、一部剧集吸引我继续往下追看的最大原因。

    目前在豆瓣标记“看过”的人,已经接近7000了。观剧的群体大多是你我这样的成年人,所以看到《隐秘的角落》这样关注青少年群体、关注家庭教育的题材,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延续自己对剧中三个小孩的怜悯之心。这个世界也许并不安全,而这些既脆弱又纯真的未成年人,更需要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这样描写人性:“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的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身处阳光之下,有人身在隐秘角落,有人负重前行,有人轻装上阵……但不管生活待我们如何,我们终还要努力——即便变得面目全非,内心依然是原来的我。

     2 ) 个人理解的隐藏结局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皆大欢喜,但是我觉得三个小孩里严良和普普已经死了,老陈或许也不在了。

    1.开场动画三个小人被追杀,最后只剩下一个躲在黑暗里。

    2.普普哮喘发作,张东升产生的一丝恻隐之心在听到医院问及地址立马就消散了,挂了电话。这样不愿跟三孩子扯上关系的他可能会把普普送到医院吗?何况当时普普已经昏厥过去,吸氧都不能,送去也很难说来得及了。后面她也再没出现过。

    有个花絮张东升一个人吃着三份麦当劳套餐痛哭,之前他答应过带普普来点三份,这证明了普普的去世。不过这段被删了。

    3.朱朝阳在读普普写给他的信泪流满面,全剧他只哭过三次,之前都是很受伤的事。为何如此伤感?

    4.严良在船上掉下去就死了。老陈腹部重伤住院,上厕所都要老伴扶着,才几天突然就能没事人一样下水救人(在周边那么多jc的情况下让他一个伤员下水救援就不科学),还及时赶上准确无误救下了严良,这未免太像张东升和朱朝阳口中的童话了。

    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他之前还是捂着肚子走,水里捞起严良就安然无恙一般生龙活虎的给严良做心肺复苏(我觉得可能这时老陈就没了)。如果普普已死确立,那么后面说普普配型成功的严良和老陈就更不真实了。

    5.礼堂那个画面仿佛天堂来客,配的音乐也是所谓的“阴间”音乐,严良一个外校人淡定走进学校礼堂,全校师生跟没看见一样,只有朱朝阳转过头。

    严良看朱朝阳的眼神明显带着不满,作为一个算得上有正义感的人,他根本不原谅朱朝阳,如果这是朱朝阳幻想中的童话日记,那还是隐喻了一部分现实。那就是证明了他作的恶,他复制卡的谎言与故意传播害死了普普。温暖的画面配不安的音乐,漠然的与仇视的眼神的对视,绝了。

    甚至在船上严良挂了那么久,朱朝阳也并没有伸手拉他一把,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掉下去。已经很明显了。

    6.至于朱晶晶的死,在我看来已经算明喻了。最后普普信里说的这个真相她连严良都没告诉,那对应她前几集对严良说看见朱晶晶自己摔死了,就可以得出朱晶晶绝对不是意外摔死。要么朱朝阳推下去,要么他见死不救,个人倾向他有看到朱晶晶挂在外面(有衣物挂在外面)并助推,不然只是冷眼旁观的话,他与普普份量是一样的,普普不必要在信里说希望朱朝阳承认真相重新开始。

    那个柔光画面(与普普回忆家人的滤镜如出一辙,代表虚假与谎言)朱朝阳探头去看,随后黑屏,出现一段小女孩的哭声,再才是坠地声。坐实了朱晶晶是在外面挂住了没人救才摔下去的。

    朱朝阳最后一集说出的后悔给他们开门也印证了他黑化后对朋友截然相反的态度。我觉得他黑化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被亲爸猜忌,二是被后妈羞辱与王立三番两次置其于死地,三是亲眼目睹张东升杀人现场(质变的一次)。

    担心严良在解决张东升的事后主动自首暴露了自己,所以朱朝阳隐瞒了王立绑架自己/张东升杀王立事件(既能在亲爹那刷好感,离间亲爹与后妈关系,又能拉拢张东升,利用他做侩子手除去自己要除掉的人),也开始对朋友目的不纯,不择手段。

    他最后两集两次问严良“报警吗”就有了杀意(有趣的是刚开始看到杀人事件先提出报警的是朱朝阳,被不想送回福利院的严良阻止。而后面反过来,是朱朝阳不想严良报警),在看到张东升与其他两人“其乐融融”的情况下,他故意说复制卡的事,并祸水东引到严良。嘴上说着销毁,但他清楚严良不会销毁(毕竟对杀人犯总有戒备心),因此严良必会被张东升视为眼中钉除掉。

    结尾他一通电话把两人引到轮船上,说走到尽头就可以看到自己,结果却是让张东升和严良碰头,导致他们打起来。有个猜想是严良是在这里被张东升杀死的。未成年人严良肯定打不过张东升,就算打架经验多,但张东升毕竟杀过那么多人,连王立这种坐过牢的地痞流氓都能干掉。而且当时张东升已经掐住了严良脖子举起了刀,按照这个动势和张东升杀人干脆利落的性格放过他太奇怪了。也已经出现悲凉的配乐与严良遗言一类的话。后面那个严良可能就是朱朝阳想象出来的劝自己不要下手的正面形象,在他童话里这是要当jc的人也说的过去。

    普普属于意外情况不在他计划之内,但是他防备普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普普把朱晶晶事件告诉严良,所以结局看到信哭出来除了为她的死,还有就是愧疚感。

    最后一次朱朝阳跟妈妈吃饭笑着说自己成绩又是第一名,妈妈脸上已经没有笑容,在父亲刚死的情况下还笑得出来跟母亲讲成绩,朱朝阳已经没那么在乎父子情。这个剧里的母亲直觉都很准(包括没有证据就死揪着朱朝阳不放的后妈),或许母亲早就察觉到了儿子身上的变化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而无力挽回。

    当初三人一起在船上飞往月球的美梦,终于变成了一个阴暗中孤独生长的“旭日东升”。张东升与朱朝阳有许多共通之处,都热爱数学,都喜欢笛卡尔,相信事物的两面性,有阳光的名字与阴暗的个性,都可以为了得到至亲心目中的第一顺位而对关系不好的亲人痛下杀手,甚至都爱穿白衬衫。后期还有种亦师亦友的惺惺相惜之感。在船上那番交接,也是彻底失败的张东升把这面阴暗的旗帜递交到加强版自己朱朝阳手上的节点。只是朱朝阳做的更不露声色,成功将自己伪造成了一名受害者,以至于演的都感动了自己。

    ————

    仅发在豆瓣

     3 ) 为笛卡尔澄清——还原一个真实的笛卡尔瑞典之旅

      本剧不断强调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与瑞典公主的爱情故事,甚至为公主写情书创造心形线, 最后在公主的父王的干涉下,笛卡尔为情而死 !作者完全瞎编甚至污蔑了笛卡尔,为科普留下了可怕的造谣(哪怕作者说的真实版本,也是瞎编的)!我们不能为了小说,不能为了电视剧,去如此造谣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

      1、心形线( Cardioid )是1741年意大利数学家乔瓦尼·迪·卡斯蒂永( Giovanni di Castiglione )发表的。而笛卡尔死于1650年。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心形线与笛卡尔有关!

