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县委大院

    县委大院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胡歌,吴越,张新成,黄磊,李光洁,刘涛,包贝尔,王骁,任程伟,尤勇智,宁文彤,房子斌,孙淳,朱雨辰,刘昊然,万茜,黄觉,黄尧,王砚辉,刘钧,王永泉,毛孩 

    导演:孔笙 

    猜你喜欢

     剧照

    县委大院 剧照 NO.1县委大院 剧照 NO.2县委大院 剧照 NO.3县委大院 剧照 NO.4县委大院 剧照 NO.5县委大院 剧照 NO.6县委大院 剧照 NO.16县委大院 剧照 NO.17县委大院 剧照 NO.18县委大院 剧照 NO.19县委大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县委大院》是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一项重要作品。讲述了梅晓歌和他在新旧县委大院里先后两任同事们在新时代之大趋势、大变革之下,顺势而为一路前行,艰苦奋斗,纵横上下实现理想的故事。反应了新时期党员干部敢担当、能作为的精神风貌,以潜移默化、共情共融的方式唱响时代最强音。剧中展现了广袤的中国大地之上最基层的干部,是普通又不凡的人,也是可爱的人。赞扬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砥砺奋进和党性修养,饱含人文关怀和价值思考。同时构建情感共同体,以基于现实基石的基层工作人员的故事,传递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以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长篇影评

     1 ) 《县委大院》:三个细节,暗示了梅晓歌的结局

    《县委大院》开播,胡歌饰演的梅晓歌看点十足。当然,观众们的评价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他演得很好,有人认为他演技没有突破。正午阳光的剧还是相当严谨的,它利用一些细节,铺垫了梅晓歌的性格特点,也注定了他的结局。

    1、敏锐

    最新剧情里,我们看到,梅晓歌是从基层干起的干部。为了留在基层,甚至跟自己的妻子吵翻,差点分手。他舍不得离开乡镇,一心想要为老百姓做事。后来,他应该是被提拔到市里,而后被派往光明县。

    能够从乡镇走到县长的位置,梅晓歌自有他的能力。他上任以后,马不停蹄地就跟着吕青山去了拆迁户油坊那里。一开始,油坊本来谈得差不多了,但是突然变卦,还拿出一本账本,说他们一年的总利润在一百万以上。

    吕青山把账本给了梅晓歌,梅晓歌一翻账本就看出问题,因为花生进价没有波动,利润太稳定了,这一看就是假的。就是因为梅晓歌找到的漏洞,而后工作人员想到去查税,最后艾鲜枝利用税收这一点劝动了油坊搬迁。

    梅晓歌到任之后,跟范太平要经济数据,一开始范太平只给了他五年的经济数据,他看完之后说要近十年的数据。

    剧中,新来的林志为在帮助江霞整理数据的时候发现数据有问题。那么梅晓歌也必然能发现这个问题。梅晓歌作为领导,能够更清楚地洞察出这些问题数据后面意味着什么。

    从这两点能够看出,想要糊弄梅晓歌没那么容易。他的敏锐,能够帮他迅速发现问题,而后找出症结所在,解决问题。

    2、亲民

    老邱有一段话暗示了光明县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有干群关系的问题。他说,现在就是老百姓不信任当官的。吕青山也说过,群众问题,说难也难,可说简单也简单。

    为了尽快融入光明县,梅晓歌走的是亲民路线。他刚上任没多久,就遇上了医院员工来上访,原因是拖欠工资。面对医院退休职工的诉求,梅晓歌先从自己认识的人入手,还说当年自己生病,就是他看好的,他一直很感激。

    而后说,大家都是救命的人,这个问题一定要给个说法,于是他把卫生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都叫在一起,现场办公,问大家怎么解决。卫生局说,那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他立马回去落实。财政局说,全部解决有点困难,先解决一半吧,三个月后再补上。于是,这个问题就算圆满解决了。

    再就是迁坟这件事。农村人对迁坟是非常有抵触心理的,从郝东风家里的压力就能看出来。梅晓歌自然知道这很难解决,所以他决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先是让乡镇把涉及到的村中三任支书召集起来,然后自己真正站在他们角度上说话,最后还站起来给大家鞠了一躬。

    就是这个举动,三任支书当场说他们带头迁坟。这个视频被宣传部记录下来,宣传部长李唐还小小地宣传了一把,这让梅晓歌亲民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相信后面,梅晓歌一定会着力于改善亲民关系。

    相信大结局时,梅晓歌不仅会解决财政问题,还能带动光明县的干群关系的全面改善。

    3、实干

    梅晓歌是个实干的人。

    他上任之后,吕青山让他先休息一下,他却说没事,我跟着一起去吧,正好了解一下情况。晚上的拆迁调度会,他也没有置身之外,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光明县交警设岗查大车的问题被媒体曝光,市里要说法,吕青山说他去市里挨批,梅晓歌说我也去吧。虽然吕青山没让他去,但是能够看出来,他还是很有担当精神的。

    要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了,范太平按照惯例给他准备好了讲话稿,但是他并不满意。他没有让范太平继续帮他修改到满意,而是自己重新写了一版。

    因为这一版“脱水”太严重了,所以他找到吕青山,征求他的意见。他说,原版讲话稿中的目标,别说他这一届政府完不成,下一届也完不成,他想实事求是一点。吕青山支持了他的意见,还说他可以去实地调研一下。他说,有些地方他已经去过了,那些模糊的数据,他能够马上更正。

