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视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8.4分
乔尔科恩单挑大梁,改编了一部如此特色鲜明的莎士比亚,竟也没有让我失望。
台词并不如想象中难懂,很多时候未必需得听出每一句的意蕴,只看出表层了解大意便足以投入故事感受其魅力了。剧作五星,当然这是莎士比亚的功劳。而在这诸多的人物甚至都没有交代什么背景的前提下,竟毫不纷乱,科恩的功力真是了得。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下足了功夫,一如自己的风格强调着宿命与人性,极简主义和黑白风格用得和谐,庄重肃穆,气势恢宏。几场室内戏极具表现力,留白恰到好处,光影变换让人如醉如痴。算是将一场舞台剧完美复刻到大荧幕,尽管没有太大创意。
角色演绎也没得嘲,全组都在合格线上,科恩嫂极出彩,开始的狠毒与野心,以及最后的负罪与挣扎诠释得近乎完美;华盛顿的表演同样登峰造极,给我一种威尔史密斯即视感,比起后者又多了几分厚重。最终预言一一兑现,移动的森林攻占了王宫,麦克白夫人自杀,只剩麦克白自己还在对抗欲望写就的宿命,两次一对一的战斗,第一次不费吹灰之力,第二次面对预言中“不是女人生下的孩子”,鏖战许久,在即将胜利的一刻却为了捡起王冠而走神,错失良机,刀光剑影间被砍下了头颅。两次战斗都极富美感,设计感和表现力,没有乌泱泱的大场面大特效下的不知所云,而是极有力量却简约庄重的一场悲剧落幕,精彩。
这种电影不给四星实在说不过去了。
在《麦克白的悲剧》之前,已经有五位导演分别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进行了影视化改编,分别是导演奥逊·威尔斯的《麦克白》(1948)、黑泽明的《蜘蛛巢城》、罗曼·波兰斯基的《麦克白》(1971)、Philip Casson的《麦克白》(1979)以及 贾斯汀·库泽尔的《麦克白》(2015),这些电影都是尊重原著的改编。其中艺术成就最接近原著的是奥逊·威尔斯的版本(返璞归真),还原度最高(比较写实的风格)的是波兰斯基的版本。之所以有这么多导演去改编这样的一部悲剧,无一例外都和导演自身的一些(阴郁的)经历有关。
2021年,乔尔·科恩也拍摄了他心目中的《麦克白》,整部影片采用了黑白摄影,则是出于对原著的尊重,《麦克白》本身是一个悲剧,它关注的是人性中阴暗的东西。众所周知,悲剧从诞生之初(古希腊时期),就是最高级的戏剧。乔尔·科恩使用黑白的影调表现,就是为了再现这样一种传统——悲剧的庄重、肃穆以及宗教感。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他的作品中自然也就沿袭了悲剧的这一传统,导演熟知它,并把它也用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所探讨的,依旧是关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命运也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因为它不可逆转。
虽然乔尔·科恩的拍摄并不是由于他制作经费有限的问题,但是他选择了在棚内拍摄,因为这是最容易掌握视觉风格的方法。而这样一种非现实的、表现主义韵味强烈的、简约的方法,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建筑物、构图以及光影上都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这恰恰也是表现主义电影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环境,且带有导演个人的主观色彩,即把自己对于影片中发生的故事的感受,以一种变形的方式,投射在荧幕上。加上莎士比亚在创作《麦克白》时,所采用的形式是诗句——不是生活化的语言,所以导演采用这样一种布景和表现手法,以及保留了原著中的对白,这是高度风格化的戏剧,同时也是为了更贴合原著。