    心形线,顶端是圆的,电视剧画成了尖的

      2、 勒内·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 ),并不是什么穷小子,流浪汉。他在当时已经是享誉欧洲的大哲学家(数学家这个身份在当时远不如哲学家)。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他最有名的一句话 “Je pense, donc je suis”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处于基督教的新旧教冲突激烈的时候,所以笛卡尔对宗教很有研究——这里划重点,等下继续说。

    笛卡尔

      3、并不是什么公主,而是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Drottning Kristina)。她认识笛卡尔时,她已经登基了18年。也就是说,她6岁登基。她的父王死了18年了!她的父王,就是瑞典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古斯塔夫二世( Gustav II Adolf ),三十年战争中,战死于沙场。请问,公主的父王,坟头草都长了十八年了,会对笛卡尔与公主的事儿,发表任何看法吗(无论是阻止还是赞同)?

      4、并不是笛卡尔流浪到瑞典。当时,24岁的瑞典女王十分仰慕53岁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于是,瑞典女王,通过瑞典外交大臣,照会法国驻瑞典大使皮埃尔·夏努(Pierre Chanut),请求法国政府派遣笛卡尔前来瑞典讲学——注意,这是相当官方程序的外交邀请!笛卡尔就是这样,来到了瑞典。——注意他们的年龄差距!

      5、笛卡尔其实根本不想去瑞典的。因为他当时年老体衰,身患慢性疾病,惧怕严寒。而瑞典处于北欧,邀请他的时候,又是深秋了。如果他去瑞典,肯定要在寒冷的北方过冬,会加重自己的病情。此外,法国是天主教(旧教)国度,笛卡尔自称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沉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信仰。而瑞典是新教国度。根据新教当时的教义,新教的领袖不是罗马的教皇,而是该国的国王。所以,瑞典女王就是瑞典的新教领袖。他们俩宗教不和,导致笛卡尔对瑞典之旅并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是政府出面,所以笛卡尔在最后还是踏上了瑞典之旅,也是死亡之旅。

      6、笛卡尔怎么死的?笛卡尔到了瑞典后,当了女王的学术顾问(并非家庭教师)。但是他和女王之间,只讨论哲学与宗教问题,根本没涉及任何数学方面。很快,这两人就发现,他们互相不喜欢对方——女王对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感兴趣,笛卡尔也不喜欢教女王古希腊语。由于女王国务繁忙,所以笛卡尔只能在早上五点给女王讲宗教哲学。但笛卡尔并没住在王宫,而是住在法国驻瑞典大使皮埃尔·夏努的家里。想一下,整个冬天,每天凌晨,天还没亮,一位患病的老人,奔波于两地,如何能休息!并且,当时的笛卡尔,还给学术对手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也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下了一个挑战书,看看谁先利用“测量大气压强来准确预测天气”的课题(气压的单位就是帕斯卡)。于是,除开与女王讨论宗教哲学,笛卡尔在瑞典,更多的投入到测量大气压强的科学实验中!哪有功夫和小姑娘谈恋爱!如此的操劳过度,导致了这位老人,没有熬过这个寒冬,到了瑞典4个月后,就因严寒与肺炎病逝了。(不是黑死病!)

    夏努的住所旧址,笛卡尔死于此

      7、笛卡尔对女王的影响。女王本来是一个新教徒,但是一直偏向于天主教的某些想法,所以她才邀请了笛卡尔。在与笛卡尔相处的四个月中,女王居然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天主教徒(旧教徒)。在笛卡尔死后4年,也就是1654年,她正式辞去王位——原因两点:1、新教国家瑞典不允许女王是天主教徒。2、女王生活比较奢华,花钱大手大脚,遭到批评。女王退位时,才28岁。她的退位,意味着瑞典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瓦萨王朝的灭亡。

      8、关于女王的性取向:女王终身未婚。她认为婚姻“好得不能与爱情共存”。她喜欢穿着男人衣服,或在服装上同时展现男性和女性风格。她的性取向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现代传记普遍认为她是女同性恋者。所以,她成为现代许多女性主义者与女同性恋组织的偶像人物。

    克里斯蒂娜

      综上所述,我实在无法理解:作者翻来覆去的描述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的爱情故事,还有模有样的给出了两个版本:一个真实的版本,一个童话版本——其实,这两个版本,都是假的!都是地摊文学瞎编的造谣版本!

      求你们放过笛卡尔吧!别再造谣他了!

     4 ) 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文中内容涉及部分剧透。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原著《坏小孩》在剧中被删改的情节、《隐秘的角落》的过审难点及其策略、《隐秘的角落》结局理解、“恶童”故事的社会意义。

    六月以来,悬疑犯罪剧集迎来了井喷。“迷雾剧场”在推出《十日游戏》后,第二弹就是此前倍受期待的《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

    上线第二天,豆瓣飙升到9分。上线第三天,全集放出。秦昊、张颂文、王景春和3位小演员的演技被大家频繁提起。摄制上各方面的硬配、软配又都能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紫金陈IP”的上一部《无证之罪》的水准。

    当年《无证之罪》开辟了网剧的短剧模式,宣告了网剧也能拥有极高的制作水准和深厚的探讨面向,是一部拥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但在那之后冒出的绝大多数悬疑网剧,离《无证之罪》都有着不小的距离。

    现下的这部《隐秘的角落》,算得上是第二个《无证之罪》,甚至有其超越之处。

    看完全剧,分集评分大致如下:

