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视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德式幽默,这四个大字,仿佛一写下来,就会受到潮汐般的嘲笑鄙视。
美国人对德式幽默赤裸裸的讽刺,在南方公园的第一次年度喜剧颁奖典礼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给德国人颁发了一个“最缺乏幽默感人物奖”。当消息传到德国人耳中,善于机械制造的德国人创造出了一个funny robot(搞笑机器人)来反击。(当然按照SP的一贯风格,这集当然不是浮于表面对德国人的讽刺,具体深意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南方公园第十五季第二集。)
而今天的文章,则是一篇为德式幽默
正名的文章。 德国电影电视剧,大家能看到的翻译资料常常以二战题材为主,比如著名的战争历史电影“欧罗巴欧罗巴” (Europa Europa)。即使是剧情片,也是类似电影“浪潮”(die Welle)这样对独裁政治的批判。当然也有,剧情细腻,对人物变化的捕捉极为敏感的三集迷你剧,我们的父辈(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上述几部,无疑是德语影视作品中的佼佼者,但整体基调都是比较压抑,偏向于无声的控诉,艺术和思想深度拉满。但绝不是欢欢喜喜,阖家观看,轻松愉悦型的作品。在这样业界翘楚的引领下,活生生地劝退了一批那些想要通过看剧来感受生活乐趣的观众。仿佛德国人善于思考,善于哲学,但唯独不擅长幽默。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看德国老人台的观众,我们必须写一篇文章,对这种偏见进行反击。 美式幽默,🍿️爆米花式,直接喂到你嘴里,笑过无声,仅供放松娱乐。而德式幽默,则需要你转一点小弯,结合当地风情和文化特点,加上对不同地区不同德国人性格的了解,猛然能领会到其中的笑点。没有看过德国喜剧的人从这个描述,也许很难理会。做个类似的,不是那么恰当的比喻。美式典型幽默就是老友记里面的乔伊Joey,德式幽默就是老友记里钱德勒chandler。Joey的笑点,他一摸肚子作出yummy yummy的表情,你就能哈哈一笑。但是chandler,你则需要,脑子稍微运转一下,然后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但是为啥说这个比喻,只是类似而非完全恰当呢,德式幽默还添加了德国人那种特有的扣扣搜搜小鸡贼。潜藏在德国人严肃认真的外表之中,极具丰富的纠纠结结拧巴的思想斗争,最后在这种小鸡贼和纠结中有种温情的幽默感。德式喜剧中描绘的,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不会强行说教,更不会煽情,甚至还有点让人觉得尴尬的五毛钱演技。但是人物,直白而真实,绝对不会出现伟光正,更不仅仅是无伤大雅的小缺点,还可能是难以忍受的缺点和鸡贼。
但是人物性格一以贯之,思维符合其一贯的脑回路。喜欢这种类型剧的小伙伴们,到最后一定有爱不释手的角色,并且对他的性格和台词如数家珍。而其中的笑点,会让你有一种寻宝般的惊喜,是一种发现珍宝的喜悦。而这种宝藏,你还不担心被人抢了,因为别人可能完全嗤之以鼻,而你敝帚自珍。 这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在喜剧中更蕴藏着一些思考。这思考并不会在第一次第一遍看出来,但是后劲无穷,也许在某天猛地一拍脑袋,噢原来是在讽刺这个。若是你不想思考,把喜剧作为茶余饭后的甜点,止于此也无伤大雅。德剧仍能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 说了这么多,又到了本文的推荐环节。根据德语能力和对德国文化的了解由浅到深,和脑力活动理解笑点的时间长短,给大家推荐下面三部有趣的德剧,虽然只有其中一部有字幕组的字幕,但足足七季应该能让你足够满意了。 浅显式动脑一秒:Mord mit Aussicht (谋杀既遂)