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大众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在剧情上没有必要做出的改动,而要拍出一部带有个人风格的作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视点的问题。影片的开场部分,出现了大量的俯视镜头和仰视镜头——都是非常规镜头,而这些都代表着宗教视野。结尾部分出现的一群乌鸦冲向天空,则是导演对大团圆结局的否定,也是导演对宿命的理解,对人世间权力和欲望以及杀戮的态度,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故事的认知。
首先是影片的开场和结尾分别使用了一个开和关的音效,代表着着电影的开始与结束,类似于舞台剧的开幕与闭幕。
另外从影片中人物的出场方式可以看出,这是影视化的《麦克白》——导演安排演员从后景走到前景,这是舞台剧中所没有的,是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包括后面麦克白和他的夫人合谋时,导演通过光影、近景正反打等方法,将两人谁主动谁从属,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导演也在这时表达了自己对于麦克白走向弑君道路的看法,即在麦克白夫人的鼓动下才酿成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而影片中同时也体现了导演个人的一些元素——如麦克白家中的守门人,这个插科打诨的角色,在科恩兄弟以往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而且都和一张桌子同时出现。
另外从影片的剪辑节奏上看,也保留了原著严谨的戏剧风格,导演只在最后的部分,通过剪辑加强了麦克白的精神世界的混乱以及表达了他无法逆转命运的无奈。
同时影片的主演分别是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丹泽尔·华盛顿和荣获三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同时也是该影片导演乔尔·科恩的妻子。只有如此丰富经验的演员和精湛的演技,才禁得起导演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和推进镜头的考验,这也是舞台剧所没有办法展现的。另外还要夸一下乔尔·科恩真的很宠妻!
以上,是二刷之后,和老师、同学一起的读解,其中大部分观点来自于我的整理,而其中所提到的观点我也全部认同,所以才敢如此大胆地写出来。
男女主和女巫真是好演员。
女巫太棒了,女巫值一百颗星。
女巫是好演员被以超常的方式放在了超常的位置,光芒四射。
男女主是好演员吧,效果就呵呵。
除了这三位,其他的演员呢,就是你在一部莎剧里能遇到的各种平庸之辈和各种坏演员在这里都能找到,甚至某人一张嘴你就能对号入座:哦,原来他是这一种坏莎剧演员。。。
但是这部还是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想法,所以还是开篇评论。
新想法来自麦克白夫妻的年龄。男女主演员的年龄都65+了,如果是以前,我会把演员带入3、40岁的角色当中去,但这次看的时候,渐渐接受了如果麦克白夫妇真的是老人,会是什么心态呢?这种体验大部分来自麦克白夫人的表演。她第一次出场就非常成熟,成熟到消弭了其他麦克白夫人在得到消息时会有的激动,直接进入了一个决绝的状态,这让我很难把她当作一个三十多岁、内心充满激情和野心的角色来看。而麦克白本人,一直看到杀班科,我都基本没看到他有什么弑君的欲望……就完全没欲望啊……而且就丹泽华盛顿这张正义的脸,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以前我对麦克白夫人的理解其实很肤浅,我总觉得麦克白夫人和麦克白两人,是渐行渐远的交叉线,也就是麦克白夫人始终陷在弑君的深渊里,不管后来麦克白的罪行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她始终在纠缠弑君这件事,并始终试图把麦克白的精神状况也解释为他承受不了弑君。