    前六集 8 8 8 8 7 9

    后六集 7 7 7 7 6 6

    剧集的开篇就是一场血案。秦昊饰演的数学老师张东升,借机假意带岳父母旅游,在山顶突然将两人推下山崖摔死。

    张东升在家中是个没有地位的上门女婿,与妻子感情破裂,一旦离婚,几乎是净身出户。常年受损的自尊所埋下的怨气和对妻子家财产的觊觎,令他设计了这场“完美犯罪”。

    但与此同时,这一幕被三个孩子无意中摄像,双方随即开启了博弈。两具尸体只不过是开启这个暑假的钥匙,两个家庭随后被连环命案席卷。

    自此,剧集和原著逐渐走向了岔路口。

    实际上,最初看到《坏小孩》要改编成剧集的消息,我是不敢置信的,因为《坏小孩》这本书几乎是踩着审查的红线走。它也得亏是出版得比较早(2014年),放这两年的话很可能无法面世。

    ▲ 原著《坏小孩》

    如何形容这本书呢?撇开文笔的孱弱、细节上的些许毛糙等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谈,它首先是一本结构上令人心惊的作品。

    与绝大多数的推理小说写法所迥异的是,紫金陈把每起命案的凶手、动机、手法这些环节都直白地摆在我们面前,间或带有说明性的心理描写,几乎没有任何隐瞒。他只隐瞒了一个人物在中后段的心事,就让整个故事在最终突然迎来了巨大的逆转。

    而更加惊世骇俗的,则是书的内在精神。其所呈现的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都浸透了一步步走向极端的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一连串案件里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属性的恶,简单亦或复杂,灵机一动亦或老谋深算。

    ▲ 剧中的重要角色:三个孩子

    两位主人公朱朝阳与张东升互为镜像人物,后者所实施的谋杀手段,前者马上就能模仿借鉴,并且还能通过后者的手让自己变得干干净净。

    某种意义上,张东升就是朱朝阳内心里的“隐秘的角落”,其他配角则是起着各自推波助澜的作用。

    ▲ 心思缜密的主角,14岁的朱朝阳

    成人世界充满了算计与冷漠,进一步地逼迫着孩子们准备谋杀的筹措。千奇百态的恶在经过排列组合后碰撞在一起,才引发出了每个环节的巧合。九具尸体如多米诺骨牌般排列,一块接着一块地被残忍推倒。

    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恶的刻画,我们得以反思成人乃至整个社会带给孩子们的巨大伤害与坏影响——孩子们犯下了谋杀的罪责,但他们手里的刀是大人递过去的,并“以身作则”地让他们狠狠攥紧。

    ▲ 剧中这一幕是朱朝阳心理变化的转折点

    书中一个令人心痛的细节是,孩子的这方阵营每次在策划谋杀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想到初中《社会政治》课本里的一句话:未满十四周岁者无刑事能力。

    ▲ 原著《坏小孩》节选

    当看到成人世界里的围捕厮杀、残酷狠烈后,他们不仅能模仿得像模像样,更能利用成人的势力为己所用。他们的底气就是,哪怕最后被发现,也不怕警察、不会入狱,何况最终的布局者朱朝阳拥有着极高的智力水平。

    这种人物形象的前后重大转变,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内在破坏与利用,让人一回想就不禁毛骨悚然,却又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进一步的理解

    由于上述原因,《隐秘的角落》这部剧在改编上的最大难度,其实就在于将原著捋顺情节、删除并增添新的细节来制成“洁本”,从而直面审查。

    ⚠️以下部分内容涉及剧透)

    审查来自于两个层面。

    首先,审查机构对影视剧的审查比小说无疑要严格数倍,如果不做大规模的删改,根本没有拍摄的可能。

    其次,网剧与小说两者的媒介属性不同,通过书页想象与直接观看一个小男孩接二连三地“弑亲”乃至最后心思缜密地害死朋友,所引起的观者的心理接受度,包括后续的社会影响与舆论发酵,都是截然不同的。

    这两个层面的原因,直接决定了剧集的改编逻辑。诸如:

    改变了三个孩子全程的行为动机(30万治病钱、朱朝阳并没有策划杀害父亲与王瑶),增加了富有人情味的干警陈冠声、凶蛮的混混王立、不负责任的周春红的情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严良父亲这几个角色,并把原著中的严良一角删除(在剧中置换了丁浩)。

    随之而来的,就是支线剧情几乎“重写式”的增添。由于原先主线(朱朝阳的三次杀人)的巨大改动,导致其后半程已经无法带领剧情的发展,只能依靠支线的衍生。

    不少衍生做得还是挺精彩的。

    第五集《妈妈》中,将王瑶作为母亲的肆意报复与周春红作为母亲的保卫守护,做成了更为完整的对照组。

    第六集《苍蝇》里——

    周春红给朱朝阳擦嘴时的冲突、张东升在给了三万块后的反将一军、朱永平独自一人吃掉多出的一份晚饭、陈冠声诱骗严良的“电话诈骗”以及朱朝阳在发现父亲录音笔后心机暗涌的表演。

    ▲ 第六集《苍蝇》,父爱就是甜品上的苍蝇

    这些段落都很好地体现了人物鲜活的多面性,相较之下,原著里反而显得比较“纸片人”。

    ▲ 令人窒息的母子关系

    另一个重大的改编设计,则是最后两集的叙诡。

    在原著中,日记本作为朱朝阳最后时刻的秘密武器,为读者揭露的是他自中段起就开始暗自筹谋间接害死朋友的心路历程。但这个手法由于剧集中主线前提的变更而无法再次使用,于是编剧在最后两集采用了双重性设计,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故事新说”。

    真假记忆卡、水产仓库血拼以及最终的船上决斗等情节,里面的众多细节,尤其是张东升的行为逻辑,乍一看都设计得非常粗糙,不够绵密精细,经不起细推。

    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朱朝阳选择相信“童话”的一种表现手法。此前不断在铺垫的笛卡尔与公主“爱与背叛”的“现实或童话”双重性,此时派上了用场。

    ▲ 张老师在课上讲笛卡尔的故事

    在这种解读下,朱朝阳刻意引发空白内存卡的事件,就是为了挑起严良与张东升的矛盾,借张东升之手杀掉严良。在结局里,可以确定朱晶晶是因为朱朝阳的不救而致死。现实里普普与严良也许已经死了,后者甚至有可能就是被他推下船的。

    朱朝阳用童话式的谎言,告诉警察虚假的“事实”,实现自我的完全“脱罪”。他为了保护自己生活的前路,不让自己的秘密被曝光,而选择牺牲“所有别人”。剧集最终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而非真实的现实场面。

    ▲普普隐藏的少年宫事件真正的秘密

    可以想见,鉴于“许多本来要死的角色(严良、普普)不能摆在明面上死”,涉及到的情节也只能以暗示的方式进行模糊处理

    对小孩角色们普遍的“脱罪”化处理,也让它成为了一部温情与残酷并存的作品,而非一条路走到黑。

    但即便如此解读,最终的剧情安排仍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这一幕明示了严良的“幻影”