这部是在ARD播出,由WDR(西德广播公司,总部位于科隆)出品由科隆本地影视制作公司Kölner Pro GmbH制作拍摄的刑侦喜剧。讲述了被贬职到偏僻小乡村(虚构)Hengasch的原科隆警长Sophie Haas,和她的同事Dietmar Schäffer还有Bärbel Schmied在一个地方小警所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连带着小村庄的风土人情,和各个村民不同的小性格,以及一连串的事件。 对谋杀案件有着疯狂热情,嘴角难掩笑意的Frau Haas(Haas 女士),每次出场必是德式时尚的最高水平。 有点小肚皮,裤子略紧的Dietmar,爱吃甜食,大愚若智的小眼神(没错就是假装智慧实则愚昧的眼神),贡献了本剧的最强笑点。他的老婆Heike Schäffer绝对是这部剧的最佳配角,热情爱管闲事,心地善良,集德国妇女优点和缺点为一身,唠唠叨叨但异常英勇。 养牛场家的小女儿,Bärbel小可爱,也是该警所的三个警察之一,有着德国年轻人的典型烦恼,身兼数职,帅不过两秒。 还有狡猾机警的前任警长Herr Zielonka, 温柔敦厚的兽医Dr. Jochen Kauth,谁来都一副爱搭不理的小酒馆女招待Lydia Aubach,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永远在慢慢悠悠安心过马路的Frau Ziegler……数不甚数的小配角,个性鲜明,总有一款必然踩到你的喜爱点上。配乐虽少,但是不落俗套,每当想起开头,你的嘴角也免不了挂起小鸡贼式的讪笑;乡村风景美不可言,片中夹杂着很典型的科隆文化习俗。各种只有在科隆,及其周边生活过的人才能理解的奇特笑点。 本剧唯一的缺点就是,破案设置虽然合理但比较简单,是一部轻松愉悦的喜剧,而不是逻辑缜密的推理剧。而且其中警察办案,几乎条条不符合德国刑事诉讼法(StPO)的办案标准,千万不要误把电视剧当现实,逗你一乐而已。 转弯式动脑三秒:Der Tatortreiniger(现场清理人)
这部有丰富的中文资源。 该剧讲述了犯罪现场清理员Schotty在清理犯罪现场的时候遇到的形形色色故事(奇葩)。千万不要被剧名所欺骗,这不是那部德国人尽皆知每周日晚上,五十岁以上老人必看的那部Tatort(犯罪现场),和犯罪也几乎毫无关系。Der Tatortreiniger(现场清理人),是一部充满了德式黑色幽默的喜剧。但这部剧里的幽默,就需要比前面推荐的这部,稍微需要脑子转个小弯才能体会了。 这部剧的主演是Bjarne Mädel,也就是Mord mit Aussicht(谋杀既遂)中的第二主角Dietmar Schäffer的扮演者。这位我最喜欢的德国喜剧演员。如果说谋杀既遂中他虽是绿叶,但不可或缺。那么Der Tatortreiniger(现场清理人)就是他独特演技和德式幽默的最高水平,这部几乎算是Bjarne Mädel的独角戏,通过与不同犯罪现场事后清理中不同人物的对话,来展现整个故事。 场景非常有效,几乎没有外景,甚至独幕独角单镜头。全靠演技和氛围,没有舞台剧的夸张表演,但是有舞台中直击心灵的效果。现场清理员Schotty,绝对是你不得不爱的角色,有着普通小老百姓的自私纠结和真挚善良。看似无表情,实则其暗藏深意;表面竭尽礼貌,深思暗含讽刺;不是哈哈大笑,但内心小九九的默默傻笑。看着五大三粗的主角,心思细腻,同理性极强,绝不刻意煽情,但是常常触动你柔软的内心。至于其中的德式幽默,但就需要你细细品玩,是一部具有一点点观影门槛的剧。 这部由NDR(北德广播公司,总部位于汉堡)出品,和Mord mit Aussicht(谋杀既遂)中植根于科隆本地文化不同,Der Tatortreiniger(现场清理人)更关注于整个德国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特点,絮絮叨叨,在每集结尾的一片迷雾中藏匿着一种孤独感。故事的叙述方法和推理也更为精巧。 深思式动脑五秒:Stromberg