    梅晓歌来光明县,并不是为了镀金,而是真正干事来了。正是因为他的实干精神,他才能够从县长升为书记,真正主政一方。

    你看,梅晓歌的这些上任之后的行为,都暗示了他将会接任吕青山,成为书记,带领光明县走出泥泞,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2 ) 对话编剧王小枪:正邪二元对立不是《县委大院》的逻辑

    原创 林沛 广电独家 2022-12-16 19:17 发表于北京

    文 | 「广电独家」 林沛

    《县委大院》摆脱了政治题材剧“降妖除魔”的惯有路数,做到了对中国县域治理的高度写实。

    前有官方宣布的“空降”,后有市委领导的陪同,履新县长的梅晓歌似乎应该大开金手指,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然后一路打怪升级将光明县打造为全市明星。并且,还应该像他的“友县”同僚曹县长一般,轻轻松松的在副市长面前许诺:招商企业不仅翻番,还能再加一副担子。

    《县委大院》当然不是爽剧。面对迁坟的压力,新县长要下乡做工作,向老乡们鞠躬拜托;财政吃紧,梅晓歌前往临近富有的九原县借钱,又引来不少揶揄声;坚持请省农业厅领导到县里的奶牛场看一看,整个县委班子站在雨中低声相邀,场面近于卑微,令人感慨。

    “《县委大院》还是不同类型的作品,它不是一个反腐或扫黑题材。”近日,《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对话「广电独家」时指出,该剧的核心是讲县委大院里的具体工作日常,以及里面这一群人的喜怒哀乐。“好人和坏人斗、正邪二元对立这些不是我们的逻辑,所以首先从题材类型上《县委大院》和其它政治题材剧不具备可比性。”

    《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

    饭要一口一口吃,纽扣要一粒一粒扣。事实上,《县委大院》的风格早在全剧第一幕就明晰了。面对拆迁安置、绿色生产、招商引资、防汛减灾……当然还有一直盘踞的数据造假问题,正待走马上任的梅晓歌说:“事情再大,包子还是要吃的。”

    “细微之处尽显章法,没有过度的偏向哪一方,更多的是将生活中的细碎展现出来。”一位豆瓣网友的评论算是多多少少get到了该剧的精髓。

    《县委大院》摆脱了政治题材剧“降妖除魔”的惯有路数,力图做到对中国县域治理的高度写实。正如有观众指出,“以前的官员剧都是依靠个别神人(也是脱离官场实际的所谓青天)斩妖除魔,但是没有将整个官僚系统调动起来,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不是集体的群体意识。一个人改变不了中国,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这个剧想表达的深层次意涵。”

    ▍挂职加深体验,真实度扛推敲

    近年来,因《对手》《面具》《密使》等谍战剧而广为业内熟知,王小枪自认“刚接到《县委大院》这个命题的时候是有点儿含糊的,它不是我的创作优势,所以急切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近距离和基层干部接触的机会”。

    在总局的协调下,他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开始了挂职体验。从2021年5月15日起,“每天和大家一起上下班,参与所有能参与的工作。”

    体验的过程是破除陌生、增强创作信心的过程。剧本创作周期约一年半,挂职就占了5个多月。其间,王小枪主要做的就是积攒创作素材。“每天白天开会或参与别的事情,我都做了很多工作笔记,晚上再誊到电脑上。这些东西攒的越多就越踏实。”在日常工作之外,还“主动跑了县里一些乡镇和村,去找不同的人聊天”。

    作为一个北方人,王小枪第一次来江西,就被当地的汛期“吓”住了。“一去就赶上十几天下雨,没见过太阳。后来才明白汛期是什么意思,北方可能就几场大雨,这里是把整个县城淹了。走在街上,雨水起码膝盖以上。”

    他跟着县委班子下乡防汛,一户人家被滑坡的山体压垮,“比我想象的夸张很多倍,就好像一部分山体直接拍到了这户人家里面,满屋子全是泥巴。”从乡干部、村干部到受灾群众,都并没有表现的惊天动地或是痛哭流涕,大家就是一起想辙,合力救灾。当时,王小枪有一种特别真切的感受:“想象中的县乡村镇干部和真正在身边观察他、看到他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后来,这段经历构成了描写光明县县委班子下乡防汛、抗洪的主要体验来源。

    据悉,除王小枪作为编剧于江西采风外,《县委大院》导演团队也派人前往湖南省衡南县挂职体验,历时近4个月;主创团队去正定县学习调研,美术也到50多个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采风……这些都使得该剧做到了相当的细节真实。

    仅仅是各种人的用车,就有网友比较了市里和县里公务用车有红旗和帕萨特的不同;而作为光明县“头号企业”东亚星能源的老板郑贵平(郑三)所开的车,是在2015年报价70万起的沃尔沃某型号,车牌号里3个8更显示了他身为土豪的身份。类似细节数不胜数,使《县委大院》成为了真实度十分扛推敲的一部剧。

    从跃跃欲试、好奇兴奋于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题材,到扎扎实实、潜心深入到地方采风,王小枪告诉「广电独家」,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不可能写出剧本,“确实是一段非常关键、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我来说是一段完全崭新的经历,就剧本创作而言起到了滴水穿石的作用。这是《县委大院》剧作的基石。”

    据悉,在该剧创作及拍摄期间,中央党校教授郝栋作为该剧顾问,也为剧本的创作成型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促成了该剧严谨、真实的现有形貌。