    一方面,朱朝阳与普普、严良两个伙伴的关系,在剧集中有着浓厚的情感铺陈,他们之间的秘密还没有大到互相针对到要对方死的地步。此刻朱朝阳的黑化,尤其是记忆卡事件这种堪称“玩火”的处理,反而变得有点不太合理。

    另一方面,最后两集几个主要人物的死亡并没有传递出足够的信息量。比如朱永平和王瑶的死法,几乎是一种“任务式下线”。相比之前浓墨重彩、极其精致的人物细节塑造,这种收场则显得有些应付。这个方面其实与审查无关,就是一种稍显陈旧的创作套路。

    纵观全剧,《隐秘的角落》做得很好的一点是每集的表达都有各异之处,时长的不同完全依照剧情来结构,从而保证单集主题的完整性以及每集主题之间的递进性。

    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被修改后的情节,虽然的确抽空了大部分原著的内核,让整体的表达不再那么尖锐、生猛,但它仍旧能反映出相似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我给第六集《苍蝇》最高分?就是因为这集让所有人物都形成环环相扣关系的同时,将原著的内核以一种柔软但准确的方式“曲向呈现”:孩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成人世界法则的侵害,继而又产生了一套新的法则来趋利避害。

    此处的伏笔,也在第11集末尾的拉链声音里引爆。朱永平其实知道朱朝阳是在表演,但他当时听完后却选择删除录音、甩自己巴掌——因为他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只剩下“配合儿子表演”这么一条路可以走,必须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儿子的未来,他将永远对不起死去的女儿。

    这份“罪与爱”矛盾并存的父子伦理关系,就如《阳光普照》《父子》中所描绘的一样,纠缠着彼此伤害、彼此亏欠。情节上的柔化,并不妨碍剧集揭示出了这份矛盾背后的复杂性与沉痛感。

    《隐秘的角落》的改编,是一种所谓“戴着镣铐跳舞”吗?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这个老套的形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审查已经成为中国时下创作环境里通行的门槛,并且每年都在紧缩。在这种形势下,创作团队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优秀,遗憾可能是难免的。

    审查的红线明晃晃地摆在那,距离我们很近。在这片大地上,你无法寄希望于在影视里看到孩子们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恶童”形象。他们不再天真无邪,就已经是无比艰难的一步了。

    说“不是”,是因为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找到了“镣铐”里的很多突破口,设法突破性地发挥出了不少比原著更精彩的段落。

    前10集对人物逻辑的梳理、人性深处的挖掘都很出色。摄制上对湛江小城地域性市井气息的捕捉,一众演员具有丰富表演质感的表现力,让大多数表达显得真实且贴切。这些与原著相比堪称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表达出了另一种方向上的社会现实意义,映射着不同层面人心善恶的阴影面积。

    而最终结局朱朝阳明确的“脱罪”,虽然不同于原著的开放性结局,亦达成了一套有力的反讽。

    正如同海报上所言,“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朱朝阳此时守住了自己的秘密,代价却是再也无法挽回的麻木不仁。

    曾经,“秘密”是意外,“最能”是因为天真的坚持,“守住”则来自于外界的逼迫。他们守住秘密,不过是对成人世界的失望。而在后两者轰然倒塌,不再天真,也没有逼迫之后,“秘密”就能迎着光存在了。但此时的光,却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冷。

    这点光隐约地提示着每一个观众: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恶存在于孤独的、隐秘的角落,受着来自周边世界的挤压与伤害,逐渐成长。正视恶的源头,是减少恶的第一步。

     5 ) 隐秘的角落的表演景观:权力真空之下,内卷化的中国式自苦

    观看的过程于我来说,是一种好看的奇怪。

    看过很多美剧的人都会明白它的好看之处,它的结构无一不是美剧式的,片头的设计会让我产生奈飞、HBO进中国拍戏的错觉。在以前,很多国产剧不是没学过美剧,片头很酷,集数很少,但内容制作仍然延续了国产剧那一套,变得有点四不像,像这种全方位学习美剧的例子,以我的经验似乎还没几个——

    在脉络上,它除了构建集与集之间的整体大节奏,也强化了每一集的小节奏和情节的完整性;在人物上,它像一个多线头的线团,每个重要角色都可以单拎一条线,跟主角的大线缠绕在一起,它借妻子出场的几个片段,丰富了退休警官老陈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状态;功能性小角色例如王瑶的弟弟,会影响剧情的关键走向和主角的命运。

    把它和刚刚播完的《清平乐》相比,这种制作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得益于美剧的方法论,它想不好看也难。然而,这种好看的奇怪之处在于,它成功模仿美剧对观众的控制,而在软件层面却没有跟上,学到了方法论,却忘记了世界观。

    我可以主观猜测剧本的方法论:先研究美剧的结构,仿照美剧结构设计框架,包括人物形象、冲突的时间点,然后把原著故事像填空一样填进去,留下了很多衔接上的裂缝。

    因此在观看过程中,我很容易感受到一些说不太清又很分明的割裂之处:一个数学极好的天才,放弃和小孩子的智力周旋,反而签下高利贷;关键推进情节,都由普普而起,普普骗朱晶晶上五楼,俨然是一个很熟悉当地环境的“大小人”做派;朱朝阳把钱给了两位朋友,本该有如何记账的刻画反映他的心思缜密,观众只能脑补,要么是爸爸塞了很多钱,要么是这个小天才一定(像大人一样)做了假账。

    《隐秘的角落》像美剧一样洞穿观众心理,却没学来优质美剧里对“伦理”和立场的完整构建,表现出嗜血的一面:

    剧集后续对张东升人物形象的丰富,建立在他杀死岳父母且逃避惩罚的基础之上。或许你会说,一个人本来就有好有坏,像阿婆那样,影视剧刻画杀人犯的复杂人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当创作者无力把握那条界限的尺度,便很容易出现偏差,张东升的结局成了悲壮的姿态,而非惩罚的姿态,剧集开头的人命就有枉死的嫌疑了。

    另外,它给了小孩子太多大人才有的人性,但在智力和行为上又描写得非常单薄。在国内外的影视作品里,恶童形象往往展现“恶”的单纯性,也就是说小孩的善恶与其对道德规则学习水平有关,与人性无关,例如《狩猎》,我们无法窥见小女孩的动机,小女孩仍然是个孩子,她只是撒了个谎,整部电影以成人间的关系和反思社会问题为重心延展开的。我们再比较《怪奇物语》等剧,小孩子们往往是在人性上很天真,在智力和行为上很独特或者优秀,它们都是“小大人”做派,而《隐秘的角落》给我一种“大小人”的错觉。