这次麦克白夫人的表演突然让我意识到,麦克白夫人始终都了解麦克白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她看到一个被自己打开锁链的具象的暴力,一步步做了什么,而这些事,和做了这些事的暴力本身,是她不能控制的。麦克白夫人梦游的时候,仿佛牵着一个小孩,这难道不是生死未卜的班科之子?难道不是无辜被杀的麦克徳夫之子?麦克白夫人既痛苦又痛悔又不甘痛悔,所以才紧紧抓着弑君这件事不放,因为只有这件事是她能控制的。这一版的麦克白夫人令我更加悲伤。
麦克白的话,我比较喜欢他后半段的表演,前半段感觉就像被绑住了似的,你是在梦游吗……麦克白本人因为演员看上去并不像奔七的样子,所以老年麦克白的感觉其实一开始并不强烈,但是因为这种整体的表演风格和性冷淡的构图,让人产生一种没有什么欲望的麦克白骤然登上王位,不惜一切代价要紧紧抓住的印象,所谓少年怕得不到,老年怕失去。两人的台词功力都很棒,所以经常会不知不觉沉入台词中,也不大计较表演风格这种事了。
然后我最喜欢的一个支线故事,马尔康试探麦克徳夫,又又又又被删掉了,躺平。不过来说就这两位的话,删掉就删掉吧。
很喜欢乌鸦的运用。
黑白片不黑白片的,就那样吧。
改编自莎翁的影视剧不计其数,然而,这部电影只是把需要演绎的故事重新放在一个舞台上,基本上像一个舞台剧的演绎方法,不知道这个是否是太简单了。 麦克白的悲剧证明了一个人如果心中有欲望,而且是比他的行动和能力更高的欲望,这是件可怕的事情。还说明了家里要有一个贤内助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有一个充满着欲望和冲动的妻子,迟早也是会一个悲剧。[呲牙] 影片的艺术设计是超现实的,极简化的现代式,人物的服装都是重新改造设计的,也呈现出一种简约风格。 莎士比亚剧有着诗一般的戏剧化的语言,然而,两位主角念台词,就像日常的谈话,尤其是前半部,没有显示是那种高昂的戏剧化腔调。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莎翁的《麦克白》讲述的是一则命运悲剧,究其悲剧成因的主源,无疑为一种性格蒙上了审慎的罪名,三女巫的所谓命运预言,揭示了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一直以来的野望-权力的渴望,且为其野望的实现作了充分的背书。
权力-欲望,无疑是一种极端的属己之物,拥有权力并永远拥有权力,才能让权力一直保持属己的属性,所以在谋杀国王夺得大位后,麦克白患得患失除了所谓“罪行导致的良心煎熬”,更沉浸于属己之物哪一天突然不再属己的巨大恐惧之中,最终在二次听信女巫预言的应验后,决心反抗“命运”,最终命丧剑下,永远拥有变成了永远失去,恰如第一次预言并没有明讲,但暗示的惨淡结局。
那么,对于电影来说,什么是其极端属己之物呢?众所共识的应该是光与影,此处光影对于电影的属己之归属,应该视为一种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独属于电影的“本质”特征。对于戏剧来说,舞台与表演看起来就是归属在戏剧上的极端属己之物,而也可以打上独属于戏剧的“本质”特征标签。
乔尔科恩这版翻拍,与奥逊威尔斯、黑泽明、波兰斯基等众多翻拍相比,更突出上述的电影与戏剧各自很“本质”方面的属己之物的结合:表现主义浓重的光影设计 与 人物时刻都深厚的舞台表演。此时呼之欲出的问题就是,两者的结合究竟达成了什么?如果答案是只是达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或作者风格的延续,或者只是巴赞意义上借助场面调度手段达到的一种舞台戏剧片的话,那么两者结合的后果与只有一者充分发挥达成的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毕竟两者结合如果只能有造句构建的、精神分析式心理学的、存粹认识与现实的所谓根本矛盾的等等,都根本不会对现实生活造成麻烦,所以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答案是电影所谓从戏剧而来,通过对故事的孕育,最后超越戏剧达成不朽来说,这种故事的不朽就不是戏剧可以经验的东西,因为舞台和舞台表演是戏剧必然需要的基础,而成为了电影就脱离了戏剧“本质”本身,成为了对电影本质的把握。这种把握是当然是一种知识和认识的把握,是靠电影对故事的理解、体验和经验留存下来的东西,而依旧是电影的属己之物,也代表了电影本身吸取其他所有艺术而来的综合性来源,其实就是很难脱离其他艺术形式,永恒留存的属己性。