    ▍扣住“人之常情”,人物就不会跑

    《县委大院》不仅是正午阳光拍过的所有电视剧中演员最多的一部剧,也是王小枪写过的“有名有姓”角色最多的一部剧。

    接到这个命题,他觉得,不想套用某个安全的套路进行堆砌,也希望能在戏剧结构上有所创新,群戏就成为了这种考量下的最优选择。

    对于群戏,王小枪惯用的创作方法是先期搭建人物小传,“无论说戏份是贯穿始终的,还是说只有市场戏的,我基本上给每个人都做了一个很详尽的、很完整的履历。比如常务副县长在成为常务副县长之前,是从什么职位升上来的,是从乡镇干起,还是从市里调过来的?他参加工作的起点是什么?他是什么年龄、什么学历?诸如此类在人物小传里都做完了。”饰演常务副县长明路的冯鹏还曾经打趣王小枪,因为小传写得太多,“戏份都不匹配了”。

    这也符合王小枪一贯塑造人的方法,“希望每个人物是鲜活的,带着自己的呼吸,每个行为和动机都有合理的心理依据。”面对政府“拆违”自己的房子,原光明县县委书记周良顺在前期一直拿着架子,直到县委书记吕青山的到来。“没有人会一上来就同意拆自己的房子。如果一上来他就说配合,会显得有些虚假。”

    作为信访局长的郝东风拒绝了找关系让亲戚“醉驾变酒驾”的请求,又在迁坟大会上先斩后奏同意祖坟拆迁,惹得全家不满;为了拿到省农业厅的支持资金,县长艾鲜枝不希望只是“走流程”,于是托在农业厅工作的老同学将分管处长约出来喝茶……对谈中,王小枪一再强调“人之常情”4个字,“只要扣住这4个字,人物就不会跑。”

    正如费孝通对“人情社会”的研究,在差序格局社会中,凡事都要讲究个远近关系与亲疏交情,彼此间也便是一种私人关系,在行为、道德以及情感上均以这种关系作为评判标准。县委的官员们,脱离不了人情社会,甚至偶尔也要用人情规则做事——《县委大院》并未避讳乡土中国、人情社会的底层逻辑,而正是这一点点“人之常情”构成了该剧的重要气质。

    ▍戏剧考量VS忠于写实

    作为一部在总局的指导下完成选题、立项、剧本创作与拍摄制作的命题作文,《县委大院》的开头便将视野对准2015年的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工作,因之也被不少网友称为“城市版《山海情》”。

    始于拆迁和上访,当然出于对戏剧创作规律的考量。但在官与民的关系上,《县委大院》的处理方式既现实又温情,在干群关系中突出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说实话,现实生活中那种来了什么也不说上来就闹的,也确实不多了。”在实地采风的过程中,王小枪觉得,所谓的无理取闹,是说凡事都逃不出一个“理”字。

    官与官的关系,反而为该剧提供了颇具职场意味的看点。诸如光明县各乡镇围绕财政支持展开的“游说”,九原县县长曹立新与光明县县长艾鲜枝的引资之争,又如各个县在市长面前抢着表态等等——同级之间的竞争、上下级之间的互动,贯穿其中的思维模式或许用KPI来代替也不为过。

    但在成果和政绩外,作为一地父母官,为民服务的心态才是决定他/她是否能继续走下去的关键要素。剧里的梅晓歌学历光鲜,也曾去过妻子乔麦为他安排的面试,但为民做实事儿,得到老百姓另眼相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他最终决定留在新州市,坚守基层岗位。

    如今剧集播出过半,已经有观众觉得,“小地方可不是只有小事情,拆迁、造假、上访一件接一件,基层干部焦头烂额跑断腿、做群众工作磨破嘴皮、半夜接到电话就赶往现场的疲惫样子可以说很真实了,让观众真真正正地走进了‘神秘的体制内’,既让人感动,也令人思考。”

    在王小枪看来,如果《县委大院》能让人们更加了解体制内的工作,也算善莫大焉。“任何一个职业都是这样的,有围城内外的认知不同。真的去干半年,会觉得不好干,压力大、责任也大。许多职业在大家没有特别深入了解的时候,容易看得简单。”

    他笑言,“就像我们这个行业,也有同学问过我,写剧本是不是就是往剧组一坐、摄影机一架,胡侃就是一集剧本?他不明白这其中的辛劳,县委大院里也是一样。”

    《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近两年已经深入人心——截至今年10月24日,“国考”报名数已超183万人,比2021年又增加了40多万,全国平均竞争比例58.82:1,竞争最激烈职位达到了20813:1。

    好在看剧之后,有网友打心里觉得,“永远不要抱着‘进体制内摸鱼混吃等死、圆滑保守精致利己抓牢铁饭碗、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的‘消极’”想法考公考编。”

    在中国的电视剧领域,写实的难度往往要高于营造奇观。有人善良忠诚、恪尽职守,也有人欺软怕硬、倒打一耙,《县委大院》以真实、日常的手法,描众生、看官场、写生活,为国剧开辟了一块写实的自留田。

     3 ) 形似神不似,没有金手指却有假大空

    《县委大院》作为2022年岁末献礼剧,是胡歌久别荧屏七年之后,再度与正午阳光合作的剧目,确实让人非常期待。电视剧刚播出,就获得不错的收视率以及讨论度。但是目前追到16集,整体的观感就是:这部剧里面有足够的县委大院的骨架在,可在剧情里面缺乏所谓血肉,主角的形象足够正面,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没有足够的金手指,但却足够的假大空。