    还有,为了达到惊吓观众的目的,它的人物设计也在强化人群的偏见:秃顶的中年叔叔是变态,内向的小孩有问题,单亲妈妈管不好孩子,情绪化的妈妈养出霸道的女儿,警察们都是好爸爸。

    当然,我无意于用自己的所谓正确去框套这部剧,无论“大小人”还是“小大人”,无论对张东升如何刻画,无论秃顶大叔即变态是现实存在还是社会偏见,在创作上或许都是被允许的,只是关键在于创作者该如何拿捏自己的立场,要想把人物写好,得明白他们即使是虚构的,也是独立于创作者之外的活生生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给我的“奇怪”之感,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创作者在回避权力,这阻止我真正深入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空间,也就难以了解人物的立体面相,它也回答了这部剧为何能给人“表演很好”的感受。

    在网络上,很多表演瞬间都被做成了动图,秦昊照镜子、张颂文出场、刘琳吃橘子、刘琳热牛奶……这些名场面无一不是情绪极致饱满,几乎要溢出屏幕。在我看来,比起刻画人物,它们更像是一幅幅景观:他们演出了观众对现实的想象,让观众直呼“太对了,简直跟现实一模一样!”于是,不再是周春红需要吃橘子,而是观众以为的现实里中年女性会那样吃橘子。

    我不是卖弄词语,而是它来形容非常恰当,当创作者回避权力时,我想这造成了一种中国式的表演方法:将痛苦内卷化。

    所谓内卷化的定义很明确不必交代,也就是说当国人对痛苦原因进行思考延展到权力的时候,其必要主动给自己戴上镣铐,告诉自己“是的,那是不能碰的禁地”,然后以更痛苦的表现喊出“我苦啊,谁来救救我啊!”在表演上,原本要展现周春红和马主任这对攀附关系的某个面向,我们得以了解周春红的处境,但最后这对关系变得纯洁了,周春红作为单亲母亲的压力(性的、生存的)被泄了气,于是,创作者不得不让人物以一种更极致的“自苦”的方式来延展冲突。

    这就好比,当底层无法改变命运,明明是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但个人不被允许谈论亦或许意识不到,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于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终有一天彻底崩溃。

    这种“自苦”式影视剧表演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张艺谋的《影》是集大成者,也是他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的难能可贵之处。在影片中,人们都必须为所谓家国大仇而活,他们不仅互相残杀,还不惜给自己制造痛苦,把自己囚禁,自己插自己一刀,痛的时候忍着泪忍到面目狰狞。当反思不得不停在红线之外,痛苦变得内卷化,人们相互折磨,也自我折磨,这给予表演一定的空间来展现这种极致的痛苦。

    在《暴雪将至》里,你甚至不知道创作者为何必须把当地设计成天天下雨没晴过,他们无法反思权力所在,于是连天气都会变得极端,于是角色的人性也必只是晦暗的,创作者必须靠上天考验角色的毅力,来营造冲突。所以大多时候,国产影视剧是毅力型、情绪型演技,而非人性之复杂型演技。

    回到《隐秘的角落》,它也无外乎像《影》一样,但《影》仍然能让人注意到权力的存在并进行反思。而《隐秘的角落》甚至在美化权力上做了更多,这体现在了角色设计,包括芦芳生和王景春角色,也体现在剧情上,普普为弟弟筹钱,没有通过任何公立或者机构型的门路,而唯一选择了自己找钱或王景春的资助。

    人们在夸奖这部剧时,喜欢说它戴着镣铐跳舞,然而有时镣铐是被戴上的,有时镣铐是创作者主动给自己戴的。而在这个人人怀有恐惧的时代,打动人心的又何止《小白船》一首。

     6 ) 如果它改编自朱朝阳的日记呢?

    刚看完全集,可以说后面6集和原著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如紫金陈所说,原版的结局是铁定播不了的,但他追完之后表示很“满意”。那么他到底满意在哪里呢?

    陈思诚在唐探1里写的最出彩的角色,就是张子枫的邪恶小孩,可以说这个角色的反转直接拉高的整部电影的高度。毫不避讳的说,这个人设就来自朱朝阳。

    剧里和书里,朱朝阳都在写日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线索,因为录像证据被销毁后,他的日记成了警方唯一的证据,所以他的日记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写给警察和“我们”看的。在他的日记里,他当然不会是个“坏小孩”,他做的错事都是被逼无奈或者情有可原,他是品学兼优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所以,我们看到的剧,与其说是根据紫金陈的小说改编的,不如说是根据朱朝阳的日记改编的。“我们”作为局外人,自以为聪明不会受小孩子的蒙骗,但殊不知我们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他编织好的谎言里了,“小孩子不会撒谎,就算撒谎也一定会被大人揭穿。”

    第11集片尾曲之后突然出现一个彩蛋,是朱永平听录音时发现了朱朝阳拉开他手包拉链的声音,此时他抬起头看了他女儿的遗像,然后甩给自己一巴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他已经明白儿子在撒谎了,但他还是把录音删掉了并且加倍对儿子好。这本可以存在于正片里面,但却突兀地出现在彩蛋里,是不是说明,正片里的是朱朝阳的日记版本,而彩蛋是现实情况呢?

    至于结局在学校出现的严良,他显然不像个阳间的人,那么是否暗示他已经死了呢?而普普,她的“结局”是没死,还救了她的弟弟。但在书里她哪来的什么弟弟?并且她晕在张东升家里后,就再没出现过。

    小说里死的人,剧里都对他们的死法做了修改,但殊途同归的是:他们还是无一例外的死去了。也许只有按电视剧里的死法和情节发展,朱朝阳才能“过审”吧,他才能干干净净地“重新开始”。

    再补充一句,我认为朱朝阳的朝应该读“zhāo”,呼应张东升的名字,合起来叫“朝阳东升”,这也是原作者在微博里提过的。剧版结局里他们两个都身穿白色衬衫,也许,朝阳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活成了东升,又或者,他终究会成为东升。

     7 ) 我都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最近,由秦昊、王景春、刘琳主演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口碑大爆,豆瓣评分一度逼上9.2,尽管现在回落至8.9,但它仍然是内地年度最高分国产剧,并且是32万人观看后评分的结果。