与其永恒属己对照的是,与麦克白听到第一个预言后,被预言激发自己对于权力的贪恋,但权力最后却不属于自己,属于另一个同僚的子嗣,在听完第二个预言后,甚至连麦克白自己的性命与命运,其评判标准都不在自己手中,而需要冥冥之中会“行走的森林”,与并非女人诞下的战士等外在决定。如此的评判标准不是认识、不是把握、不是理解、甚至都不是经验,而真正超脱了属己之物,落到了相信故事现实能真正深植到生活之中,而不是知道故事现实可以贴合到生活而已,才真正相信电影可能性的信念。
莎士比亚取材于贺林谢德的《编年史》改编的《麦克白》, 描绘11世纪的苏格兰,原著中的英伦三岛和莎翁彼时的英伦三岛,理所应当应该全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在今世今日,科恩选用了丹泽尔·华盛顿和很多黑人演员来重新搬演麦克白的悲剧,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短暂超越莎士比亚“属己”的知识,这种短暂的超越或许不美好、不太现实、甚至充满很多被人误解的硬性教条、充斥着让人看不出的某些智慧,但情感确实真实的,戏剧和电影的“本质”在这争斗,此消彼隐之中,一种实际能看到的真实,从争斗的解蔽里油然而生,而不需要去想,更不需要知识化、或理论化的整全构建。
风格感很强的一部影片。 开头有两个相同景别、相同机位的俯拍镜头,分别拍摄国王和麦克白的单人画面,并且下个镜头接的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上飞着一两只鸟的仰拍空镜。用相同机位分别拍二人,预示着他们二人的地位有一天都将相同——麦克白将会夺取王位;同时俯拍的角度有着一种对于他们最终都将走向灭亡宿命的悲悯之感,悲壮而悲凉。人在所谓预言、所谓命运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片画面的灰白色调带着一种肃杀感、疏离感。 当麦克白见到女巫后的那个晚上,他和班柯在帐篷里得知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已成真。帐篷外面由杂草和残枝的影子构成凌乱的线条,正对应着此时心绪紊乱不宁的麦克白的心境。 麦克白夫人的出场:在一个纵深的走廊里,她从远处的光区出现,一边读着麦克白写来告知她女巫预言的信,一边朝着镜头的方向走来。她先从光区走到暗区,随后又从长长的黑暗中走到镜头前的近景,露出庐山真面目。这意味着她是处于黑暗中、被黑暗吞噬的那个人;她走到镜头前时是中近景,显出了她的强势。她手中那燃烧的信纸,亦是她心中燃烧着对权力的欲望,她比麦克白更加冷漠阴狠。 麦克白夫人在走廊里说服麦克白刺杀国王时,麦克白脸上的光影形成了阴阳脸的效果——麦克白正在逐步丢掉原本的善良和良知,走向麦克白夫人的黑暗。 麦克白家里的建筑都高耸着而呈四四方方的方块状,没有任何装饰,光滑而冰冷的质感。麦克白杀死国王后,众人齐聚一堂,麦克白夫人晕倒后众人离开,只剩两个王子仍留在原地。此时再次运用了一个俯拍镜头拍摄两个恐慌想要分开逃命的王子,他们在这个俯拍的远景镜头中占据画面极小的部分,如同两只弱小的待宰的羔羊。同时建筑的影子将原本方正的墙壁分割成不规则的形状,增加了不稳定感,暗示着此时境况的混乱,正义和真相已被颠覆和掩盖。四周的四堵墙构成了一个封闭狭窄的空间,画面中的王子和其他人都犹如困兽一般被此时的境况钳制着。但是两个王子仍站在光亮中,也许暗示着还有希望。 全片的置景舞台感十足,起到了一种间离效果,和灰白色调相得益彰,加重了那种疏离感。 片中多次采用俯拍镜头。如影片开头分别拍麦克白和国王的单人镜头;麦克白刺杀国王后等场景。这些俯拍镜头带有着一种上帝俯视人们必经的宿命一般的悲悯感。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麦克白的悲剧》。