    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造成这样的问题会有很多因素,总不能以这部剧定位为献礼剧,有很多剧情不能深入谈及,只能泛泛而论来搪塞。

    带着手铐和脚镣创作与画地为牢的创作本质是两回事。前者是受限于现实的可能性,面对需要表达超越现实的创作无法实现,但你的创作逻辑和才华是在的,能够支撑住你利用限制的素材来表达你的诉求。画地为牢呢,本质就是一种投机主义,制造一种假象,以至于让人同情-他都这么努力,无法达到你的要求,那是因为现实的问题。这种会如何体现呢,就是剧情里面的核心命题面面俱到,但又泛泛而谈,出现这种困境往往就在于剧本创造的核心底层逻辑就严重出错。

    一、关于献礼剧

    这部剧定位是献礼剧,也就是因为献礼剧,所以会出现“哦,他看似谈了很多,但是又谈不够”,都是因为献礼剧。其实这样的毁誉参半的评论往往都会出现在正午阳光出品剧。制作公司以打造精品的“正剧”路线占领了市场份额。就事论事,正午阳光的剧在国内的电视剧创造市场上确实称得上精品剧,但往往到执行上面,只有精品的形,没有精品的神。

    为何会出现这种原因。正午阳光的核心用意是要按照美剧的思维来打造国内电视剧。美剧的思维又是什么?其实就是核心的客群,痛击客户痛点。所以基本上,正午阳光的剧目都是以用户的思维来进行剧本创作,他会基于用户的痛点、话题点来打造话题。这就是你会看到他的很多演员凭借着剧中角色获得足够的话题度,可深入剖析,他剧目里面的人物莫不是过于传统的价值观-所谓的爹味浓引发争议,要不就是他的剧中人物发展、成长与剧情会呈现出相悖的逻辑,也就是剧情与人物成长会出现矛盾。这也是他诸多剧目都是“毁誉参半”的原因,这一点也会出现在县委大院里面。

    至于本剧定位在献礼剧,也是属于毁誉参半的一类。赞扬的是,他涵盖了县委大院日常行政事务的种种,足够写实,也展现了县委政府行政的工作日常,甚至很多争议的话题与命题也涵盖,直视。毁在于,他谈论了这么多命题和剧情支线,仅仅体现在表面上。

    这样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定位在献礼剧的约束。电视剧的剧情不在于人物的塑造,也可以在于启发观众思考。这也是为何香港职业剧能够获得追捧,里面的人物不一定非要树立在正与邪的对抗,仅仅围绕职业剧情的开闸,展现这个职业的面貌再附加适当的艺术加工,其实也未尝不可。

    就如,职业背景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同样讲述发展的命题,三十年前的《情满珠江》里面的故事就足够饱满,甚至是《鸡毛飞上天》的剧本创造上也要比《县委大院》要扎实。

    如是谈及献礼,核心的命题是发展,剧情围绕着发展,可以引发-要如何的发展,怎样发展来展开,也比主角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发展,我们要这样,又要这样,还要这样”的假大空会真实多。

    二、形似神不似

    值得赞扬的是,《县委大院》里面的剧本前期采风、取景、人物形象打造上也费了足够的心思,尽管还会出现有足够多的剧情漏洞,但这毕竟不是记录片,无法一一地重现现实。

    但必须地说,这剧里面就仅仅限于形似,利用布景、人物的打造、剧情命题来打造县委大院,但在落实在剧情推动上就陷入神不似的困境。

    一群挂着县委大院的头衔,起着省委的调子,却干着乡镇镇委的事情。

    从国内行政区域划分说,我国分为省、县、乡三级,也就是县委大院,他是属于一个中观的级别。一个县委大院要做的还是统筹辖区区域里面的各项事务的发展-民生、经济、科教文卫等等。在县委的机构设置上,一般是四套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而在政府的机构设置里面,除了要统筹乡镇发展,还会以政府内设机构作为议事中枢机构,外以多个市直机关来统筹辖区里面的资源调度、经济发展、财政调度以及科教卫文资源分配。但显然,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上,剧情这个基本逻辑就是错误的,所以你会看到在剧情,前前后后只出现的是书记、县长,没有其他副书记及常委,只有乡镇书记的身影,更看不到有市直机关的存在。花太多的篇幅去塑造所谓的关键演员的关键角色,意在打造群像精彩,再利用这种群像的角色辅助剧情,延伸足够的支线,来打造足够的光环的主角,可最关键的环节却被忽略,一个县不是一个乡镇,重则,要处理100多万常驻人口的各项大大小小事物,轻则,也要兼顾30-50万左右人口的利益,这只有书记、县长以及几个乡镇干部就能把事情去干好吗?所以,这也大概解释这县的困境-这个县为何如何发展滞后呢?人力终有穷天道自有尽。要原本100个人的事情剧情只让10个人去做,最后往往容易出现人浮于事。费太多的心思去塑造这个县所有干部都一心为民,执行力之高,领导有足够的智慧和专业知识,却忽略的专业如果要集中在专业剧情的展开,也应该清楚于专业分工有明确。主角团在厉害也无法面面俱到。

    在剧情展开上,编剧似乎恨不得把在挂职调研过程中,所经历的恨不得一脑子展开,可又受限于角色的数量设定、剧情的铺设展开等因素出现这种调子过高,呈现的内容与质感却与高调子不匹配的诡异。