    这里我稍微多说一句,豆瓣评分的确是评判一个作品质量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有比较出色的算法和防水军机制。

    但是,这并不是在说明一个作品在豆瓣的评分越高,它就一定越优质。

    豆瓣评分正确的看待方法是:基于打分人数、分析高分段与低分段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化口碑,结合得分综合看待。

    因此,《隐秘的角落》在32万人打分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呈现出56.3%的观众打出五分满分、综合评分8.9分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它是一个在口碑与热度上都非常出众的作品。

    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结合弹幕还有各种网友评分仔细看了一下,关于这部剧的剧情、节奏、音乐、摄影、表演各个层面,观众总体上都非常认可,不一而足。

    但我看剧的时候,弹幕刷得最多的还真的就是演技: 「XXX演得太好了」「全员演技在线」「没有一个不会演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隐秘的角落》这部剧演员们的表演呢? 最近两篇更新,我将以张东升朱朝阳这两个全片最大Boss入手,稍微地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两个角色和两个演员的诠释的看法,抛砖引玉。

    为什么要拿这两个人放一起来讲?很简单,因为这两个人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样地作为悲剧,把这世界上另外一些人正常的人生,烘托成为喜剧。

    东升,朝阳,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不在东,也不在阳,他们只活在隐秘的角落里——

    终身舔舐着自己无法见光的伤痕。

    因此,这两个角色身上实际上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同类,有着绝对相似的心理机制。

    必须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人物。

    这一篇,我们先讲张东升。

    张东升

    (秦昊 饰)

    张东升原本是一个数学优等生,八年前,他跟妻子徐静(黄米依 饰)结婚,只身来到宁州(实际上这也侧面暗示了他与原生家庭关联不紧密,关系不和谐),做了少年宫一名没有编制、偶尔代课的校工。

    可以说,张东升在事业上没有任何建树,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也就是在结婚八年后,妻子徐静强烈要求跟张东升离婚。因为张东升是上门女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跟徐静离婚,将会一无所得,人财两空。

    这对于张东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无法接受。

    用他自己的话说:

    徐静,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像我对你这么好了,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你了,毫无保留。我现在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徐静根本听不进去:

    东升,我不爱你了。

    所以,在很多观众眼里,击垮张东升的,就是徐静执意离婚的决定。

    但是大家不妨暂时去掉这片子的高分滤镜,冷静下来想想,正常情况下,妻子要求离婚,身为丈夫,即便再不情愿,至于去对两位老人痛下杀手吗? 而且关键是,像张东升逻辑这么严密的人,他难道会认为,杀掉妻子的父母,就能阻止妻子跟自己离婚吗?尤其是在对方还有外遇的情况下。(徐静收拾行李时他戳破徐静谎言,暗示徐静有外遇) 很显然:不可能。 合理的逻辑是: 如果张东升不想承受跟徐静离婚的结局(人财两空),那么对他来说,合理的思维逻辑是:要么杀了徐静,要么威胁徐静。 总而言之,徐静,才是他的婚姻困境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人物(徐静方方面面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是受父母左右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张东升要求杀掉徐静的父母呢?

    我个人认为,从影视剧的呈现出发讨论,张东升这样做,最主要的是原因是: 泄愤。

    大家可以看到,在家庭聚会上,就连徐静家的亲戚,都能在餐桌上随意地嘲笑张东升这个一事无成的倒插门女婿,由此可见,徐静的父母平时也没有少公开奚落他。

    虽然剧中没明确地呈现,但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亲戚」,是最会看眼色的。

    张东升本就背井离乡,几乎没有亲人朋友,唯一的家人就是徐静的家人,结果他们还丝毫不顾虑他的自尊,乱开嘲讽,挑战着张东升的忍耐底线。

    如剧中所示,张东升的杀机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从杀人前一晚的酒席上他临时起意,随后主动要求带父母爬山开始,最后在山上谈崩,变成魔鬼的。

    能够临时起杀心,一方面说明这个人本身做事方式极端,心理阴暗,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受到了某种刺激。

    那么是什么刺激了他呢?

    我认为,是两句话。

    第一句,姑父说的:东升,事业对男人来说很重要啊,男人没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第二句,岳父说的:我看现在你们两个在一起不幸福。

    一个说张东升「不算男人」,一个说「女儿不幸福」,再考虑到张东升中年秃顶(肾虚),以及跟徐静结婚八年,都没有孩子,张东升想要一个普普这样的女儿却苦苦无法实现,并且面对徐静出轨,表现得非常平静……

    所有的迹象都在说明,之所以张东升会痛下杀手,很有可能是因为岳父岳母们的话,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作为男人的自尊——

    对,他有隐疾。

    再直白一点说,张东升大概率是阳痿的。

    就连开头徐静父母去小两口家里,父亲都说:

    有些话你不好说,我去跟他说。

    这台词,有深意啊。

    OK,不管怎么说,岳父岳母都成功刺激到了张东升,并且成功下线。

    我们呢,也顺藤摸瓜,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破解了张东升这个人物身上最重要的密码:

    这个人物,他最主要的危机,其实不光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婚姻危机、家庭危机,而是更根源性的生理危机,以及这种生理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

    得是这个压力压得张东升实在喘不过气来了,得是他用常规的方法实在解决不了了,他才会选择饮鸩止渴,用谋杀的方式,去试图释放自己内心中无法平息的焦虑。

    所以,可以明确,张东升困境的最根源,就是他阳痿。并且他为此极为焦虑。

    (这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张东升就是个纯粹的变态,他杀人就是纯粹因为心里扭曲而杀人。但是很可惜,这个说法在剧中,是不成立的。

    因为如果他纯粹是变态杀人,他不会反复问「我还有机会吗」,他也不可能在跟三个孩子周旋时,用那么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既然是变态,一定在某些层面上的感知与常人有所区别,但是去看张东升之后的行为逻辑,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正常的地方,因此该说法不成立。)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张东升杀掉徐静父母之后的反应。

    失去了父母的徐静,心情非常悲伤,在这种悲伤之下,张东升一直在积极打理父母的后事,这让脆弱的徐静多少产生了一些依赖感:

    她靠在张东升身上哭了起来。

    徐静的亲近,当然让张东升看到了一丝挽救婚姻的希望。

    但是,朋友们!

    微茫的希望,往往使人更加焦虑。因为没有希望,人们可以放弃,微茫的希望,却指引着人们付出更巨大的努力。

    看到了一丝丝希望的东升哥,心里一定是高兴的,但是也会加倍焦虑。

    因为他虽然杀了人,出了气,但是他依然没有解决自己跟徐静之间的最主要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生理问题。

    谋杀又不能让他们夫妻生活和谐的嘛。

    因此,急于挽回徐静的东升哥,此时是不可能放松下来的。因为他心里的大石头,还悬在他的头顶上,随时可能砸下来。

    那么秦昊,这里是怎么演的呢?