片名The Tragedy of Macbeth / Macbeth (2021)。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并称莎翁“四大悲剧”。
多年来影视化改编层出不穷,这次最新电影版由著名的文艺片发行公司A24出品,导演乔尔·科恩(Joel Coen)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和影后妻子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演绎了一版他心中的《麦克白的悲剧》。
本片完全采用黑白拍摄方式,2021年9月24日在纽约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
随后在A24影院上映,并在Apple TV+上进行了全球发布。
《麦克白》的故事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
麦克白将军是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平叛和抵御外敌入侵立下汗马功劳,被国王加官进爵。
麦克白在凯旋途中遇到三名女巫,女巫预言他将加冕为王,但没有子嗣,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会接替为王。听到这种预言,麦克白百感交集。
麦克白在妻子的怂恿下谋害国王邓肯,栽赃给国王侍卫,自立为王。
篡权后的麦克白终日疑神疑鬼,根据女巫预言,他进一步加害班柯和他的儿子弗莱恩斯。班柯被刺杀,不过弗莱恩斯逃过一劫。
坏事做尽,麦克白承受了巨大精神压力,于是他向女巫寻求帮助。
麦克白又从女巫处得到了三个预言:当心麦克德夫;没有女人生的男人能伤害他;大伯南伍德森林来到邓西内山前他都安然无事。
于是麦克白进一步杀害麦克德夫,杀光了麦克德夫的家人。而麦克德夫并不在城堡里,逃过一劫。麦克德夫联合邓肯的儿子马尔科姆讨伐麦克白。他们砍伐大伯南伍德森林的树枝做伪装,直接空降麦克白的城堡。
麦克白妻子最终也精神失常死了,留下众叛亲离的麦克白,迎接反抗者的最终审判。
在最终大战中,麦克德夫杀死了麦克白,因为他是剖腹产,并不是顺产的。
弗莱恩斯后来成功称王,至此女巫的预言全都应验了。
本片是乔尔·科恩的第一部个人导演作品。
他之前执导过许多作品,不过所有电影都是他和弟弟伊桑·科恩(Ethan Coen)联合执导的。
本片于2020年2月7日在洛杉矶开拍。乔尔·科恩仅用36天就完成了影片拍摄,创下他的最短拍摄记录。
《麦克白的悲剧》中的黑人演员都是非裔美国人,这也和以往莎士比亚改编电影的常规做法不同。以往改编作品中更喜欢英国演员,特别选则非裔英国演员。
乔尔·科恩为了让本片看起来“脱离现实”,除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全片其余所有镜头都是在音响舞台上拍摄完成的。
片中所有场景都是在舞台上搭建的,布景极简却很有格调。
超现实光影、极简布景可以让观众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表情和肢体上。
此外为了让影片的光线看起来超脱现实,除了弗朗西斯·麦克多曼德的几件连衣裙外,所有的服装和布景都是黑白的,甚至一些布景上直接画上阴影,造就了本片的视觉效果。
除了拍摄布景令人着迷外,影片中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更是让人大呼过瘾。
丹泽尔·华盛顿把麦克白演出了迷失在杀戮欲望中的垂暮感,莎翁的著名台词从他口中说出就像一个疯狂老者在进行内心独白一样。麦克白一路走来或有自己的意愿、或被他人裹挟,全程伴随着矛盾心理,令人憎恶、令人唏嘘,就像华盛顿演绎的那样。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给麦克白夫人赋予了强大的钢铁意志,在丈夫犹豫不决的时候,提供关键助力,在丈夫临阵怯场时,完成最后收尾工作,在丈夫失心疯的时候,及时救场。但就是这样一个刚强角色也无法避免心魔侵蚀,这也让她在最后走向疯魔癫狂多了一丝悲剧色彩。