    此外,在本剧的最初剧情矛盾上主要集中在光明县数据作假导致的重重问题上,然而对于这个县的描述也仅仅停留在以法兰与奶牛作为产业支撑,没有其他关于这个县的人口年龄结构、对外务工人员多少等等方面的描述。显然观众对于这个县也无进一步的深入认知,更无法对后续的剧情推动能够有进一步的体会,更多会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代入到现身处的县来展开所谓的剧情视角。故事要讲什么如何讲,似乎这部剧很难给以确切的答案,因为他的元素实在过于投机。

    在故事的主线上,主要分为两个脉络-一个是以梅晓歌为主的县委线,主要讲述他主政光明县里面的经历,另外一个脉络就是以小林职场菜鸟的脉络,主要讲述的是刚进入体制内的新人成长的故事。从两条脉络来说,这更像是干部成长的故事,但是在推动剧情上,他陷入了怪圈-到底是什么驱动干部的成长?谁是他成长的障碍。小林一条线,则是体制内相亲的抓马、办公室同侪的竞争,这确实很真实。可到了梅晓歌的脉络上,还是老问题,既然如此一心为民,干部响应也不大出差错,为何就执行变形?问题在哪呢?到最后,剧情只是通过一个个所谓老百姓-老邱、宝根这些群众人物来辅助证明:政策落地的变形的缘故。

    就事论事,当一个政策落地非常不易,基层的工作在于你要把政策讲给老百姓去听,基层执行的工作没有绝对的命题和标准的答案,最关键在于融会贯通。

    然而在谈及在这些问题的时候,关于本剧的营销,谈及到执行的问题,就仅仅懂得利用妇联来说服拆迁户签字,以此来体现所谓的体恤民情,县长鞠躬就能引发群众感动一片。在关于本剧的营销文章里面,说的一点却是不错,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面谈及中国乡土自然有一套所谓的社会规则-就是乡土人情。但政府的本质工作是在于服务于发展,一而再晓之以情,无法动之以理,无法利用新观念去革新旧观念,如何谈改革,如何谈创新,如何谈依法执政?

    本剧的形似神不似的原因在于二,该谈法的时候,继续谈情,该谈理的时候,继续谈情。一而再地花费诸多的笔墨在塑造一群仅仅只有顽固、执着的乡土情怀的群众人物上,却不愿意再花点时间去思考他的行事动机,他们的困境所在,他们的诉求,再赋予他们血肉,给以他们在剧中成长的空间。

    三、没有金手指,只有假大空

    县委政府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县委政府的定位就是服务型政府,主政者要解决的,不管是懒政、庸政,还是勤政,最关键思考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统筹区域发展。这是一个经济账、也是一个社会账。而发展的驱动力在于人民。在县委大院里,编剧抛开了很多社会议题-征地拆迁、三农问题、农业改造、环保整治带来的产型升级。这无不是当下大众关注的社会命题,可在剧情的展开的时候,这剧又陷入了一个诡异的逻辑悖论-对于这些命题,他往往只有情绪表达,没有实质思考。这点体现在哪呢?这点体现在,每当谈及在这些社会议题的解决方案上,你往往只看到主角三言两语的空话、套话、废话,行动解决方案就只有一带而过。

    1. 光明县的财政困境-借钱or招商卖地

    这部剧在立项、成案、拍摄制作的过程中,确实当下很多政府都面临财政上面的问题,这并非故事的主角能够三言两语就解答出这个难题。但从剧中来看,这个命题里面,剧中采取的做法就是:利用主角的评论,对隔壁县的卖地求发展模式进行高位点评,再表达我们不能这样,既要这样又要这样。

    既要这样,又要这样,还要这样。这是主角每逢开会必说的话语模式。另外还有一句话语就是实事求是。

    可现实的困境里面,在面临着县内财政赤字,收入匮乏的情况下,这个县是否还有资格可以谈及-既要这样,又要这样,还要这样的理想化标准呢。发展与改革永远都是并行进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陷入教条僵硬主义。在改革的过程中,决策总有利弊,需要不断深化、不断调改。

    在谈及到隔壁县的招商模式,主角只有一个上帝视角的评论-他们这种会遭遇大问题。但现实的困境是,你无法去马上对一个政策里面就加以否定,因为政策的落地总需要时间 ,效果的呈现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并且发展与改革就是一个试错、纠错的过程,没有绝对满分的命题,只有不断修补的60分。

    2. 经济发展-招商、自身发展

    一个经济发展的命题也不是所谓的对外招商发展能够解决的一条路径。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县的经济发展除了外商的助力,还需要自身的产业基础,每个县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为主的县域总不能要求马上就进入工业县的发展步伐。一个县的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管是农业县还是工业县,除了自身的底蕴,时代的机遇,还有几代人灵活的智慧。外商是重要驱动力,内商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作为内动力。可到了这个命题上,剧情又是肤浅地解释一切靠招商发展解决问题,你丝毫看不到任何光明县老百姓的努力,你也看不到这个县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你只看到这个县的摆烂,要主角的拯救。

    3、解决方案-实事求是还是一成不变

    对于剧中大大小小的矛盾解决方案,我只看到一个简单粗暴的思维路径,对于这些解决方法,丝毫看不到所谓一个从基层爬模滚打的官员里面的智慧以及专业技能,只看到利用一些人情叠加和口号式的小聪明与假勤奋。