    他在安抚好妻子之后,欢快地吃着苹果走向阳台:

    然后做了两个俯卧撑:

    吹吹风,看看花:

    甚至再来一个弹跳:

    末了,还得坐下看个书:

    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他心情有多好。

    Emmm……

    当然,演员他想怎么演,只要导演同意,他怎么演都行。

    但是,话说回来,秦昊这么演,正确不正确呢?

    答:并不正确。

    负责任地说,在面向大众的影视剧中的表演上,是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

    这种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依据是:是否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是否遵循人物的行为逻辑、是否在完成人物的最高任务。

    秦昊这里试图用轻松的行动,表达自己抱得了美人的愉快,如果只单纯看这一场戏,这样演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我们站在更宏观和完整的人物逻辑上,去看待张东升这个人物,我们会发现,秦昊这里的表现,是与张东升这个人物此时的心里状态背道而驰的。

    最违和的地方,前面已经说了,那就是杀掉徐静的父母,并不能解决他与徐静之间婚姻的矛盾,不仅如此,事实上还给他张东升制造了更多问题。

    不论他到底是不是阳痿,他跟徐静之间的裂痕,都非常明显不是徐静父母造成的。而他谋害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违法犯罪,不论他对于自己的设计有多自信,他此时此刻都不可能真正轻松下来。

    另外更深层的一点是,秦昊此时表现出来的松弛,是不属于这个人物的。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说的是,一个人老年时期的性格,在他幼年时期,就会展现端倪。

    其实它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性格,不论怎么发展变化,其实都是在一个基本内核上发展变化的。

    这个基本内核,其实就是人的本性。

    那么张东升的本性是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他与朱朝阳的内在相似性吗?

    没错,张东升的本性,跟朱朝阳是一样的,那就是:

    深度的内向、高度的理性、极度的压抑。

    这样的一个人,天生就是警觉的,他与轻松无缘。他的内心之中,必然无限紧绷。

    因为他始终在用数学的方式去高速地运转。朱朝阳也是如此。

    所以,隐秘的角落才会存在,那是他们心中隐藏真相却不会见人的的秘密角落。是因为他们两个,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性格张东升在朱朝阳这个年龄时,就已然形成。

    那么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在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像上面秦昊表现得那样松弛呢?

    这是不可能的。

    不信你们就去观察观察看看:紧绷的人,就是连最放松的时候,都会保留一丝紧绷;松弛的人,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他也依然会体现出无法伪装的松弛。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色戒》里的易默成易先生。

    你们可以去看看梁朝伟是怎么演一根紧绷的弦的。

    梁朝伟用易默成这个角色非常生动有力地说明了,一根紧绷的弦的基本修养是:

    只有在有可能解决他的根本困境时,他才有可能松弛,也就是愉快。

    同样的道理。

    另一幕,张东升在换掉徐静的药之后,最后一次跟徐静在地库说话。

    他问她「我还有机会吗」,问完哭了。

    哭得非常无法自制:

    而徐静冷漠地看着他。

    秦昊这里的表演,我一样是不太认可的。因为秦昊的眼泪,单纯在夫妻永别的这个语境里,成立,但是在张东升的世界观里,在张东升的性格内核下,却显得很虚假,很不成立。

    张东升可以有情、可以不舍,你甚至可以说他是因为有情、因为留恋,所以才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

    但是请记住:

    他是一个深度内向、高度理性、极度压抑的人。

    他是非常非常不善于排解自己的情绪的。

    他只会积压,不断不断地积压,直到他的灵魂变形——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不会求救。 否则,他不至于划向深渊,万劫不复。

    所以,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乍看非常不同寻常,但是实际上这很大程度还是人设帮忙。

    人物逻辑上的bug,或者说模糊掉人物色彩的地方,其实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说:

    我认为,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并不成功,这种不成功,在于他并没有深刻地演绎出张东升这个角色的悲剧性。(现在角色的悲剧性多数时候还是来源于人设)

    事实上,张东升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要好好度过一生的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命运的褫夺,不断地失去,最后到了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才自我放弃,走上了不归之路。

    这个议题本身,是特别深刻的。

    因为它讲的是人生中那些沉重的「不可选择」。

    它讲的是张东升的「认命」

    只可惜,秦昊本人的痕迹,不论是个人痕迹还是表演痕迹,都在这个角色里太重了。

    以至于在最后的呈现中,张东升心灵上的破败与无助、呐喊与彷徨,却在一定程度上被轻视了。

    这是很可惜的。

    不过咱们话说回来,演员也不是神,有很多时候,演员也会在表演中流露出很多的「不自觉」。

    这种不自觉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一个逻辑尚且不能自洽的角色,竟然满堂喝彩,一片叫好。

    这满堂彩喝得我甚至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但我偏要「顶风作案」。

    因为我认为这届观众,需要有态度。有理有据的态度。

    因为我认为他是秦昊,他应有这个肚量,他也可以更好。

    同时,我也一直说,表演不只是表演,它是视角,是人生。 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觉得我们也不妨去尝试用更加宏观和整体的眼光,去看待故事、人物和角色。 有很多时候,把局部的零件、单场的表演,拆开来看,它们都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它们组合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时,它们却有可能高度互斥,完全无法兼容—— 人间事总是这样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非得学会组合起来看事情,才能看得明白一些,顺畅一些。 不然,就会陷入张东升的无奈与痛苦之中,被自己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题」深深折磨。 这是艺术的难, 也是人生的妙。 零件与零件之间偶尔存在的矛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需要用最原始最简洁的方式,去做出每一个决定, 只需要去尊重自己内心里真实的感受与欲望, 就可以了。 这就是每一个成功的童星,能够成功塑造出经典角色的根本原因。人生而复杂,我们不需要演那么复杂。 这也是朱朝阳,能够「战胜」张东升作为大BOSS笑到最后的原因: 他,足够邪恶,足够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本文绝对无意冒犯脱发人群,也不是根据秃顶这一简单事实得出张东升阳痿的结论,而是结合八年不育、相关台词以及全方位信息,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如果有任何冒犯,还请多多包涵。鞠躬~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短评