极致光影布景,
全新文艺演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麦克白》
两个灵魂寄居于一具躯体
她敏感 他果断 她脆弱 他威严
她多愁善感 善于观察 追求纯粹的快乐
他野心勃勃 干练勇敢 想要极致的权力
他们寄居于一具躯体
他们对唱着情歌 该出场则出场 互不相扰
他底气满满 演唱洪厚的低音
她嗓音纤细 处理嘹亮的高音
可是 难免有合唱的时候 难免彼此察觉
他们彼此相识 互相爱恋
他音调太低 她飙高音
她低音不够 他来弥补
他们互帮互助 互相爱恋
可是他的雄心比天更高 他想要月亮 星辰 地位
他鄙视她的卑微 唾弃她活得压抑
她羡慕他的威严 仰慕他高大无比
你要让他们记住你 无论如何 他说
于是 威胁 嘲弄 张狂 他负责
诱惑 卖弄 病娇 她负责
他们平步青云 风生水起 所向披靡
为了他的目标 她抛弃了善良 诚实 纯洁
她抛弃了原先所向往的爱
他对你的爱是如此虚伪 如此令人作呕 他说
世上不存在爱 只有权力和地位 他怂恿
她假装附和 自欺欺人 假作快乐
但她愧疚 她对他的伤害
她无法接受 心不甘情不愿
于是 他们纠缠 争吵 打斗
他扼住她的喉咙 毫不犹豫
她大受震惊 泪如雨下
争吵平息了 他不后悔 现在只有他
当歌曲进行到高潮 她不再高歌
他强装镇定 替她演唱 唱得不伦不类 如芒在背
歌曲在责骂与不满中落幕
他们的过往 他们的成就 烟消云散
他悲伤 他痛苦 他生不如死
终于 他选择放弃 放弃一切 放弃生命
现在 只有她寄居于那个躯体
失去了野心 没有了低音
她选择卑微地活着 就像从前那般
最后 所有人都以为那个躯体由他主导
可事实是 只有她 苟延残喘
这部也期待了很久,但看完心情复杂……首先没有想到会让我觉得很无聊!诚然我有很多喜欢的地方:摄影机无疑像是把戏剧舞台搬上银幕,白屏的开头和黑幕的结尾也别有用心,电影里的符号、造型、演员、场景和氤氲且黑暗的氛围也是我喜欢的。但就是啊,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得很到位,例如这个偏装置艺术的后现代城堡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还有演员使用古英语但仍然十分现代的口音,有一种同古典戏剧内核剥离的违和感。(3.5/5)(@Angelika)
7.0/10 大银幕。不喜欢,不满足。很明显它提供的仍是戏剧情境,而非电影情境,光打的再细致也是舞台光,诸如投下一束顶光,人物在光域中心念白等等,这些都属于戏剧魅力。渐隐为黑场自然也就相当于合上幕布。况且大科恩在4:3、黑白摄影、极简主义的这套组合拳里也并没有给出更多惊喜。大科恩的这部和库泽尔的15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美学思路,库泽尔当年则是把重心全部放在打磨视听以及色彩实验上,个人来讲我还是最爱库泽尔版《麦克白》所创造的美学路径,我也认为库泽尔在他所构想的系统之内其影像层面上是更为大胆的。2021.12.28号@pcc
要信命,也不要信命
像是上了一堂戏剧鉴赏课,美学价值突出,电影价值匮乏。
非常失望,新想法很少。
请问是在卡戴珊的极简豪宅拍的吗?苏格兰曾有一刻是瓦坎达!
在陈旧的戏剧中继续萃取更冷峻严酷的张力,Joel Coen让”莎士比亚”重现光彩!
不用再改编麦克白了吧,《蜘蛛巢城》之后,不管后来的导演们选择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改编切入点,在这座大山面前,都显得没多大意思了。对于这版极简舞台剧的风格,打光是最大亮点,也是它在电影化上最成功的地方。
又是一版极具风格化的《麦克白》。与库泽尔版大量的苏格兰实地取景相反,科恩兄这次回归了既表现主义又极简的棚拍美学,表演风格也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影片的舞台感。但总体来说改编的还是有些太中规中矩了,两位主演异于寻常的“高龄”也并未如预料中的那样带来新的解读,表演最为出彩的反而是饰演女巫的Kathryn Hunter和饰演Ross的Alex Hassell。同时也几乎看不到过往科恩的影子,也许这标志着单飞以后的新阶段?