    就如奶牛基地的专项资金的申请与法兰厂的叫停两件事来说,无一不充满了这主角自我感动的小聪明与假勤奋。

    奶牛基地无法得以规模化生产在于路没修好。农业发展的难题在于风险的控制,要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要面对在物流层层叠加之后渠道价格管控的风险。就如当下农业规模化生产这一命题上,这点与土地模式有关,解决这个无法规模化生产难题,当下的解决方案在于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景这样的发展模式,利用技术支持、专项补贴来帮助每个乡村种植同样的农产品,保证产量,来降低整体的风险。而农业产品的收购价格低,到流通到市面上的单品价格之高,这里面的价格差就在物流成本之上。而剧中描述光明县奶牛生产基地的困境仅仅归咎在路没修好这个命题。在过去十年里面,国内的国道、省道交通网络已经足够发达,在一个县市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县道改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人总不能一根筋要去凹这个交通命题上。人是活,树是死,其实就剧情深度而言,剧情过多笔墨地花在主角很努力去解决专项资金这个问题上,所以三顾茅庐地拜访省厅,而并不愿意让主角多去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产业难题。奶牛基地是固定在一个区域吗?不尽然,更普遍的做法是,农产品的供销基地首选在于国道、省道出口便捷的地方,利用省道、国道的交通区域优势,降低外来车辆的物流成本,也便于外地车辆的管理,然后再利用市内的物流运输将各生产基地的农副产品集中在国道、省道出口的农产品基地,这样既解决了外地车辆进入本市的管理难题,也促进了本市的物流企业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要把路修好这个简单的电题上,修路求发展这已经是90年代的试卷,面对梅市长这种80后的书记更多在于如何区域统筹、资源系统这个试卷的解题了。

    法兰厂的叫停也是同样的道理,剧中人物只通过三言两语表达对于环境污染影响后续发展的晓之以理,却忘记最核心的一点——如何迭代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空喊口号的一刀切。一刀切之后不仅仅面临的是误工补贴、产业转移,还有整个就业人口的流动如何解决,这个区域的经济收入要通过什么来弥补?显然,更符合实际的处理方式是:关停部分产能确实落后的厂家,再选取一批比较优质的厂家集中生产,集中污染集中处理,然后再辅助专业技术的指引和政策鼓励、补贴来完成产业升级。如此一刀切带来的恶果其实与懒政、庸政没什么区别

    光从这几件事的处理上, 也无法从主角身上看到足够的智慧。更糟糕的是,如此的思维定势会贯彻整部剧的剧情发展。

    就如不愿意展现官场的窥阴癖,要展现县委大院的专业这一环节,这个剧也就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看不到深入细致的思考。所以也就只能利用正午阳光的营销老套路——群像精彩+人气主角+似是而非的我们很努力,不能展现全部是因为环境原因的鸡汤来粉饰。

     4 ) 县委大院1-12集!!真实!!

    县委大院前面这十二集涉及到了:拆迁平坟,数据造假,瞎喊口号,各县背刺,文山会海;县领导低声下气地拉投资,以及昨晚两集的两创难题和手续办理跑断腿这些问题;把这些摆到台面上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了👍这剧就称得上一句“从群众中来”。县委大院既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夸大矛盾,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如何去转变和改善!!中国发展历程中就是:不断遇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基层干部建设真的不容易☀️

    (注:光明县仅有三十八万人口)

     5 ) 央视剧评|《县委大院》:中国政治题材剧的新范本

    特约评论员李京盛 近日,电视剧《县委大院》正在CCTV-1热播。这部以讲述新时代中国县域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塑造新一代基层领导干部形象和展现中国县级政权组织治国理政历程的政治题材作品一经推出,即备受瞩目。 该剧以新颖的现实生活内容、真实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创新的写实手法,再现了新时代基层工作的实践展开过程;也为中国政治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突出执政为民理念,彰显时代性和人民性特征 政治剧是西方影视创作中一个具有广泛受众和市场热度的题材,《白宫风云》《纸牌屋》《是,大臣》等等风靡一时的欧美政治剧,在我国电视剧观众中也有很大影响。 中国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政治剧的概念和类型,但政治题材类的电视剧作品,也一直被广大受众所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反腐、扫黑、法制、脱贫、环保等等涉及国家治理、政权建设、国计民生等等领域的作品,也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中国政治题材影视作品与西方政治剧在类型概念、主题表达和内容叙事上有两个鲜明的根本不同: 一是中国的政治题材剧是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执政为民”为其鲜明主题和内容特征; 而不是西方政治剧以展示“权力角逐”和“政治运作”为卖点的商业叙事。 二是中国政治题材类影视作品,往往都是围绕当下社会治理领域中与国家未来发展和老百姓当下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而展开,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特点。 《县委大院》则是在保持和延续了中国政治题材剧的鲜明主题和特点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政治题材作品固有的人物塑造、故事规模和表达方式。 它以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空视野和叙事背景,全面展示了一个县一级的政权组织,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指引下,踔厉奋发、积极作为的执政理念和实践过程; 为观众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式县域治理模式和所取得的成绩;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基层执政者形象;也为“郡县治、天下安”这一延续千年的社会治理方式,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6 ) 《县委大院》大结局未交代的3个谜题,你知道几个答案?

    《县委大院》大结局了。

    是的,看到20集时,以为是高潮,正摩拳擦掌地等着看梅书记的医改,环保治理还有农业改革的开展情况时,就结束了。

    24集,用了很大的篇幅,甚至换了两个演员,来演绎梅晓歌和乔麦一次辩论赛的经过,也告知了我们,两人缘起之处。

    你想知道的,电视剧告诉我们了吗?