这部剧我没有看完过,这需要的德式幽默的门槛就非常的高了。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主角Stromberg过于猥琐,但是我总感觉我过十年再看可能是另外一种感觉。之所以推荐这一部,是因为这部剧是我的好朋友小康同学的最爱,不止一次跟我疯狂安利,然而未果。这里面有很多台词,都成为了德国社会的经典口头语,比如那句著名的“Ja Erika,.. kann-nicht wohnt ja nun meistens in der äh will-nicht Straße“(意译,做不了只是因为不想做而已)……
更多德剧资讯请见:公众号:我的世界有松鼠
个人记录,内含剧透,不喜勿喷。
首先,由于主角工作性质不同吧,这部剧明显和难以伺候的基调不同,更多的偏向生活人生死亡意义这些话题,但是也没有强行说教,反而黑色幽默多一些,还是不错的,不过私心更爱难以伺候。
很喜欢每集结尾处的烟雾,一切都消失在其中,又重新展露自身,不是死亡也不是掩盖,只是翻过一页而已吧。其实最大的感受反而是洗白衬衣的时候很需要他,比化学老师还有用。
01犯罪现场和妓女轮流无法继续工作。
02写作瓶颈期的作家,很像写不出论文的我。
03事事儿的老太太,苏富比的花瓶,卡拉扬勃拉姆斯各种将军以及nazi军官妻子坐过的沙发。用几号高尔夫球杆呢?
最没救的是,一边看一边想,这集简直太适合写到论文里了,
das auto哈哈哈哈
04和死去的心理医生的对话,有点六尺之下的感觉。
我有时也喝自动贩卖机的速溶咖啡,要在意某些事,但是不强求。
一开始笑着看,然后安静听,再之后有点愣了,但是我没想到最后看到他哭,我突然就傻了,然后也哭了。
首先,它肯定是一部非常好的科普的电视剧。从这部剧我才知道了有犯罪现场清洁工这个职业。主角的那句台词“人们因为恐惧而把这项工作让渡给我们让我感受到他对这项工作的自豪”。没有人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后还能再说什么表示轻蔑。
其实他很认真也很专业,用一些专业名词调情或者把别人耍的团团转都体现他的职业培训没有白学。他也会安抚每一个失去亲人的人,几乎什么话都能接,心理治疗那一集就可以看出来。不过他也没有只表达同情,完全顺着当事人的想法来,对傲慢的有钱老太太进行抨击,鼓励孤独的老太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给这部剧加持的亮点在它的主题深刻和表现手法上面。
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深刻的矛盾触发点:过分的洁癖症、婚姻不幸导致的杀人、同性恋追求真爱、空巢老人做自己、婚内出轨等。它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珍惜。它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因为很多上价值的地方,有时候看着看着会觉得对话有点冗长了,但是却不会阻碍我们看下去的兴趣,因为它是轻搞笑的。
是的,很难想象与死亡、与犯罪相关的故事怎么能用搞笑的方式表达,但是它做到了,而且一点也不牵强。主角似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工作。他能说会道,但是被杀人犯忽悠着一起去浪迹天涯,结果恰巧出门的时候警察就来抓人了;他知道有钱老太太杀了人之后,老太太用他最喜欢的玛莎拉蒂诱惑他不去告发。他内心纠结,坐在马桶上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询问意见。我以为朋友要来掺一脚最后把水搅浑了谁也捞不着好处,但是朋友只是做一个玩笑而收场。他决定自己解决这件令人烦恼的事情时,我以为将会是一场主角内心很拉扯的戏码,甚至我还觉得老太太会把他也杀人灭口,结果是老太太失足掉下楼梯意外死亡而结尾。好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局!主角无功无过,主题更深刻了。
最后一点收获吧:我发现德语和英语还蛮像的,学好英语后感觉可以很容易掌握德语。
婚内出轨那一集告诉我爱要说出来,再平淡的爱也不应该是理所当然。
我从不知道,原来一个父亲会因为自己有孩子开心到哭泣,也不知道这就是他努力奋斗的原因。