    其实从我的角度,最后一集是显而易见的烂尾了。哪怕是学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层故事也要做到合情合理,深层故事才有发掘的价值。而这剧最后一集的表层故事里,张东升、朱朝阳和严良的行为逻辑是混乱的。但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我愿意给这个剧打五星。我完全能够想象这个剧在改编过程中的艰辛。很多时候我自己面对苛刻审查与IP资本的双重压力,最后就是选择破罐子破摔。而这个剧真的做到了在尽最大可能去呈现出创作者的追求和情怀,对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然后还有这么一群非流量的真正表演者,去用心诠释自己的角色,仔细打磨每一场戏的表达,而最后这样的作品真让那么多观众看到了,并且喜欢上,这是让我非常感动并且深受鼓励的。我本来以为中国影视就这样了,就是混口饭吃了,反正大家都不在乎了。但事实证明还是有人在乎的

    6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秦昊的是影帝级别的演技担当,看他演技真的太爽了。我单方面给他搬一个痞帅影帝吧。虽然没得过影帝,但他的确是非常非常有实力、有魅力的男演员了,近年来我最最喜欢的男演员!

    9分钟前
    • 平淡是真
    • 力荐

    还真的是挺棒的,审查把创作逼成了少年派。我觉得最可深究的角色是普普。这个女孩儿是朝阳和东升之外的另一层映射,普普不停地说,我是不会告诉严良的,然后要钱去救一个不存在的弟弟,细想才是毛骨悚然。

    12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维持在9.0就OK了,第一次看国剧有了那种刷美剧日剧的优越感,发自肺腑的开心和骄傲。既然都把标准线定这么高了,咱就别再掉回去了吧。别的制作方来看看,别天天拿过不过审当借口,但凡动动脑子就成,是好东西,大家都会花钱的

    15分钟前
    • 一毛钱
    • 力荐

    选景很到位,破旧的海滨城市搭配上火辣辣的阳光,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有夏天的感觉,非常有代入感。除此之外,我感触很深的是几个小演员们的造型,朱朝阳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班里那些整天埋头看书、不怎么爱说话的学霸们,还有严良的服装、发型和小演员的气质非常搭。总体来说,这种角色设定非常考验小演员的演技,但很幸运,这三个小孩的表现都非常不错,特别是演普普的小女孩,我真的太喜欢了,即使不说台词,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戏。

    17分钟前
    • 七月在野歪
    • 力荐

    秦昊早该演变态的反派啊,这下要成多少孩子的童年阴影……(6.19刷完记,没烂尾,还成了“剧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稳。

    20分钟前
    • 小艮
    • 推荐

    秦昊+张颂文,两位文艺片男神坐镇,广西六峰山和广东都有取景,时不时还有粤语乱入,一瞬间突然似乎就穿越到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了有木有!这个导演之前在《幻乐之城》似乎就有拍过短片?印象很深,他的镜头运用一直都非常有质感。(希望我没记错)当然,这部剧更让我喜欢的是这三个小朋友,尤其是朱朝阳这个角色。小小年纪就能hold得住这么有层次的角色,未来可期啊!

    24分钟前
    • 银河水手XD
    • 力荐

    说那么多,就没一个人看出来,这剧很娄烨吗?

    2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非常好,我挑不出缺点的好。既商业又情怀。

    27分钟前
    • 紫金陈本人
    • 力荐

    集齐刷口碑利器:年代、方言、涉案、小城、孩子和不红的中年演员。但还是忍不住产生十万个为什么,朱朝阳把小伙伴带到妈妈工作的景区就这么不怕被妈妈撞见吗?两个山头离得那么远,这是用了多小的光圈才能让三个孩子看出那是把人推下山而且推人的就是停车场见过的人,秦昊为什么一点也不挣扎就认了,以三个小孩面对他时所展露的智商,他说自己是去拉人没拉住我觉得也是可以糊弄过去的……还有民警同志啊,发现小女孩坠楼不上去查看还立刻把现场所有人都赶走,这是保护现场还是保护可能存在的疑犯呐(扶额

    31分钟前
    • 小安
    • 还行

    你知道我有多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剧了吗

    34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我,笛卡尔,一个感情失败的秃子,追不回我的公主,拿不到我的相机。

    35分钟前
    • 浪漫下颌
    • 力荐

    一群电影咖来拍电视剧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秦昊演的张东升在电梯里被小孩滋水,嘴角微微一撇,怒而不发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安嘉和这个恶魔。一个细节:从朱朝阳选择相信的笛卡尔故事结局,就已经揭示了朱朝阳是怎样的人了。

    40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多好的一个张颂文啊!

    44分钟前
    • 尝碗粥
    • 力荐

    让张东升杀掉朱永平简直大败笔(可以理解是考虑审查),杀父之仇是太强烈的情感推动力,改变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如果没有这段,故事是完全可以朝着更黑暗的方向讲述的:三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合力毁尸灭迹,张东升收养普普,严良跟随老陈,朱朝阳一家三口团聚,每个人都得到了幸福,大家藏着秘密再也没有见面。人生是很沉重的,我们从小就知道。

    48分钟前
    • 基闹
    • 推荐

    弹幕有人吐槽节奏慢,没看过原著,看前两集根本不敢眨眼,张东升人前人后的反差、朱朝阳被校园软暴力、朝阳妈妈的教育理念、严良的身世、普普的内心世界,细节真的太多了,每个角色的人性丰满让人惊讶

    49分钟前
    • 有趣的人
    • 力荐

    以为不连戏的地方其实都是暧昧的暗示,值得细品。看看大部分黄金热播国产剧的脑残现状,还是宽容点吧,不能那些都考全国卷,单给这个考江苏卷啊……

    54分钟前
    • 竹官碧
    • 力荐

    牛逼,小演员的表演太惊艳,秦昊演这类角色毫无压力,湛江取景选的真好,某一刻都以为在看《风雨云》了......这种国产剧我愿追。

    55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秦昊演坏男人永远让人恨不起来!加上影帝王景春张颂文这阵容妥妥的文艺电影冲奖标配啊。。。(很想连麦一下娄烨导演,问问他看到秃头的秦昊心生怜爱和疼惜了吗?还是会给一个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眼神哈哈哈哈)

    58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力荐

    音乐真的绝了,朱朝阳这个小孩演的好好呀!细节处理的太好了,一开始的极度谨慎,用梳子上的头发丝放到衣柜门口,检验门柜是否被打开。后面三个小孩抱团取暖的感觉温馨到我了~草刚刚看剧透,他妈温馨个鬼哦,看的我后脊背发凉,坏起来真的不敢想象,人性哦~

    1小时前
    • 肖宗镜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