    看似没有,实则,一一交代了。

    2015年-2019年,这部剧讲述了县委大院的四年。

    拆迁、迁坟、环保、创文明城市、医改、土地流转…

    一幕幕场景化还原,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化的县委班子,和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最期待、也最是盼望的好县委书记。

    这部剧自开播以来,收获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例如,“2015年的微信对话界面不对,但华为mate9手机走心了…”、“猪肝红桌面这不就是我的办公现场么,体制人下班又上班了!”、“领导水杯的水只剩半杯了,我的倒水DNA再一次被激活了”。

    这部剧真的是行走的申论材料。

    热点话题:医疗改革,抓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土地流转改革,拆迁,村民对政策不理解,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脱贫攻坚,农村普法,形式主义作风。哪个不是申论标准答案答!

    这些晦涩难懂的行政词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和例子展现,就有了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说,这是一部高度还原的剧。

    有人说,它没有高潮,太零碎了,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是点到为止。

    也有人说,烂尾了,草草结束了,还没看过瘾。

    然而我想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谜题一:梅书记到底去哪了?是高升,还是平调?

    大结局里,一向忙翻天的梅书记,终于有足够的时间,坐在家属席位,拿着宝宝的B超图,陪乔麦上胎教课。

    这个画面十分温馨,因为40多岁的梅晓歌,终于跟乔麦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了,而且刚要拥有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所以,梅书记大概率调离县城,回到市里, 但究竟是升职还是平调,不是很明确。

    梅晓歌60%概率升任至市委,40%概率调任至九原县任书记,而隐退的可能性是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梅晓歌是空降当县长的,而且乔麦家是有背景的。

    要知道,哪怕干练如艾鲜枝,她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先是常务副县长,再是县长,然后才是书记。

    可梅晓歌不是的,他一来,就是代县长的位置。

    他既不是从本地基层熬上来,也不是光明县人,而且他上任,还是市委组织部部长亲自送来的。

    谁能有这样的待遇?

    所以,早在他到任的那一刻,吕青山书记的提前退休,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要知道,当市委会议讨论吕书记的调任问题时,马市长原本是不同意的,可组织部长说了一句,“我问过青山,他认为自己可以为某些问题承担责任,为县里的发展让路”。

    从这句话来讲,吕青山知道光明县的问题积重难返,他甘愿给有能力者让路。

    所以,梅书记的空降,也就意味着他后面有一定的“背景”和“实力”,从上空降到下,任一把手书记,属于基层主官经历,俗称“镀金”。

    那么,基层经历结束后,他理所当然地回到市里任职。

    再加上梅书记任期内,实实在在地为全县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可以说是实干型干部了,这样一位人民爱戴的好书记,要是被免职隐退的话,可能会伤人心的。

    而乔麦和她家里人,肯定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其次,众人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同样是不辞而别,吕青山书记是提前退休,从实职岗位上下来。

    所以,当天食堂吃早饭时,大家还在嘀咕,究竟该如何表现,显得有人情味。

    若是开开心心,大张旗鼓地欢送吧,好像又不是什么特别光彩的事情,容易让吕书记误解;

    所以,大家一致决定,拍个合影留念就好,比较中庸。

    而梅书记要离开时,一众县领导是高高兴兴地等在大院门口,想送他一程的;就连一直跟着他的秘书,收拾完东西后,也是哼着歌下楼的。

    请问,什么情况下,大家要如此隆重地列队欢送,领导秘书又是在领导发生什么情况下才会如此高兴?

    答案是升任!

    再次,梅晓歌考核谈话时,还大力举荐艾县长。

    体制内都知道,考核组谈话,一般只有在升职时才会让你举荐他人。

    剧中考核组在和梅书记谈话中,有一句话是细节!

    梅书记说,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和艾鲜枝县长继续共事!

    这就更加说明,梅书记还在领导队伍里,甚至表达出了对艾县长的高度评价,意思是艾县长还可以继续往上走,我在更高的位置等你一起共事!

    综上,梅书记应该是升职回到市里了,光明县的奶牛基地搞得不错,省农业厅的厅长应该也很赏识他,所以,在农业局也未尝不可。

    谜题二:与梅晓歌作派相反的曹立新,能走得远吗?

    梅晓歌和曹立新最后的对话很有意思,其实暗示着,曹的理想选择,也许就是梅的结局;

    而梅的忠言逆耳,也许真的会一语成谶。

    曹立新的结局,与梅晓歌姐夫半途而废的工程是相联系的。

    按理说,梅晓歌是县委书记,想给家人谋点福利,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他母亲非常明事理,从来不让他犯错误。

    而梅也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所以,他姐夫几次三番,明里暗里地提出,想在他手里找点活干的话头,都被堵回去了。

    非但如此,梅的母亲和姐姐都非常支持他,姐夫只能一人吃瘪。

    但是,曹立新不一样,他是个会变通的人,会来事啊!

    所以,梅晓歌的家人,包括姐姐一家,一直都生活在九原县里,梅讲原则不照顾,但曹却会照顾。

    他把姐夫的车队安排到九原县最大的企业——阊胜矿业打工。

    这也就解释了,当梅跟曹摊牌时,曹例举了两个理由,一是这家企业是县里最大的,马上要上市了,这时候暂停整改,要了县里的命;二是他在任期间,解决不了,不如留给下一任;三是,你姐夫也在里面工作呢。

    言下之意是,你这也是切断你姐一家的收入来源啊。

    多亏梅晓歌家里人明事理,得知事情后,立马打电话给姐夫,让他暂停工作,毕竟多少钱,都没有弟弟的前途重要。

    可也是因此,让我们从旁边人的口中,得知曹立样可能出事了。

    因为梅妈妈问女婿,那个工程怎么样了?