德式短句,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肖特在清理犯罪现场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在和他们短暂的相遇中的碰撞。荒诞不羁却又异常真实,喜感中透露着不失礼貌的尴尬。
主人公肖特直白可爱,好奇心大,极强的共情心,但最终还是一个如你我他的在生活中日复一日挣扎的小角色,这种纠结让他不断地陷入和他人的纠葛中又在这种纠葛中宽慰他人也宽慰自我。
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剧情主要靠大量的对话推动。
作为一个喜剧,4星吧。但是在德国这篇幽默荒芜的土壤下,可以给个5分亲情分。
最后用剧中的话做一个总结吧
———以下纯粹是强迫症患者的个人备份,含剧透------------------------------------
S01
+++01 与性工作者偶遇+++
+++02 被三明治抢了风头+++
+++03煮熟的玛莎拉蒂飞了 ++
+++04 追求自我认知的胖咖啡师+++
电视剧原名叫 Der Tatortreiniger,字幕组翻译成“疯狂清道夫”,我觉得却没有“清理人”这个翻译来得实在,原因很简单,主角的职业是犯罪现场的事后清理人,这部剧以这样平凡却对大众来说有点儿陌生的职业为切入点,讲述他在工作时的遭遇,并没有说明职业的“疯狂”性,也没有强调男主角本人是否疯狂。
德式喜剧,看看便会陷入略微沉闷的对话中,每一集一个新故事,或者像《屌丝女士》那样干脆把一集切成几段小品,这样不断抛出的新鲜噱头,反而打破了叙事观赏的连续性,随意播放到哪集或哪个片段都可以接着看,我认为,这可能看做德国喜剧制作人对自身喜剧模式缺乏一些信心,或者说大部分的观众应该是缺乏耐心的。
但其实德式喜剧的优点恰巧也是那些略显沉闷的对话,暗藏大量的哲学意味。首先我认为是社会身份认同的问题,这部剧常以其他人对主角职业上的疑惑,来解释“清理人”这个工作是干什么的,主角不知道是被问了太多遍还是怎样,甚至整理了一套说辞:“我从事的工作,是多少人会因为反胃而望而生畏的,或者多少人因恐惧而拱手相让的事。”言外之意好像是,别人做不了只有我能做的事,但深入了解情况却好像是,只有他能做这个,是因为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所以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儿累活儿,他就来做。
第一季总共四集电视剧中,没有出现重复的身份——出售领带的销售员(第一集死者)、妓女、作家、上层名流(第三集老太太具体职业不详)、心理医生、高级餐厅厨师,而每一集男主角都因为他们对自己职业上的误解而不断解释,他会抛出很多专有名词,甚至现场展示如何清理羊毛大衣的咖喱污渍,来凸显自己的专业性。
我觉得整部剧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在对话的逻辑中推导出来的结论。比如第一集男主角解释为什么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不认为清理是恶心的,他说到“污物只不过是放置在错误位置上的物质而已“,紧接着就说“分子结构一直在变,它们不断分解、结合”,用很微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或者说是自我安慰?再比如第二集中,作家的婶婶意外死亡,清理人对他说节哀顺变,马上引起了作家的愤怒,他认为互不相识的人假装说一些客套的话很恶心。
还有一些设计巧妙的情节,作家对清理人的三明治产生浓厚的兴趣,近乎荒唐对它描写一番,作为观众看来,他不是疯癫了也是精神有问题了,结果他从三明治的香肠竟联系到刚死去的婶婶,写出了一个“我们终将一死”的人生哲理……
在第四集中,男主角和心理医生幽灵的对话也颇有意思,他们讨论人生中一些机遇出现时,我们该如何感知,甚至怀疑我们如何能够判断那就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机遇?