没啥必要,通篇的策略皆是惨白的邪气与呆板的装饰性,与极简的初衷背道而驰。
NYFF世界首映,科恩夫妇都来了。知道剧情,台词听不懂,只能赞赏一下摄影美学。虽然是apple tv出品,但影片开头黑屏一下转白,不由感叹这只能在影院看呐/二刷开头,麦克白从迷雾中走向镜头那一幕,绝了
史上演技最好的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摄影绝到无话可说,极简主义打造的黑白布景将舞台剧效果拉满,然而最大的感想却是——科恩兄弟解体了?!
NYFF首映/科恩的绿衣骑士 更宿命论更精神分析一点 中世纪的冷峻感已接近第七封印 鬼魅感借由光影和建筑实现 medieval brutalism让画面更流畅更冷峻 与戏剧腔形成反差 但科恩没让美学大过故事 秘诀在于denzel washington和fran极致神经质的表演 暗黑低灰度画面结合二人沙哑嗓音更加质感/但科恩兄弟早已不是科恩兄弟了 命运捉弄的巧合感和黑色幽默减半 但符合A24一贯挑片 后现代解构经典和神话 文本里却满满是现代人的困境
欢迎来看老年人活动中心排演的莎翁剧。
麦克黑
视觉撑起一分,太精致了!我没看过太多版本的麦克白,和前几年出的那部片子差不多,似乎都是想要放大原作的诗性,而不是剧的核心骨架。有点像一锅放了高级花椒和辣椒但是没有牛油的底料,总还是缺少些力道。是的,我又想吃火锅了。
像个拼盘。演员里有的表演很通俗,有的又很传统,英音和美音在空中打架。已经不是第一次不喜欢A24出品的黑白电影,上一次是灯塔。说不出来是A24偏好构图与4:3和黑白的不适配,还是纯粹的不在我的审美取向,画面美则美矣但却又像少了点什么,转场也总是显得很仓促。角色动线感觉也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Denzel Washington爱国片演多了,他给我的感觉实在是比Macbeth要憨厚,唯一我觉得出彩的戏是谋杀Duncan前的笑,剩下的时候他更像在面瘫神游。Frances McDormand的Lady Macbeth让我也觉得差点儿什么,我可能更偏好Anna Netrebko14年METOpera录像里那种气场全开的演绎。既没有完全的颠覆与创新,也没有完全的复古与致敬,私以为只是差强人意的一个改编而已。
乔尔想要模仿伯格曼或黑泽明的风格,可无奈他是科恩兄弟的成员,《麦克白的悲剧》的风格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基里科,德国表现主义影响之下的美术设定,另一方面乔尔则重复着同一种构图:浅焦下人物近景直面观众,强迫其注意到人物说话时的肌肉运动,一种典型的黑色幽默处理方式,人物的美式英语则仿佛置身于一场排练或Zoom上的剧本朗读会议,我们当然可以设想一种科恩式的麦克白,参考《逃狱三王》或《巴斯特民谣》,抛弃掉严肃性,在形而上学和反类型上越走越远,用丑角视角或者将场景移置某种荒诞派色彩的人物窘境之中,不过很可惜的是《悲剧》并没有,属于好莱坞那种作为呆板无趣,却稳赚不赔的,缝合怪式的改编;或许将同样的题材交给多兰,也会得到一部类似的影片。
(7.0/10)乔尔·科恩这次的活儿实际不多啊,个别场景删掉了,有几个调换了次序。给人感觉还是一部舞台剧的录像,但丰富的机位变化得以更好地捕捉演员的表情,不过仅此而已,更多的空间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构造。摄影是范本级的。其实我偏爱那种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但是外表魔改的莎剧。
感觉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像属于旧时代的作品。摄影布光这些太强了。