    姐夫回答说已经停了,“他们都说,曹书记,这回可能有麻烦了”

    曹立新,这位一直在悬崖上跳舞的,踩着钢丝的地方官,终于还是在被N次举报中,无法安全脱身了。

    谜题三:马市长、供电所所长的消失,去向如何?

    剧中点到了马市长、曹所长等人的消失,意味着这一条线基本“落马”。

    范太平这个人吧,绝对的老江湖,铁打的县委大院,流水的县领导,而范太平,始终稳坐办公室主任的位置。

    谁能想到,他与媳妇的聊天,才是最见真章的。

    “瞅谁不重要,瞅不见谁很重要,谁要老不出来,就有意思了”

    他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马市长身为二把手,市里大大小小的会议,他居然可以连续八天不露面,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但总是不出现,只能说,他出事了。

    至于供电所所长曹建林,范太平还发现,他老婆已经好几天没发微信朋友圈了,而曹本人的微信步数,已经好几天是零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突然间不发了,要么家里出事了,要么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大的变故,没心情发了。

    而微信步数,哪怕是居家,也至少是个位数的,你总是拿着手机走两步吧?

    从卫生间到客厅的距离,一天来回几趟,也就是一百多步。

    除非,你不拿手机,或者手机关机收起来了。

    那么,马市长大概率是被双规了,而曹应该是坐牢了。

    为什么要提这两个人?

    因为当初乔镇长跟梅书记汇报时,就提出阊胜矿业,表面上是曹所长的二舅子控股的,而传言“最不靠谱”的是,马市长的家人也有持股。

    那么,如果阊胜矿业污染问题被举报,严查下来,很容易查到官员违规持股问题,马市长的落马就不难想象了。

    结语

    比起其他剧,总是在最后大字报幕一般地写出每个人的结局,比如某某判刑多少年,某某升任什么职位来说,《县委大院》真的是隐晦的。

    至于为什么如此小心,也许正是因为某些方面,还是踩了钢丝的吧。

    当然,还有一些未完待续的。

    比如郑三的农业做得怎么样啦?

    林志为的驻村之路还有多久啊?

    江霞后来嫁人了没啊?

    这些支线的细节,确实来不及交代了。

    期待续集吧。

     短评

    黄磊演技尴尬啊😅

    7分钟前
    • 平凡的世界
    • 还行

    勉强撑到第九集 真的看不下去了

    12分钟前
    • 魑魅魍魉
    • 还行

    胡歌不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像一尊洁白无瑕的观音。万茜看起来很想和他离婚的样子。吴越太棒了,张新成会挑剧本,踏实。

    13分钟前
    • 三秋書
    • 较差

    作为体制内人员,看这剧还是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4分钟前
    • 力荐

    作为曾经在县级电视台工作的一线记者 表示 设定比较真实 独独缺了县委开会时记者的长枪短炮

    19分钟前
    • 斯尔呵
    • 还行

    这群像戏好到什么程度,就包贝尔放里头都不讨厌了,请都来看爆款吧。

    20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力荐

    编制内的人看了觉得太真实,讲的是县委大院,但可以从身边的股级,科级干部中看见他们的影子。只是蹊跷的是,编制外的很多人认为这部片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就是值得深思的地方了。

    25分钟前
    • 陌上花开
    • 力荐

    在“假大空”和“接地气”之间的独木桥走的很稳,多线并行,杂而不乱,光明县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等着各方人马轮流唱戏了。ps,人均熟脸实力派的阵容我真的好爱!胡歌还是那个有魅力的男子

    30分钟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剧情挺好的,就有两点,一个是目前全剧竟然没坏人,基层没有贪污腐败我不信。一个是任何问题他们都成功解决,太主角光环了,可以当爽文看

    3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不该叫光明县 应该叫理想县

    36分钟前
    • 窄门
    • 还行

    太真实了 感觉又上了一晚上班

    3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为了胡歌看的,希望能有山海情的质量。但是目前有个问题…环境塑造很真实很接地气,故事和台词也都是可信的。但…感觉完全没有人物…看了两集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模糊,跟山海情差太远…继续观望吧…

    43分钟前
    • 碎碎念
    • 推荐

    拍的各方面都不错,但是题材真的不喜欢,不想看剧放松的时候还在看青年大学习

    44分钟前
    • STAN
    • 还行

    买电脑装摄像头这种事,不需要上常务会。全剧王骁演得最到位。

    46分钟前
    • 当时明月在
    • 还行

    “咱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

    47分钟前
    • 香芋蘸糖
    • 推荐

    胡歌演技确实不错,很推荐看

    50分钟前
    • 鸭脖子
    • 很差

    “我姓梅,叫梅长苏,是这个县的书记”

    55分钟前
    • 🦊👀
    • 推荐

    胡歌吴越黄磊李光洁张新成王骁尤勇智孙淳刘涛万茜!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这种阵容!正午有你的!!希望孔笙导演好好导!!!

    57分钟前
    • 54修汪
    • 还行

    看了两集,剧情紧凑,人物多但不脸谱,官腔相对舒服。正午阳光还是牛啊,孔笙厉害。

    58分钟前
    • 楚村
    • 推荐

    好看 我泪流满面😭

    59分钟前
    • 幻影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