男主角应该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总是期待生活中偶然出现的惊喜,宁愿被动地接受命运随机性的安排,也很少主动把握生命中已经存在的美好。
在爱情方面,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常常用着这样的偏见去否定别人,却忘了自己设定标准的初心。
最后的眼泪肯定是为自己而流的,毕竟自己种的果子得自己尝……
德式幽默果然风味不同。 第一集,和妓女聊天,差一点成了,可好几次话题莫名转移到其他地方 第二集,和神经质瓶颈期作家聊天,差一点就能被写进书里,然后被自己的三明治抢了风头 第三集,和杀了小偷的富贵老太聊天,在报警和爱车之间动摇,老太太其实精明得很,最后也摔下楼梯算是自食恶果 最喜欢第四集,最心酸的也是第四集。第四集,和心理医生的亡魂还有胖女人聊天,有点玄幻,话题有点玄乎,果然是一个孕育哲学家的国度。肖特表面否定心理医生,实际上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空虚,不然之后也不会再次和胖女人聊天,不会听了医生的建议约她吃饭,不会和她大聊特聊。他说再试这一次,如果成不了干脆我们俩凑一对吧。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可女人走后医生又一语道出真相,“喂,快去追她,别犯傻,这样的女人您再也见不着了”,他没有去追,接了萨宾娜的电话,问她知不知道胖女人提到的那家泰国菜餐厅、想不想吃煎兰花。直到他留下眼泪,我好像才明白什么,又不太明白,也许他喜欢她,他错过了她,他继续在空虚乏味的现实中走着。 肖特和每个人的对话,一开始听会觉得无聊,不知所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看完感觉有点像打太极,悠哉悠哉,一些乍看是闲笔的地方其实值得琢磨,尤其是是第四集。 可惜我没能很准确地说出这一集想讲什么,其他三集也是,只是谈谈自己的感受罢了。
是挺德国的,絮絮叨叨,喜欢讲人生道理。
妙语连珠,笑拉了
哈哈哈哈哈,EP3😂😂
值得一品再品,有些台詞必須要抄寫在作業本上。
还行吧,有点冷幽默,部分桥段略牵强,整体不错,可以追。
好喜欢男主
最终他拿起消毒喷雾,让室内烟雾缭绕,那一种翻篇的感觉总是让我悲伤。遇到的人又终究不会再见,而我读过你的故事,瞥见了你的人生,终究只是过客。他说的话,有时候点醒人,有时候点醒自己,在我谓叹他过得简单洒脱之后,也隐约感到大概这是清理人每天每天的孤独吧。
很意外的小剧集。不是《X丝女士》那种浮夸的演技,而是很符合我们传统印象里,死板和严谨的德国人的风格。对白充斥着咬文嚼字。第3集甚至出现了推理和博弈。第4集设定别出心裁和略带点忧伤。唯一遗憾就是只有4集。四星半。
太好笑了为什么我才看到。
叨逼叨让我睡着,然后醒来继续哈哈哈哈哈……
ich bin schotty, ich habe kein Abitur.
(7/10)各种德式恶意……很多人一集弃这很可惜,其实只要习惯了这种抖M节奏,越到后边会越有意思。况且我早已被德国电影洗脑得产生被虐倾向,要接受这种黑色闷片并不难……
喜欢,是我这种特别无聊的人的脑回路,😢
强行制造冲突,要求理性上的逻辑——所谓的神经病喜剧,德式喜剧。看着特别累。
很有意思的对话剧
第二集透过作家看到了自己,在第四集整体爆发。人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组合体。无法从镜子里面看到的人,是自己。
太棒了!!我要背台词!
哈哈哈
对话有时候略显沉闷,回过头来才会发现台词设计巧妙、别有深意——比如神经叨叨的作家在姨妈死去以后,盯着三明治的火腿写出了“我们终将一死”的故事。第一集力度稍有欠缺,最搞笑的是第三集,也很喜欢第四集喝得上80欧一磅的蓝山咖啡,又喝得了自动贩卖机速溶咖啡的胖女人。
2集弃,德式这叨逼叨逼的幽默接受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